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24:駒支不屈於晉

古文觀止24:駒支不屈於晉

會於

,將執

戎子駒支

。範宣子親

(shǔ)諸朝曰:“來,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

(pī)苫(sh

ā

n)蓋,

蒙荊棘

,以來歸我先君。

1、向:吳國地名; 2、戎子:姜戎族的首領;駒支:“戎子”之名; 3、數:歷數; 4、被:通“披”; 5、蒙荊棘:戴著用荊棘編織的帽子。

[譯文]晉國在吳國的向地和各諸侯國會晤,會晤時準備拘捕姜戎首領駒支。範宣子親自在殿上指責他,說:“來!姜戎氏!從前秦國人在瓜州(今甘肅敦煌西)追逐你的先祖吾離,你先祖吾離身披

白茅

,頭戴荊條,前來歸附我們先君。

我先君

惠公

有不

(tiǎn)之田,與女(rǔ)

剖分

而食之。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蓋言語漏洩,則

女(rǔ)之由。

(jié)

(zhāo)之事,爾無

(yù)焉!與,將執女(rǔ)。”

1、惠公:晉惠公,名夷吾,晉獻公之子,前650年~前636年在位;2、腆:豐厚; 3、剖分:從中切開,平分; 4、職:主要; 5、詰朝:早晨; 6、與:參與。

[譯文]我們先君惠公僅有不多的田地,還與你們平分以供給食用。現在諸侯事奉我們國君不如從前了,大概是言語洩漏了出去,主要是由於你的緣故。明早會晤的事,你不要參加了。參加,就逮捕你。”

對曰:“昔秦人

負恃

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惠公

(juān)其大德,謂我諸戎是

四嶽

裔胄

也,毋是

剪棄

。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háo)。

1、負恃:依仗; 2、蠲:顯示; 3、四嶽:堯、舜時代的四方部落首領; 4、裔胄:後代; 5、剪棄:滅絕,拋棄; 6、嗥:吼叫。

[譯文]駒支回答說:“從前秦國人倚仗他們人多,對土地貪得無厭,驅逐我們戎人。惠公表示了大恩大德,說我們戎人是四嶽的後代,不要拋棄這些人。賜給我們南部邊境的田地,那裡是狐狸居住,豺狼吼叫的地方。

我諸戎除剪其荊棘,驅其狐狸、豺狼,以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於今不貳。昔文公與秦伐鄭,秦人竊與鄭盟而

(shè)

焉,於是乎有

崤之師

1、舍戍:留下戍守的軍隊,詳燭之武退秦師; 2、崤之師:指秦晉崤之戰。前627年,秦穆公趁晉喪而襲鄭,因鄭有備而退回。晉襄公率軍在崤山隘道設伏全殲秦軍,俘虜秦軍三帥。

[譯文]我們戎人剷除那裡的荊棘,驅逐那裡的狐狸豺狼,成為先君不侵擾不背叛的臣屬,直到現在沒有二心。從前文公與秦國討伐鄭國,秦國人偷偷與鄭國訂盟,並在鄭國安置了戍守的人,於是秦、晉發生了崤山之戰。

其上,戎

其下,秦師

不復

,我諸戎實然。譬如捕鹿,晉人

之,諸戎

(jǐ)之,與晉

(bó)之,戎何以不免?

1、御:抵禦; 2、亢:通“抗”,抵抗; 3、不復:不能回去。指全軍覆沒; 4、角:抓住角; 5、掎:拉住腿; 6、踣:撲倒。

[譯文]晉軍在前面迎擊,戎人在後面抵抗,秦軍有來無回,實在是我們戎人出力使他們這樣的。譬如捕鹿,晉國人抓住角,戎人拖住腿,與晉國人一起將它摔倒。戎人為什麼不能免於罪?

以來,晉之百役,與我諸戎

相繼於時

,以從執政,猶崤志也,豈敢離

(tì)?今

官之師旅

無乃實有所

(quē),以

攜諸侯

,而罪我諸戎。

1、是:此,這。指崤之戰; 2、相繼於時:連續不斷,時時相繼; 3、逷:疏遠; 4、官之師旅:指軍中的將帥們; 5、闕:通“缺”,不足; 6、攜諸侯:使諸侯懷二心而叛離。

[譯文]從這次戰役以來,晉國的所有戰役,我們戎人都是相繼按時參加,來追隨執政,同崤山之戰時的心意一樣,豈敢背離疏遠?現在執政下面的大夫們恐怕的確有不足的地方,而使諸侯離心,卻歸咎我們戎人!

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

(zhì)

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不與(yù)於會,亦無

(méng)焉。”賦

《青蠅》

而退。宣子

焉,使即事於會,成

(kǎi)

(tì)也。

1、贄幣:禮物。引申為禮儀; 2、瞢:羞愧; 3、青蠅:《詩經·小雅》中的一篇,主旨是勸誡君子莫信饞言; 4、辭:道歉; 5、愷悌:和藹可親。

[譯文]我們戎人的飲食衣服與華夏之族不同,財禮不通,言語不同,怎能去做壞事呢?不參加會見,也沒有什麼可羞愧的。” 於是朗誦了《青蠅》一詩,然後退出。宣子表示道歉,並讓他到會參與事務,以便成全自己平易近人不聽讒言的美德。

古文觀止24:駒支不屈於晉

《駒支不屈於晉》全文:

於向,將執戎子駒支。範宣子親數(shǔ)諸朝曰:“來,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pī)苫(shān)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tiǎn)之田,與女(rǔ)剖分而食之。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蓋言語漏洩,則職女(rǔ)之由。詰(jié)朝(zhāo)之事,爾無與(yù)焉!與,將執女(rǔ)。”

對曰:“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惠公蠲(juān)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毋是剪棄。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háo)。我諸戎除剪其荊棘,驅其狐狸、豺狼,以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於今不貳。

昔文公與秦伐鄭,秦人竊與鄭盟而舍(shè)戍焉,於是乎有崤之師。晉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師不復,我諸戎實然。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jǐ)之,與晉踣(bó)之,戎何以不免?

自是以來,晉之百役,與我諸戎相繼於時,以從執政,猶崤志也,豈敢離逷(tì)?今官之師旅無乃實有所闕(quē),以攜諸侯,而罪我諸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zhì)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不與(yù)於會,亦無瞢(méng)焉。”賦《青蠅》而退。

宣子辭焉,使即事於會,成愷(kǎi)悌(tì)也。

古文觀止24:駒支不屈於晉

清 吳楚材 吳調侯《古文觀止》評析:

宣子責駒支之言,怒氣相陵,驟不可犯。駒支逐句辯駁,辭婉理直,宣子一團興致,為之索然。真辭令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