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釣餌中添不霧化的顆粒餌,有什麼講究嗎?

不管是商品餌或者自制餌,對餌料做適當的粗細顆粒搭配是必要的,這也是許多釣友容易忽略的問題。

在釣餌中添不霧化的顆粒餌,有什麼講究嗎?

我們釣魚既要考慮把魚誘到窩子裡,又要考慮魚進了窩能不能在較長時間把魚留住。一般而言,細粉狀的餌霧化性好,在水中擴散的較遠,所以誘魚效果好。而顆粒狀、片狀的餌在水中擴散性差,但它會在水底長時間存留,所以留魚效果更好。我們把這兩樣狀態的餌混合在一起,既誘魚又留魚,兩全其美。

但是作為商品餌中的顆粒狀和片狀的成分見水之後很快就融化成粉狀了,所以,僅靠餌料中的片狀物和顆粒狀餌留魚效果是不太好的。要彌補餌料留魚效果不足的問題,雖然有多種方法,但其中最簡單省事的方法就是把不霧化的顆粒餌直接加在餌料裡。最常用的顆粒餌就是酒泡製的小米和大米或者麥粒。那麼問題來了,按什麼比例來加這些顆粒餌呢?

很簡單,原則就是根據魚情來掌握,而不能以人的意願確定比例。也就是說,這個比例不是固定的,是根據不同水域的魚情變化而變化的。比如某個水域魚的密度大,魚很活躍,餌料中顆粒餌的比例就要大。如果這個水域魚的密度很小,魚的活性也差,餌料中細粉狀的比例就要大。

雖然說餌料狀態比例搭配是需要根據魚情靈活運用的,但還是可以有一個大體範圍。比如,魚的密度大,如果用搓餌,餌料中顆粒的比例可以達到40%,這裡指的是小米,如果新增大米的話可以加到30%。如果是拉餌,顆粒餌可以加到30%,因為拉餌顆粒狀太多會影響到拉餌狀態和效果。

如果魚的密度小,無論是搓餌還是拉餌,細粉狀的餌佔比都要儘量的大。顆粒餌佔到10—20%就可以了,在魚的密度極小的情況下,甚至可以不加顆粒餌都行。

餌料中細粉狀和顆粒狀比例搭配不需要分季節,只按魚密度來區別,靈活掌握就可以了。

這裡還需要提到的是,在魚的密度非常大的情況下,僅靠餌料里加的那點顆粒餌是不夠的,還需要把顆粒餌透過以下三種方法補窩和續窩。一種是手拋或打窩勺拋窩;另一種是粘麻團、粘米粒的方法;第三種方法就是捏散炮,這種散炮也是需要粗細顆粒搭配的。透過以上這些方法,來滿足適量的底窩料保證留住魚。

我們說,在一般的魚情下,把顆粒餌加在餌料裡是最省事的方法,就是說不用單獨再手拋窩或每次粘麻團了,省去了一些麻煩事,直接上餌,用一定的頻率邊抽窩邊釣魚就行了。這種方法是許多老手喜歡採用的方法。當然這種方法不是唯一的,在需要的時候同樣可以輔以其它的續窩方法,這需要靈活掌握。目的就是儘量誘來魚、留住魚並釣到更多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