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也曾三顧茅廬請一高人出山,高人不從,結局十分現實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遊行俠雲遊天地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中國古代有很多明君,他們的事蹟一直流傳於大街小巷,每一代明君都十分珍惜不可多得的賢士。《三國演義》中的劉備算得上是一代明君,無論他在政治、軍事上有沒有過出色的造詣,但是他找到了一個好幫手——諸葛亮,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後,劉備的命運似乎開始了新的篇章。

姜子牙也曾三顧茅廬請一高人出山,高人不從,結局十分現實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並不是只有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在周朝時期,當朝君主是周武王,輔佐他的親近大臣是姜太公,也就是姜尚、姜子牙。姜太公輔佐的第一個帝王是周文王,他們之間的相遇還有一個典故——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姜子牙也曾三顧茅廬請一高人出山,高人不從,結局十分現實

相傳姜太公在出生的時候家境已經敗落,但是姜子牙依舊勤奮刻苦學習,不甘落後,但是七十歲還是沒有什麼成就,不過姜子牙沒有就此放棄,在他七十二歲釣魚的時候,遇到了日後的周文王,周文王看見他沒有用魚鉤釣魚,認為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所以拜他為師,這也是姜太公人生的轉折點,在此之後,姜太公和他的後代輔佐了多朝帝王,成為了歷史中貢獻最大的人物之一。姜太公實際上也屬於一個隱居的居士,只是他覺得應該將自己的一身才華貢獻出來,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將百姓從水深火熱的苦海中救出來,所以才有了和周文王的相遇,使百姓過上了一段安穩的日子。

姜子牙也曾三顧茅廬請一高人出山,高人不從,結局十分現實

在周武王當政的那段時期,民間也流傳著另一位隱者的名字——狂矞,相較於姜太公,狂矞才算得上是一位真正隱居的隱士,他對朝政不感興趣,雖然自己有一身的才學,但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臣君子,不友諸侯。”(《智囊·上智部·太公與孔子》),這一句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而且他常年居住在海上,地方偏僻,所以被世人成為一個怪人,但是又不能否定他的才華。

姜子牙也曾三顧茅廬請一高人出山,高人不從,結局十分現實

姜太公被周武王封在齊地,解決當地的問題,聽聞了狂矞這個人物,忙不迭地帶人到了狂矞的住處,希望他可以出山輔佐君王,造福百姓,但是狂矞就像他的名字一樣高傲,將姜子牙拒之門外,第一次拜訪,姜太公都沒有看見過狂矞的人,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姜太公連續拜訪了狂矞三次,但是都沒有見到過狂矞一面,姜太公隨即下令殺了狂矞。

姜子牙也曾三顧茅廬請一高人出山,高人不從,結局十分現實

這件事很快驚動了魯國的周公,周公質問姜太公為什麼要殺了一位賢士,姜太公回答道:“如果一匹上等馬不服從你的管教,還不如要一匹聽話溫順的下等馬,而且狂矞無法無天,日後也是一個隱患。”周公聽後只好將此事作罷。姜太公一生英明,平易近人,不會無緣無故的將人處斬,殺掉狂矞,姜太公也是不得已的決定,首先,狂矞目中無法,其他人也會效仿;其次,如果狂矞依附敵人,隱患更大;最後,一人不治,怎麼讓其他人信服。從狂矞的事蹟中可以看出,一個人有實力,如果沒有對社會和身邊的人有一定的幫助,也是沒有價值的,實現社會價值才是真正地實現人生價值。

姜子牙也曾三顧茅廬請一高人出山,高人不從,結局十分現實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智囊·上智部·太公與孔子》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