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智慧】曾仕強:修身,要虛極,要靜篤。【永不過時】第十六章

守篤靜是道德經第幾章

致虛極,守靜篤。

出自《道德經》第十六章,意思是,心靈達到空明虛無的境界,就會擁有清靜自守的狀態。

曾仕強先生解讀

我們講修身,實際上要修心,兩個要並重。修心就是要虛極,要靜篤。這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功夫。

致虛極,

“致虛”,就是我們的心要虛,要虛掉心中的執著。我們心中經常執著,要晴天才好,下雨天就不好了;晚上要熱鬧才好,安靜就很寂寞,這就是執著,而且是盲目執著。不把這些虛掉,就化解不了我們的心病。

守靜篤

,守靜要守到很篤實的程度。這很不容易。安靜一分鐘可以,兩分鐘可以,第三分鐘就不行了。

靜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能夠使心歸靜,要花很大的功夫。

致虛極,守靜篤

傅佩榮先生解讀

致虛極,守靜篤。

追求“虛”,要達到極點,守住“靜”,要完全確實。

“虛”字,有時候會覺得難以捉摸,好像什麼都沒有了,空蕩蕩的。老子的“虛”不是指虛幻、虛無,而是指單純。“靜”是指安靜到平靜。

追求單純要達到極點。幼兒園的小孩子為什麼那麼容易快樂呢?因為他們單純。他們還沒有什麼複雜的念頭和慾望,覺得天地無限美好。但是,到了小學後開始有壓力了,要考試,要看分數了。到了初中後很少有笑聲了,到了高中恐怕只有嘆氣了,因為要高考。

能不能迴歸到小時候單純的快樂?社會上由外而來的各種複雜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設法保持內心單純。比如,我們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不要同時想做很多事。與別人來往,儘量把握當下的情況,不要想各種其他複雜的因素。各種複雜的情況是由人而來的,所以把人的因素,尤其是自我的執著放開,就可以讓一切變得更為單純。

守住“靜”要完全確實。“靜”可以從三個詞做深入瞭解。一是安靜,外面沒有聲音;二是平靜,內心不起波瀾;三是寧靜,有一句話“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說明靜有致遠的動力。

致虛極,守靜篤

南懷瑾先生解讀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這是道家修道的原則和方法,離開此原則都不對。

致虛極,守靜篤。

“虛”差不多等於佛家的“空”,有些道家“丹經”上乾脆也用空,那是唐、宋以後丹書受了佛家影響的原故。

以往的道家只有“清”與“虛”兩個字。“清”是形容那個境界,而“虛”則是象徵那個境界的空靈,二者其實是一回事。“致”是動詞,是做到、達到;“致虛極”,要你做到空到極點,沒有任何染汙。至於空到極點是個什麼樣子呢?若還有個樣子就不叫空了。空沒得個相貌可尋。

而“守靜篤”講的是功夫、作用,硬要你專一堅持地守住。且用禪宗黃龍南禪師的幾句形容詞:“如靈貓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據地,諸根順向,首尾直立,擬無不中。”一隻精靈異常的貓,等著要抓老鼠,四隻腳蹲在地上,頭端正,尾巴直豎起來,兩顆銳利的眼珠直盯即將到手的獵物,聚精會神,動也不動,隨時伺機一躍,給予致命的一擊。這是形容一個參禪的人,參話頭,作功夫,精神集中,心無旁騖的情況。不如此,道功無法成就。

禪宗大師們另外還有個比喻:“如雞之孵卵。”雞閉著眼睛,迷迷糊糊,天塌下來都不管,你踢它一腳,它叫也不叫,理也不理,只是死心眼直守著那個心肝寶貝的雞蛋。

這樣也是一種修定的功夫,也是形容虛到極點,靜到極點,相同老子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這六字真言。這六字,已經把所有修道做功夫的方法,以及修道的境界、層次,都說完了。世界上各宗各派、各式各樣的修道方式,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致虛極,守靜篤

蘇轍《老子解》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不極,則有未亡也;守靜不篤,則動未亡也。丘山雖去,而微塵未盡,未為極與篤也。蓋致虛存虛,猶未離有,守靜存靜,猶限於動,而況於他乎?不極不篤,而責虛靜之用,難也!

所謂道心即本心也,常虛常靜,能應萬事而不失其正者也。惟其虛靜,故微妙而難明,當於其通處明之,則得之矣。

王弼《道德經注》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物之極篤;守靜,物之真正也。

《道德經》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