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都市裡,重構300年前的園林生活

05:00

“我很幸運,我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

當說出這句話時,馮滿天的臉上是濃得化不開的滿足與自得。如今已過知天命之年的他,是中國傳統樂器中阮演奏家,接觸阮的時間超過了50年。

在漫長的人生歲月裡,馮滿天曾帶著獨創的愛琴,在很多地方彈奏過:早年在商場停車場旁的小工作室裡創造,後來在人民大會堂上演出,也曾為18國文化與旅遊部部長做專場表演,受邀去德國、俄羅斯、新加坡……登臺演奏。

這些大大小小的演奏場所,在他眼裡都有著不同地方的氣場,彈出來的琴聲也不一樣。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手會自己彈,不是我彈的,是這個地方彈的。”

而這一次,於北方長大的他,在2000公里之外的廣東,尋覓到了一個新的獨特的演奏場所——嶺南園林。

至“隱”至“幽”之園

“嶺南園林有一種四季如春的景象,它根植於珠三角的廣府文化,發展到現在我們稱它為‘府系園林’。”

碧桂園

順茵景觀設計院設計師李穎向馮滿天介紹道。

在中國三大園林流派裡,北方皇家園林恢弘大氣、富麗堂皇,有皇家秘辛吸引眼球;江南蘇州園林細膩精美、數量眾多,還有文人軼事添色;相較之下,而嶺南園林發展較晚、數量較少,失去了許多宣傳優勢,顯得頗有些名聲不顯。

但比起前兩者,嶺南園林才是真的將“幽”與“隱”發揮到了極致。

沒有皇家講究的規格與隨伺左右的群僕,也不像江南園林追求“大隱隱於市”而在熱鬧之處修建規格較小的園林,嶺南園林更講究依山傍水,為此不惜選擇相對偏僻之地,以求真正的秀麗風光與幽靜生活。

而這樣的“幽”與“隱”,正好是馮滿天所想要的。

“在大城市,節奏越來越快,要追求寧靜的心態,這種感覺也特別強烈。”在如過去數百年前一般幽靜的園林裡,馮滿天靜下心去感受一花一木,泥土與空氣的氣息,隨性而撫琴,跟著自然的資訊走。

這般寧靜平和的畫面,是年輕時的馮滿天所想象不到的。那時的他,正熱衷於追趕流行音樂,嚮往搖滾這樣熱鬧而新潮的流派。

從追“新”,到懷“舊”

馮滿天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是中國一代月琴大師馮少先,4歲開始,他便跟隨著名小提琴家巴赫耶夫學習小提琴,而後隨父親學習月琴,15歲考入中央民族樂團,擔任中阮演奏家。

接觸過世界流行樂器,又受改革開放的渲染,他逐漸對流行音樂更感興趣。

在80年代時,馮滿天放下了傳統樂器,轉身組建搖滾樂隊、出版專輯。但僅僅不到2年時間,樂隊因理念不同而解散。

當時,其他成員都留在流行樂壇中發展,只有馮滿天出於對“非琴不是箏,初聞滿座驚”的嚮往,徹底脫離了流行音樂的軌跡,一頭扎進了阮的懷抱,從此成為了“琴痴”。

甚至,為了還原阮曾經最出色的琴聲,馮滿天一度花費了17年時間改造中阮,並在失敗數十次後,終於創造出“仿唐隱孔中阮”,從此驚豔舞臺。

在現代都市裡,重構300年前的園林生活

與他的人生歷程相似的是,中國人所喜愛的建築模式,也經歷了最初的追求西式洋樓、歐洲風情別墅一般的居所,到重新探尋中國傳統建築之美的歷程。

在這種“復古”風潮的帶動下,國內新近住宅中,照搬洛可可、巴洛克、托斯卡納等國外風情的建築越來越少,追求中式園林、江南水鄉、院落府巷等傳統住宅特徵的則越來越多。在一過程中,國人也得以重新認識、感受欣賞民族沉澱了數千年的建築美學。

繁華都市中,重構園林意境

“我們現在很多住宅、私宅、宅院、庭院的景觀,開始越來越多地去嘗試中國古典的造園手法。在這當中,將傳統的造園林的手法和現代建築相結合,逐漸演變出了一些新中式、新亞洲風格。”李穎介紹道。

古代的園林,通常在自然山水基礎上,鋪以人工的宮、廊、樓、閣等建築修建而成。並且,即使是在很小的園林中,都會運用借景、對景、隔景等手法,以有限空間達到無限空間的境界,實現“小園林、大意境”的效果。

而如今的新中式住宅,雖很難完全還原、也無須完全還原這樣的佈置與景觀,但不乏取其精華、巧妙設計的建築作品。

所謂“一水兩軸三宮殿,四庭十巷十四景”,就如坐落於東莞市區旁的

碧桂園

·銅雀臺,臨江而建,內部坊巷相連,廊腰縵回,高度還原了嶺南園林幽靜與精巧的精髓。整個住宅面江而居,別墅區採取坊巷設計,園林景觀環繞左右;高層則呈雁陣式佈局,高處憑欄,江景盡收眼底。

這樣大氣而精巧的園林式作品,正是

碧桂園

的府系產品。在誕生之初,府系產品於大規劃上就強調尊崇禮遇,在歸家動線中打造禮序的體驗感,讓踏入家園的每一步,都充滿生活的儀式感;在小細節上,府系產品的設計則更體現文化精髓,講求用現代的藝術語言演繹傳統中式園林中的山水精神內涵。

在如斯講究的“府系”園林中,風雨連廊既能遮風擋雨,也能重現園林景觀所追求的曲折變化、空間交錯之感;六角清暉亭的飛簷翹角,倒映池中,微風徐來,一虛一實,一動一靜,為景觀增添無限意境;柵格鏤空牆體、月洞門,借用漏景、框景的手法,製造景中景,讓人們得以移步換景,體會空間曼妙……這類的精細設計,在這座古典園林中隨處可見,也讓園林的秀麗景色與深厚內涵得以一一重現人們眼前。

“在傳統的中國園林造園中會用到的一些材料與設計的手法、細節,

碧桂園

打造產品時,會在現代的傳承上都會做一定的創新,提取景觀的元素進行簡約、抽象的全新設計。”深諳園林設計的李穎介紹道,比如,古代樣式繁複卻寓意美好的回紋,在簡化後再運用到建築上,更符合現代簡約的審美;又如,過去難以生產、施工的石材,如今也可以用仿石磚一類的新型材料設計,使得這樣的傳統之美更易於推廣。

在傳統美學之上,造不一樣的中國城

對於如何將傳統之美融入設計的靈魂之中、滲入人們居住生活內,

碧桂園

在深耕國人居住領域的29年間,已深深掌握了這一秘訣,並歸之為一句話——“好的設計不是辦公室裡的圖紙畫出來的”。

在過去多年中,

碧桂園

對450萬戶業主居住需求的進行跟蹤調研、深入分析,總結出的數百項生活痛點,作為新產品的設計依據,以讓產品能更好地貼合人們的生活所需。也因此,

碧桂園

在打造府系產品時,首先確定的基本要求與最終追求便是“讓傳統文化實用”。

在這一理念之下誕生的府系產品,處處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的奧妙:重點設計的入戶玄關,既考究了古人莊重的“三進歸家”禮儀,又起到了視覺緩衝作用,使得室內外互不干擾;通透雙廳,配合多元化一體闊廳設計,為家庭舉辦宴席、健身等交流活動提供了充足的空間;而茶室、書房、遊戲房等不同功能區域,則滿足了老、中、青三代同堂家庭的不同需求。

如此靈活多變的空間設計,在保留古代建築的精華之餘,也將井然有序、重視團圓和互相尊重的傳統與現代家庭的優點發揮到極致,讓每個入住家庭都能構建溫暖和諧的生活氛圍。

環境峻秀清幽,設計美觀實用,住戶文明禮讓。在人與建築、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銅雀臺裡,馮滿天忍不住彈奏了一曲,“我去過其他很多很多園子,但都很吵。人與園林是一個共建的過程,住在這裡面的人的美學和修養,能保持園林那些幽靜的、恬靜的氣場。”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馮滿天每每回顧過往,都很高興自己“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他喜愛的事,彈琴。他曾經希望,在未來,人們推開窗戶,還能聽到樓下傳來阮美妙的琴聲。

但如今,他又產生了新的感悟——尋找中國之美,於民族來說,也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我們的城市,跟其他城市一樣,一進去看到的都是高樓大廈。全世界都一樣。”馮滿天感慨道, “我特別高興地看到我們有能力的企業家和設計師,都在往回找,也能告訴我們下一代,中國美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