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什麼樣的意外讓本不想動武的曹操劉備在徐州決戰?

上期節目,我們說到了在官渡之戰前,曹操集團的勢力範圍雖然地跨四州,真正由親信掌控的根本之地,卻並不多,確切地說,只有豫州的潁川、汝南,兗州的濟陰、東郡、陳留,以及司隸校尉部的河南、河內。

而劉備在這些地盤之外,潛移默化地擴張著名聲,不同於很多人因為《三國演義》而形成的思維定式,在他的手裡,豫州牧職位根本就不是個虛銜,反倒透過州牧的辟舉人才權力,把自己的關係網,編織到了徐州、沛國之外。

一個什麼樣的意外讓本不想動武的曹操劉備在徐州決戰?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劉備很清楚,自己的軍事力量無論如何都沒法和曹操本人匹敵,那麼,他的決策選項其實就非常有限。

一個很重要的資訊見於《三國志·先主傳》,原話是:

遣孫乾與袁紹連和。

劉備派出孫乾與袁紹聯絡的時間,寫明在舉兵反叛,有數萬人之後,也就是說,劉備在之前半年的時間裡,都沒有和袁紹勾連,這就不是一次有計劃的行動,而袁紹的反應也很躊躇,以幼子有病為由,沒有親自出徵。

這一事件,也往往被作為袁紹無能的重要佐證,究竟對不對,咱們回頭細講,還是先說說劉備。

劉備如果是處心積慮地反叛曹操,要替袁紹抄曹操的後路,為什麼不提前與袁紹聯絡?

要知道,劉備從許昌出征袁術的時間,到劉備最終扯起反旗的時間差了六個多月,半年之間,劉備沒有時間,或是沒有機會與袁紹建立聯絡,完成聯合嗎?

當然不是,唯一的解釋就是,劉備根本就沒想起兵,或者說,他根本就不想在建安五年正月倉促起兵。

在戰術層面,他明知道自己打不過曹操,袁曹沒有大打的情況下,他不可能安全;在戰略層面,以袁紹最終勝出為前提的盤算下,唯有在最吃勁兒的時刻,劉備捅曹操一刀,才能在袁紹一方,得到最大的重視,他連曹操都打不過,就更別說袁紹了,既然不免破滅,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當然是為勝利者立功了。

那麼,在官渡決戰開始前,劉備最應該做的,就是“悶聲發大財”。

一個什麼樣的意外讓本不想動武的曹操劉備在徐州決戰?

但是,無論劉備還是曹操、袁紹,都沒有想到的一個意外就是,曹操竟然如此不得人心。

當劉備豎起反旗之後,郡縣多反,史書上沒有具體說哪些郡縣,但根據我們之前的討論,劉備的名聲和許可權,早已滲透到了陳國、魯國和泰山郡,結合相關事件發生的時間,就能發現,這次叛亂的烈度,恐怕同時超過了劉備和曹操的想象。

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人被殺,劉備殺車胄反叛,昌豨響應,郡縣響應,眾至數萬人,這才派出孫乾聯合袁紹,又擊敗了劉岱、王忠的討伐,緊跟著迎來了曹操親自出徵的大軍,劉備戰敗、關羽敗降,昌豨潰敗,曹操回師官渡的時間,還沒有出正月。

扣除曹操出兵的行軍時間,也就意味著,劉備豎起反旗之後幾天的時間,就有幾萬人響應,這個陣勢,比陳勝、吳廣反秦時的擴張速度都快。

可見,天下苦曹久矣。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陳宮反曹操時的兗州,以及官渡之戰中的豫州、兗州。

在《後漢書·袁紹傳》中有記載:

相持百餘日,河南人疲睏,多畔應紹。

這是說,袁曹兩軍在官渡對峙100多天後,黃河以南地區,也就是曹操統治區疲憊困苦,多叛亂以響應袁紹。

更詳細的記載見於《三國志·趙儼傳》:

時袁紹舉兵南侵,遣使招誘豫州諸郡,諸郡多受其命。惟陽安郡不動。

要知道,陽安郡是從汝南郡裡劃出兩縣建置的新郡,由李通鎮守,唯有他不動,也就意味著,豫州的絕大部分地盤,已經或明或暗地投靠了袁紹。

這個唯一性,在《三國志注》中引用《魏略》的記載也能看出來:

太祖北拒袁紹,時遠近無不私遺箋記,通意於紹者。儼與領陽安太守李通同治,通亦欲遣使。儼為陳紹必敗意,通乃止。及紹破走,太祖使人搜閱紹記室,惟不見通書疏,陰知儼必為之計,乃曰:“此必趙伯然也。”

說的是,曹操和袁紹大戰官渡時,曹操部下遠近的地方官都私下寄信給袁紹勾勾搭搭,而趙儼和李通在同一治所,李通也想派使者見袁紹,趙儼勸他,袁紹肯定輸,李通這才罷手,等到袁紹戰敗逃走,曹操派人把袁紹的往來文書全查了一遍,唯獨沒看到李通的書信,就說這肯定是趙儼出的主意。

這個故事,與《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的曹操一把火燒掉與袁紹內通書信的橋段看似牴觸,所以《三國志注》的作者裴松之就懷疑這是假的,其實,曹操派人檢查書信,與他一把火燒掉書信並不矛盾。

要知道,曹操這種要在軍中設定“校事”搞特務統治的人物,對於觀察下屬忠誠的興趣絕不會小,而一把火燒掉,恰恰是因為涉及的人群太廣,法不責眾,只能心裡有數罷了,在此情況下,再做個“寬大”秀,也算一舉兩得。

而這次豫州的全面叛亂,也一樣少不了劉備的角色,袁紹派他南下汝南郡,帶強兵在濦強縣以南活動,與降而復叛的黃巾軍劉闢部合作,在曹仁騎兵擊敗二劉之後,劉備回到袁紹大營勸說與劉表聯合,率領本部兵馬再次南下,與龔都在汝南匯合,湊出了數千兵馬。

一個什麼樣的意外讓本不想動武的曹操劉備在徐州決戰?

也就是說,官渡之戰期間,劉備有兩次南下,第一次真的是為了幫助袁紹,發揮自己豫州牧的作用,第二次則純粹是為了逃奔劉表的脫身之策。

所以,“河南人疲睏,多畔應紹”或“豫州諸郡多受其命”的局面主要發生在第一次南下時,而史書中的用字還是很有趣味的,見《三國志·曹仁傳》:

紹遣劉備徇濦強諸縣,多舉眾應之。

濦強縣在哪兒呢?

就在許昌南邊,兩地直線距離約30公里,更容易被人忽略的是這個“徇”字,是招降的意思,也就是劉備帶兵武裝遊行,濦強縣以南的豫州郡縣就全面反叛。

與之類似的是《三國志·武帝紀》和《先主傳》“略許下”的“略”字,不是搶掠的掠,而是“謀略”的“略”字,取的是巡行中強取土地之義。

反觀曹操派出曹仁平亂,軍事上很成功,以騎兵迅速擊敗了劉備,把他打跑了,所謂“擊走之”,卻並沒有同時解決地方叛亂,還得接著打,所謂“遂破闢屯”,就是劉闢仍舊自守,曹仁攻破了他,這之後,還有一番折騰,就是:

仁盡復收諸叛縣而還。

翻譯過來,就是曹仁全部收復了叛亂的郡縣之後,才凱旋班師,可見,叛亂舉旗的時候積極,平叛的時候就需要一路打過去了。

由此可見,曹家的統治,靠得是刀槍劍戟夠硬,而劉備的優勢,則在於“劉豫州”三個字的金字招牌,他只要帶著兵轉一圈,曹操核心統治區裡,照樣有人跟著造反。

或許有人會說,那又咋樣,反正劉備又打不過曹操的刀把子,但是,那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如果在正確的時間呢?

答案到底是什麼,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