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水、濟源、濟南、濟寧和梁山泊(二)

濟水、濟源、濟南、濟寧和梁山泊(二)

濟水、濟源、濟南、濟寧和梁山泊(二)

——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濟水發源於該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黃河北岸,鄰接晉城市。北依太行,西距王屋,南臨十三朝古都洛陽,東接太極故里焦作。濟源左擁濟水,右攬黃河,“二瀆”穿境而過。

——濟寧,源於濟州,濟州因其地臨汶、泗、沂、洸、濟五水而得名,初設於今茌平西南,後置於鉅野,自公元423年始建,至元代終廢(1348),其900年間,濟州時置時廢8次之多。濟州設在鉅野,鉅野與濟水、大野澤有密切的關係,大野澤(鉅野澤、梁山濼,)是一個煙波浩淼大水連連的巨大的湖泊。由於濟水與大野澤相通,鉅野成了水運交通和戰略地位至關重要的地區。五代以後,由於黃河屢次潰決,河道南移,大野澤的水域面積不斷增大,宋元時代,已匯成800裡的梁山泊。北宋以後,濟水暢通,漕運大興,設在鉅野的濟州,就成了京東西路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水滸傳》所說的濟州,即今天的鉅野縣城。金天德二年(1150),黃河潰破決口,黃水淹沒鉅野,濟州遷往任城。元朝建都北京後,濟水雖成枯河,但大野澤之水,仍可通舟行船,戰略地位尚在,又復將濟州置鉅野。元末明初,黃河多次大決口,濟水、大野澤漸為黃水所淤,水上運輸宣告停止,濟州,再遷任城,取名濟寧。“濟寧”出現是元至元八年(1271),升濟州為濟寧府開始,由來是因“濟水南會泗,北會汶,州居其中,故以濟寧為名”。又因鉅野一帶曾被河水淹沒,而任城“地勢高亢,關津險阻“,“可保安寧”,故名濟寧。

——濟南,《史記》記載2100多年前的漢代改稱濟南。因地處“濟水”之南而得名。始設立濟南郡。“隋文帝曾經將濟南短暫地改為齊州,但後來又改了回來。濟南的泉水天下聞名,有的學者認為“濟南的泉水就是濟水的地下水,是濟水三次隱身地下的一段而已”。

——濟陽,隸屬於濟南市,位於魯西北平原的南部,是濟南的近郊區。南靠黃河,西鄰齊河縣,北依臨邑縣與商河縣,東接惠民縣。濟陽因位於濟水之北故命名,歷史上先後以濟陽命名的地方達十餘處。但是建制時間比較長的濟陽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蘭考縣東北部在戰國時期就出現的“濟陽”和金天會年間(1129年)建置的“濟陽縣”,都歷時800餘年。

——濟陰,今菏澤市定陶區,因在濟水之南而得名。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從梁國分出定陶國,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改定陶國為濟陰郡,漢甘露二年(前52)更名為定陶國,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又改為濟陰郡,治所在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 。東漢時期,濟陰郡屬兗州八郡國之一。唐武德四年改為曹州。濟陰郡從漢至明存在1500多年,是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重鎮。

——梁山泊,《清一統志》載:“梁山濼即古大野澤之下流,汶水與濟水匯於梁山之東北,回合而成。“鉅野澤又名大野澤 ,在今鉅野縣東北,古時為濟、濮二水彙集而成。今日梁山、東平、鄆城、鉅野、汶上、嘉祥、濟寧一帶都是大野澤波及之地。《宋史·河渠志》載:宋鹹平三年(1000)仍稱“浮鉅野”。宋天禧三年(1019),黃河洪水“注梁山泊”。以後梁山泊不斷受黃河決口洪水的侵淤,逐漸縮小。元至元初年,梁山泊淤墊,殘留部分以南旺湖之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