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膝關節積液”先別慌,其實大家都有的

一圖知本文

聽到“膝關節積液”先別慌,其實大家都有的

膝蓋積液到底是什麼

不少人在去醫院做診斷的時候,都會看到結果是“膝關節有少許積液“,一聽到“膝關節積液”就慌了,以為是生病了。

其實,膝蓋有積液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的關節,膝關節液就是由膝關節內的滑膜分泌的一種自身免疫調節保護液。

所以,適量的膝關節液其實對人體是有益的。

正常情況下,膝關節內都存有少量的關節液(大約5毫升)來營養關節軟骨、潤滑關節、減少關節活動時的摩擦,並在關節活動時不斷迴圈更新。

當滑液分泌不足時,就會導致關節潤滑不足,關節軟骨磨損等問題。

聽到“膝關節積液”先別慌,其實大家都有的

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時,平衡被打破,關節液的產生大於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也就是關節積液。

這些滑液聚集在關節裡,使得關節腔壓力升高,導致關節腫脹,活動受限。

另外關節腔裡有很多感覺神經,積液太多,也會壓迫到這些感覺神經,引起疼痛的感覺。

同時,關節腔內壓力持續的增高,還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形成惡性迴圈。

聽到“膝關節積液”先別慌,其實大家都有的

關節積液的判斷方法

輕度的膝關節積液不借助醫學工具是很難判斷的,因為人體膝蓋本來就會有一定量的關節液。

積液過量,膝關節充血腫脹,疼痛,滲出增多,活動下蹲困難,功能受限,那麼就可能是有膝關節積液了。

當膝蓋液超過50ml時,可以透過浮髕試驗來驗證。

當然,此時肉眼也能看見膝關節出現腫脹。

浮髕試驗

當關節積液超過50毫升時,浮髕試驗為陽性。

檢查方法:患腿膝關節伸直,放鬆股四頭肌,檢查者一手擠壓髕上囊,使關節液積聚於髕骨後方,另一手食指輕壓髕骨,如有浮動感覺,能感到髕骨碰撞股骨髁的碰擊聲;松壓則髕骨又浮起,則為陽性,提示關節內有積液。

輕微的積液,可能是無意間輕度扭傷或者走路太多所致,只需觀察即可,積液的情況在兩週左右就會改善。

比較嚴重的關節積液,外觀看起來有很明顯的腫脹,手指往上一放就能觸控到液體,此時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不要聽信不知名專家和你說的“貼膏藥”等,還是要找到可信賴的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來幫你做評估。

聽到“膝關節積液”先別慌,其實大家都有的

預防膝關節損傷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控制體重

肥胖是膝關節的大敵,要預防膝蓋痛,要先解除身上的重量。

此外,如果膝蓋已經不適,儘可能少背、少提重物,減輕整體的重量。

聽到“膝關節積液”先別慌,其實大家都有的

2、少做長期蹲跪的動作,防止過度使用膝關節

儘量別蹲著做家務,建議年紀大或膝蓋不舒服的人,也不要勉強自己蹲太低。

蹲和跪都會對膝關節產生巨大的壓力。

聽到“膝關節積液”先別慌,其實大家都有的

3.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

比如大腿前側的四頭肌,大腿後側的二頭肌,增強這些肌群,可增加膝蓋的穩定性,減緩關節的磨損。

聽到“膝關節積液”先別慌,其實大家都有的

4.避免過度勞累,加強保暖

平時作息規律,膝關節加強保暖,防止受涼

聽到“膝關節積液”先別慌,其實大家都有的

膝蓋下方出現疼痛,警惕“跳躍膝”

除半月板損傷之外,膝關節常見的損傷還有它

膝關節疼痛的人50%是因為這個痛

這些年因為“抖腿”捱過的打,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