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故事:宜興埠的由來

今天咱說說天津市北辰區的宜興埠。

宜興埠有念成餘興府、宜興府、餘慶府各種讀法。實際上宜興埠的埠字,在字典上只有一個讀音,念bu(部)。

宜興埠的由來有一個傳說就是: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北京坐穩了江山,但黃河以北,因連年戰亂,土地荒蕪、人煙稀少。於是朱棣下令山西加大移民的速度和規模,從太原、平陽、潞州、汾水等府、州、縣急徵了居民一萬戶遷往京師腹地。其中一部分人沿運河南行到距離天津衛二十多里處的一個河灣,大家覺得此處是個風水寶地,於是選擇澱邊落戶,官方給馬、黃、韓、蘇、溫、蔣、楊、王幾個願意留下來的大戶人家開具了晉門東遷的文書,並給足夠的糧食和幾條小船任憑他們去了。幾戶人家沿著河道行駛大澱。約行八九里路看見有一塊三面環水的高地,中間有一顆大槐樹,於是就在此建村立戶,從此這塊地上人丁興旺,人們不用種地,僅水裡的魚就打不完、吃不盡。大家就給自己的漁村起名叫漁家鋪,以後又改稱漁興埠(今宜興埠)。實際上呢也就是在元志和二十三年1286年的左右,宜興埠一帶才開始有漁民居住並建村,始稱漁家鋪。外環線上那座漢白玉的漁翁的雕像意味著宜興埠的由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漁家鋪村民為取個吉慶的名字,將村名改為餘慶府。清乾隆四年(一七四零年),大概是為了迎合乾隆盛世,又改稱為宜興府,既有餘慶府的諧音,又有適宜生存、興旺發達之意。直到清道光年間的《津門保甲圖說》中才第一次出現了今天宜興埠的名字。

宜興埠的由來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歷史上京杭大運河是一條著名的漕運要道,元朝建都後,南方的木材、糧食便源源不斷的由運河運往元大都。當時,有一隊由江南宜興縣出發的官糧船駛進了北運河,誰知道天公不作美,一連幾天的暴雨阻止了船隊的前行。洪水滔滔而下,其中一條船被風浪吹散,順著當時的金鐘河向東駛去。船上有祖孫女兩個人,他們後來就向一個高出水面的土臺靠去,開始就在土臺搭起簡陋的漁鋪。爺孫女兒倆相依為命,每日捕魚、逮蝦、採藕、種菜。時間長了,一些常來此打魚的人也在這土臺搭起了漁鋪,大家共同過著漁獵的生活。後來那位姑娘嫁給了前來定居的漁家小夥子。再後來河道淤積,土檯面積不斷擴大,建起的漁鋪也越來越多。到了明朝萬曆年間,這裡正式起名為漁家鋪子。由於這裡水草豐美,過往乘客都稱這裡是魚尾之鄉或魚米之鄉,外地人紛紛來這裡定居,逐漸形成一個村落,現在群眾裡還流傳著先有蔣、韓二家,後有蘇家大院的說法。現在的周家臺、甘家臺、王家臺等都是最早的遺址。明朝崇禎年間村落不斷擴大,這裡的人們為紀念最先到達的爺孫女兒倆二人,取名宜興府。清朝初年這裡形成了水路、旱路的交通要道,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出現了較好的埠頭,於是這裡正式更名為宜興埠,名字沿用至今。

宜興埠出了不少名人,像南開大學的建立人和首任校長張伯苓;近代天津著名的教育家、南開大學等南開系列學校的重要創始人嚴修;天津首位女教育學家徐肅靜,徐肅靜逝世後,被孫中山授予民國賢母的匾額;清末民初政治活動家、天津近代新式教育重要開創者溫世霖;著名教育家溫瀛士;新中國第一代外交家溫鵬久;著名的京劇老生蘇成龍等等……

天津宜興埠可謂人才濟濟!

天津故事:宜興埠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