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緬甸琥珀

緬甸琥珀產自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是最早有關緬甸琥珀的記載見於我國《漢紀》(公元205年—265年),但對其內含物的研究歷史僅僅大約100年。緬甸琥珀的時代為白堊紀中期森諾曼期,距今約1億年(99百萬年)。 雖然形成年代久遠,但是涉世時間較短。 緬甸琥珀是硬度最高的琥珀,是唯一享有“硬琥珀”這一稱號的有機寶石。 2014年8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近期對緬甸琥珀內含白堊紀昆蟲進行研究時,首次發現中生代鎧甲化石、最古老筒形隱翅蟲化石及最早齧蟲化石等

中文名

緬甸琥珀

外文名

myanmar amber

產地

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

最早記載

《漢紀》(公元205年—265年)

品種

翳珀、金珀、棕珀、根珀、血珀

緬甸琥珀的形成

緬甸琥珀誕生於中生代最後一個紀——

白堊紀

,距今約1億年左右,由已滅絕的

南洋杉科植物

樹脂石化

而來,是唯一的有機寶石。

樹脂大部分形成於松柏鋼植物,這類植物在發芽階段體內就開始生成樹脂道,這些樹脂管道壁是由分泌細胞組成。植物在新陳代謝時就會把代謝物——樹脂分泌到樹脂道中並儲存起來,在植物受到外界傷害(如害蟲侵害、物理侵害等)時,樹木就會把樹脂從體內排出,覆蓋傷口或驅逐害蟲。

古南洋杉科同樣屬於裸子植物門松柏鋼松柏目,其生長氣溫需在16度以上,適合生活於熱帶與溫帶。白堊紀巴列姆末期後,地球上的火山開始密集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增多,並進入大氣層,導致氣候變暖,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更加活躍,使得植物體積更為龐大,製造出的氧氣更豐富。在白堊紀空氣中氧氣與二氧化碳含量極高且氣溫較高的環境下,這種植物可長到百餘米甚至更高,所以其樹脂的排出量也是非常驚人的。

正是在那樣的時期,樹脂被排除粘附在在樹幹上後,會慢慢流淌,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吞沒猝不及防的小生物,如昆蟲等。

當樹脂慢慢風乾失去粘性的時候,就會從植物上脫落掉在地上,這些樹脂會在地面上停留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大部分的樹脂都不會倖存,火災是它們的頭號天敵。而一些被風沙掩埋起來的樹脂躲過了所有劫難……

接下來隨著地殼變遷、火山運動、地質活動。。。這些樹脂慢慢下沉,到達地下的更深處,根據被掩埋的時間、地理位置和環境條件,這些樹脂受到的影響不不同,被掩埋的深度的不同,其受氧化和受壓也不同,且不同的地質條件與位置,

火山噴發帶出的礦物質

浸入土壤,會讓樹脂在石化的過程中融入不同的礦元素,這也是緬甸琥珀種類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1]

種類

緬甸琥珀以外觀分類,為以下幾種:

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棕珀

棕紅、金棕、綠珀、紫羅蘭

在樹脂埋於地下後,由於緬甸板塊附近火山眾多,地下長期受熱,樹脂在石化的過程中或石化後顏色開始加深,由原來金黃色變化成棕色,被稱為棕珀。一些受影響較少、變化較淡的琥珀顏色沒那麼深,稱為金棕珀,而土壤中的礦物質或多或少的被一些琥珀吸收,琥珀也會開始變成棕紅色、褐色、咖啡色。而土壤中的硫化物被琥珀吸收後,琥珀顏色會變成綠色或藍紫色,就形成了綠珀和紫羅蘭。棕珀是緬甸琥珀的一個大珀種。

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金珀

金珀、金藍、高白蘭、柳青、高蘭

樹脂的本色就屬深淺不一的金色,所以金珀數量比較多,而石灰質、氧化鈦、釩和其他少量礦物質會讓樹脂在石化過程中或石化之後質地發藍,形成金藍、柳青、高蘭,在浸入少量酸性成分後形成高白蘭。[1]

血珀

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血珀

金紅、翳珀、血珀、橘紅

一些琥珀在地下被氧化,當受熱、到一定程度後,珀體顏色會進一步加深,變得血紅,人們把這種琥珀稱之為血珀。

琥珀所在地層的深淺會影響琥珀氧化程度,越深的地層中的琥珀受氧化程度越深,當氧化程度非常高的時候珀體表面或外部會變得烏黑,這種琥珀被稱為翳珀。因氧化是由珀體外到內的過程,所以許多血珀較外的部分發紅,而內部仍為金珀,大多翳珀也只有外部是黑色的,用直光照射就能發現其內部仍為血珀或金珀。而一些氧化程度較低的顏色會稍淺一些,呈橘紅色。[1]

蜜蠟

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蜜蠟

豬油蜜、雞油黃、白蜜、灰蜜、血蜜、棕蜜、綠蜜、金沙蜜

土壤中的酸性物質會流線型的浸入到其包裹琥珀的珀體中,與琥珀融合,當琥珀中的酸性超過百分之八時,琥珀從肉眼看來開始不透明,成深淺不同的黃色,被稱為蜜蠟。蜜蠟以色如蜜狀如蠟得名。蜜蠟被浸入不同物質時也會變化出不同的顏色,如釩、鐵等礦物質會形成綠蜜、灰蜜,碳酸鈣形成白蜜等,不同程度的氧化也會使蜜蠟形成棕蜜、血蜜。蜜蠟的外觀柔潤,十分美觀。[1]

根珀

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根珀

黑根、黃根、花根、白根、根密(花珀花灰藍)

緬甸琥珀形成於白堊紀,所以有的緬甸琥珀中帶有大量的白堊或方解石,其成份為碳酸鈣,這種物質會讓樹脂形成緬甸琥珀特有的珀種——根珀。最原始的根珀為白色,而根珀參入其他礦物質會形成不同顏色,如礦物質會讓根珀演變成黑根、花根,而酸性物質會讓根珀演變成黃根或根密。[1]

茶珀

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茶珀

紅茶、綠茶、黃茶、紫茶

“茶”與其說是顏色,不如說是一種茶的感覺,當珀體中含有的礦物質較多時,珀體中色澤就會顯得更加濃郁,這種琥珀被稱為茶珀,硫與銅等會讓琥珀變紫,稱作紫茶;鐵、錳物質的滲入以及氧化後會讓琥珀變紅,稱為紅茶;鉀、碳酸鈣等會讓琥珀呈黃色,稱作黃茶;鎂、矽、酸性物質會讓琥珀呈綠色,變為綠茶。茶珀多在礦珀中產出,而緬甸琥珀的茶珀顏色更明顯,顏色的種類也較多。[1]

蟲珀

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蟲珀

珀體內包裹著昆蟲或是其他小生物的琥珀被稱之為蟲珀,所有的珀種,都有可能包裹蟲子,而緬甸蟲珀內的昆蟲則更古老一些。緬甸琥珀形成於白堊紀,距今約一億三千萬年,那時候還是恐龍猖獗的時代,地球上的物種跟現在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緬甸蟲珀中的昆蟲會更有收藏價值和科研價值。緬甸琥珀中,還有一種琥珀可以歸類於蟲珀當中,叫做植物破,就是琥珀裡包裹物是遠古植物,比如樹皮、花蕊、種子等。[1]

變色龍

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在不同角度與光線下觀察珀體呈現出不同顏色的琥珀,被稱為變色龍

可分為:金紅變色龍、橘紅變色龍、紅茶變色龍、金棕變色龍、金珀變色龍、綠珀變色龍。

光源發出的可見光是有一定波長的電磁波,色彩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波長為770~625~590~565~500~485~440~390。人看到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光源光照射到物體上,物體吸收掉光源光的一部分波段(即一部分顏色),剩下的波段組成的顏色再由物體反射到人眼的視網膜的色彩分辨系統中。

緬甸琥珀的神秘面紗

變色龍

在變換角度時,肉眼吸收琥珀反射出的折射光角度也會變化,而變色龍琥珀受壓與氧化的分佈不均勻,其吸收光波段也會不同,也就呈現出不同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