從選漂到調釣一次說清,麻煩一次,固定搭配以後就又方便又可靠

單鉤一般幾目

影片載入中。。。

從選漂到調釣一次說清,麻煩一次,固定搭配以後就又方便又可靠

先說選漂。

首先根據想垂釣的物件魚的大小,選擇合適的鉤型和號數。比如這個季節,想兼顧半斤左右的較大鯽魚和三兩斤的較小鯉魚,用伊豆6至8號鉤就是合適的。

根據確定的魚鉤選擇漂尾徑。即由鉤目理論確定漂尾徑。比如伊豆8號鉤,選用1。3毫米尾徑的漂就是合適的。在1。3毫米尾徑一目長度1。5釐米的漂尾上,實測鉤目達到兩目多。其它型號和號數的魚鉤可以在不同尾徑的漂上實測鉤目,選用使這個魚鉤的鉤目為兩目左右的尾徑的漂即可。並記住測得的鉤目。比如鉤目G=2。5目。

根據適合物件魚的水線號數和最大釣深選擇浮漂最少吃鉛量。即由彈性吃鉛量公式選擇浮漂最少吃鉛量。

彈性吃鉛量公式為:

Q=0。32HS

Q為使水線彈簧相對匹配的漂尾徑的漂目彈簧來說達到足夠的“繃緊”程度需要的最少吃鉛量,H為水線號數。S為水線長度,單位為米。

這裡需要注意兩點,第一點,水線長度S可以用下式計算:

S=L-lp-lx

其中,L為釣深,lp為漂長,lx為短子線長。 比如,用2。5號大線(水線),釣深3。0米,漂長0。5米,短子線長0。2米,那麼,水線長度S為2。3米,代入計算得繃緊水線的最少吃鉛量為:

Q=0。32HS=0。32*2。5*2。3=1。84克。

即,在用2。5號大線,水線長2。3米的施釣情況下,選用1。84克吃鉛量的漂就足夠繃緊水線了。

如果考慮到實際垂釣中,可能釣深增加,或者便於拋投,完全可以增加最多一半計算值的吃鉛量。即選用不超過1。84*1。5=2。76克吃鉛量的漂都可以。不但保證繃緊水線,而且利於拋投,特別是,在釣組動靈敏度的分析中,已經得知,漂鉛總重對釣組動靈敏度的影響是開方弱化的關係,所以不必多慮增加的這較少吃鉛量影響魚口漂相。

需要注意的第二點就是,大線號數較小時,由彈性吃鉛量公式計算的最少吃鉛量也較小,可以適當增加吃鉛量以利於拋投。大線號數較大(大於3號),得出的計算值較大。可以按照計算值的80%左右來選擇浮漂的吃鉛量。因為彈性吃鉛量公式是以大線的彈性係數遠大於對應尾徑的漂目彈簧的彈性係數二三十倍為基礎的。這樣減少的吃鉛量也不必擔心繃不緊水線。

至於選擇漂的肚型。只要常見常用肚型即可。因為漂型水阻相對尾徑一目長度的浮力增量來說,是個小量。

浮漂的選擇就完畢了。下面說說調釣。

根據分段式“夾逼準則調釣法”,由三個特徵調目將垂釣過程從釣鉛墜輕觸底至釣浮分為四段。在每一段內,從魚吸食下鉤餌的難易程度來看,都是相同的,即每段內,釣組具備同樣的靜靈敏度。從而也具備同樣的動靈敏度。見下圖。

從選漂到調釣一次說清,麻煩一次,固定搭配以後就又方便又可靠

如果釣巨物,只需無鉤近底調漂得到一個目數T無。比如1目。帶雙鉤雙餌釣目超過T無即可。即釣兩三目即可。則鉛墜輕觸底,兩子線和兩鉤餌均躺底。

釣臺釣頓半段,由於下鉤子線順延彎曲適口性好,這是一種從釣較大魚至釣輕口魚均普遍適用的一種調釣法。先無鉤得到調目T無,比如6目。再掛單鉤單餌得到調目T單。比如2目。只要雙鉤雙餌時的釣目在這兩個調目之間即可。例子裡就是,只要釣目在2目至6目之間,就是確定在釣頓半段。

釣臺釣靈半段,這是一種應對底面醬層軟厚或者伏草密佈等特殊情況的調釣法。先掛單鉤單餌得到調目T單。比如5目。再雙鉤雙餌得到調目T雙,比如1目。只要雙鉤雙餌時的釣目在這兩個調目之間即可。例子裡就是,只要釣目在1目至5目之間,就是確定在釣靈半段。

由此可知,頓半段和靈半段的釣目區間就是一個鉤餌整體的壓漂目數Z。

釣浮。雙鉤雙餌調幾目,就釣幾目。釣目增加至雙空鉤調目,就是鉤上沒餌了。

再說說鉤距。鉤距對臺釣中兼顧釣組動靜兩種靈敏度是很重要的。前面有三篇文章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結論就是,長短子線按照1。16倍設定。它與鉤寬直接相關,與漂尾的一目長度及尾徑都有內在聯絡,而與鉤柄長毫無關係。

如果鉤目或者餌目過小,使一個鉤餌整體的壓漂目數Z較小,也就是釣目區間很小。這對於調釣和保證釣組靈敏度都是不利的。解決的辦法有:適當使用尾徑小一點的浮漂以增加鉤目,適當使用較大魚鉤增加鉤目,精準拋投。等等。

看上去好像挺麻煩。但是,這樣的麻煩只需一次,就將某個季節垂釣某種魚的釣組搭配就“固定”下來了。用這個鉤和餌,配那個尾徑和吃鉛量的漂,釣最少幾目,釣最多幾目,就都記住了。下次拿來就用。省去了疑惑漂尾粗不粗吃鉛量大不大鉛墜觸底了沒有的時間和精力。

友情提醒,在釣深改變較多,超過一米時,要近底校驗一下調目。而其它目數推斷即可。

從選漂到調釣一次說清,麻煩一次,固定搭配以後就又方便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