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挺經第六訣:篤學

曾國藩挺經第六訣:篤學

篤學來自《論語。泰伯》,孔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孔子教育子弟說:堅定信念並努力研究學問,誓死守護完善治國與為人的大道。曾國藩深受儒家影響,所以無論是為官還是為人,都深信篤學的巨大功效。

曾國藩給父母的信中提到:每天發奮讀書,早起溫經,早飯後讀二十三史,下半日讀詩和古文。他早年就熟讀《經》《史》《子》《集》,後又讀《史記》《莊子》《漢書》《四庫全書》《文選》,對司馬遷、杜甫、韓愈、王安石的作品都仔細研讀。曾國藩在讀書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書籍也是他最重要的財物之一,借錢當冬衣換來的《二十三史》更傳為佳話。

六弟給曾國藩寫信說:自己運氣不好,科舉屢次失利,讀書沒什麼用最多識幾個字。曾國藩心想:讀書若只認字和放牛看書的牧童有什麼不一樣呢?於是回信道:若讀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叫讀書何用?雖使能文能詩,博雅自詡,亦只算得識字之牧豬奴耳!

曾國藩讀書經驗豐富,第一種是”三有”: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中,曾國藩最看重的是有恆,如果當天的事情無法完成,第二天一定補上。

讀書要專,從一而終。曾國藩說: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他教育兄弟,若一本書沒有讀完,就不能見異思遷,專心讀完,再看其他的書。就像挖井,不能挖很多口井,而是要深挖一口井,直至挖出水來。如果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內容,一定要弄懂再繼續學下一句,今天讀不懂,明天再繼續讀,曾國藩說:一書未完,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徇為外人。

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靠讀書則可以變化氣質。古之精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讀書改變氣質,是因為讀書要用到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身到,是指做事情需親自體驗,做到知行合一入局躬親。心到,是經常思考,至精至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區。眼到,比如看一個人,要仔細觀察,不能急於下判斷,讀文章更要反覆閱讀,不急於下自己的觀點。手到,曾國藩自己每天寫日記,每天練字半小時,每天讀歷史十頁。口到,要對子弟多溝通交流,互相規勸。

曾國藩有一個座右銘,是一副對聯:”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曾國藩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內聖外王,為人和為官都都達到了篤學的境界。他留下的著作總計超過1500萬字,包含給朝廷的建言和詩文,最多就是給家人的書信,曾國藩前前後後寫了30年,有1500多封,對後人產生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