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心 · 遇見貴池|高坦——古音今讀

位於池州市貴池區西南部的高坦鄉(

今高坦已與梅村合併為梅村鎮,鎮政府設於高坦鄉原政府地

),自古以來,山川秀美,植被茂盛,物種豐富多樣,是植物的寶庫,動物的天堂。水光山色,堪勝桐廬。特別是長江一級支流——秋浦河穿越其境,造化鍾情,形成了極佳的自然風光——“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摘自李白《秋浦歌》)

秋浦河高坦流域,古人類活動頻繁,部落生活與文化痕跡顯然。與高坦毗鄰的溝汀遺址,發掘了大量遺物,如石器和陶片——有石頭打製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有石頭磨製的石網墜、錛、鑿、刀、斧、鏃、鏟等,還有夾砂紅陶鼎足等。確鑿地證明了這個區域早在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祖先居住、勞作和繁衍。高坦鄉雙豐村下坡小龜墩曾發現戰國時期遺物。小龜墩和溝汀遺址,近在咫尺,表明此地一直有人類居住與活動。

秦漢之前的上古時代,高坦境內已有人類傍山依河而居,逐漸形成了多處自然村落,人口稠密,農事繁榮,先民們過著艱難而悠閒的漁獵農耕生活。特別是前漢時期,中央政權置石城縣(隋開皇十九年更名為秋浦縣),治所在如今的殷江鎮石城村。古代高坦即為親城之郊,受到石城輻射,形成了獨特的區域文化,並保留了古老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

固守一隅,自有純正;吸納其它,更有發展,高坦便是。

譬如高坦境內方言,即為典型。此地古音濃郁,醇如佳醴。雖屬吳語宣州語系,也融入了江淮官話的因子,卻依然保留了土著特色,即方言個性。隨著人類的進化,異地交往的增多,人類由野蠻而逐漸文明,語言交流也隨之溫婉,譬如秋浦河流域的高坦方言,聲母多有變化,d和j等尤為突出。

如是心 · 遇見貴池|高坦——古音今讀

1982年秋,我被分配到高坦中學任教。

報到的那天,我乘坐揹著弦梯的大客車進入其境。

車過泥灣口,已然暮靄沉沉。

秋雨洗滌過的山色,格外俊美,彷彿抵達桃源。

正當我陶醉在青瓦當、白粉牆的皖南風韻中,突然有人說,高坦(dàn)到了。

當時我沒在意這個“坦”字的讀音。

下車後,我問高進旅社的一位女服務員,高坦(tǎn)中學在什麼地方?

女服務員噗嗤一笑,繼而大笑,鬧得我莫名其妙,以為身上沾了什麼異物。

笑定之後,女服務員說,不是高坦(tǎn)中學,而是高坦(dàn)中學。

安居下來,我就迫不及待地開啟《現代漢語詞典》,翻到1104頁——坦字只有一個讀音!既然“坦”不是多音字,為什麼本地人要把坦字讀成旦音呢?為了證實女服務員沒有戲弄我,我又問了房東老人章學秋。他說,坦讀元旦的旦。我問為什麼?他搖搖頭。

事有巧合。有一天,學校黑板上出通知,要老師帶學生去毛坦茶校挖茶山。我因有高坦(dàn)在前,理所當然地將毛坦讀成了毛坦(dàn),引得眾人哈哈大笑。到了毛坦(tǎn)茶校,遇見一位茶農老漢,他問我,你是新來的老師吧?我感到挺奇怪,他怎麼知道我是新來的呢?原來,高坦(dàn)中學一下子要了兩個科班老師轟動了整個鄉野,而我自己卻矇在鼓裡。我說毛坦(dàn)這個地方風景真好!老漢捧腹大笑,包老師,你真會開玩笑。我說我沒有開玩笑,這裡風景真的很美呀。老漢說,是毛坦(tǎn),不是毛坦(dàn)。

一個“坦”字在同一個地方竟然有兩種讀音!我只嘟噥了一句:莫名其妙。

2021年元旦下午,我拜訪了文字學者楊溪沛先生。

楊先生是我的父輩,與我父母同歲,屬虎,1938生人。

他退休前是中學語文教師,主要造詣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已出版《說解〈說文〉部首》學術專著,尚有《小學生字研究》等待付梓。

他為人低調,做學問專注,板凳冷坐數十年,一心撲在文字上,實乃真學者。

我們既是高坦中學的同事,又幾乎同時調入杏花村中學。隔代而往,君子之交。他知道我的來意,便從衣兜裡掏出一張已有皺褶的紙來,上面是他微微顫抖的筆跡。他說這張紙近日一直揣在兜裡,就是沒碰見我。我很內疚。前些日子,我一直泡在白洋河,一是垂釣養性,二是緬懷父親,想為“遇見貴池”寫一篇感性散文《父親的河流我的城》。

楊先生的短文標題是《貴池區高坦的“坦”為什麼讀dàn》。文短,抄錄如下——

東漢許慎所著的我國古代第一本字典《說文解字》:“坦,安也。從土,旦聲。”由此可知,坦為形聲字,在上古時期讀旦,即dàn。旦,《說文解字》注音為“得案切”。由坦讀旦則知,坦在上古時期的聲母為“得”,即d。今,坦讀tǎn。根據高坦的“坦”的古音及“坦”的今音,可發現上古聲母d,今日聲母為t。根據貴池區地名高坦(dàn)讀音,“坦”字應為多音字:(1)tǎn,寬而平坦。(2)dàn,高坦,地名,在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高坦之坦,讀古音dàn,是自古沿襲而來。這表明高坦歷史悠久。據貴池文化館負責文物的金德明先生言,在高坦雙豐下坡小龜墩地下發現了戰國時期的遺物。

關於高坦之坦的古音今讀,不僅得到楊溪沛先生的指教,還得到不少學人和我的學生的關注。綜合他們反饋的意見或觀點,可以得出三點結論。

一是高坦之坦讀旦,不為高坦僅有,全國多地出現這種現象,譬如山東省蒙陰縣的坦(dàn)埠鎮,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的許坦(dàn)街等。因此,坦音旦讀,不是某地的方言,而是古音遺存,即沒有受到外界語音干涉或同化。

二是古音遺存,即古音今讀,在全國範圍內比比皆是,主要是人類在語言交流過程中,聲音(響度)由重而輕,漸漸演變而至異化。異化的結果,還是比較相近的,譬如d演變異化為t。秋浦河流域,除了高坦之坦,古聲為d(dàn),溝汀遺址之汀,古聲也為d(dīng),而今異化為t(tīng)。還有古音g演變異化為j,也是典型的。百家姓中的“江(jiāng)”,至今許多人讀gāng,即讀成了“冮”音。其實,上古時代,長江之江也讀gāng。

三是同在高坦境內的毛坦(tǎn),應是演變異化後的新聲讀音,而高坦之坦(dàn)卻十分頑固地保全了古聲,委實難得,值得研究。

老包漸老,時常想起故地。年青時與高坦結緣,便是一生的緣分。雖然高坦這個鄉鎮地名已然不存,但它不會丟失。我還盼望著,它有起死回生的那一天。

編輯 | 饒頤 稽核 | 彭先鈞 監製 | 汪樹雲

【來源:貴池文化旅遊】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