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塞腰鼓》優質教案

激越昂揚是什麼意思

冷雨

3《安塞腰鼓》優質教案

課題:安塞腰鼓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2課時

課時分配

建議本課依據學情分課時。第一課時進行自主學習反饋及整體感知、結構梳理。第二課時進行課文具體感知的交流展示及當堂檢測。可適當調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詞語積累。理解文章內容。

2。體會排比、反覆句子的含義及作用。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體會文章恢弘的氣勢,理解其中包含的情感和深意。

2。品析關鍵語句,體會文章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對高原生命的熱烈讚頌,對民族精魂的禮讚,感受生命的律動和力量,從而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3《安塞腰鼓》優質教案

課前預習

作者簡介: 劉成章,1937年出生,陝西延安人。當代詩人、散文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主要以散文創作活躍於文壇。主要作品有《黃土情》《纖麗的陽光》,其中《羊想雲彩》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

寫作背景 20世紀80年代初,我們的祖國在改革開放中呈現出日新月異的景象,人到中年的劉成章先生此時也遠離家鄉來到省城,腦際裡回閃著安塞腰鼓那氣吞山河的壯麗景象,耳畔迴旋著黃土高原那在沉默中爆發的鼓點。面對祖國的新景象,他感悟到:“安塞腰鼓”不僅是陝北這塊黃土地的地域文化資訊,它儼然已成為中華民族堅毅不屈、意氣風發的精神象徵,於是決定用“安塞腰鼓”這種特定的意象來傳達他對生活、對時代的審美感受,傳達他對生命的詩意的理解,傳達黃土地上的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無限嚮往。

3《安塞腰鼓》優質教案

讀準字音 瞳仁(tónɡ)恬靜(tián) 亢奮(kàng)晦暗(huì)

羈絆(jī bàn)閉塞(sè) 震撼(hàn) 磅礴(pánɡ bó) 顫慄(lì)

飛濺(jiàn) 冗雜(rǒnɡ)燒灼(zhuó)戛然而止(jiá)

嚴峻(jùn) 慄(lì)戰慄 戛(jiá)戛然而止 粟(sù)粟米 夏(xià)夏天

理解詞語 亢奮:極度興奮。

閃射:閃耀;放射(光芒)。

火烈:火暴熱烈。

飛濺:向四處濺。

晦暗:昏暗。文中是迷惘、糊塗的意思。

羈絆:纏住不能脫身,束縛。羈,約束。

驀然:突然,猛然。

冗雜:繁雜。

奔突:橫衝直撞;賓士。

輻射:從中心向各個方向沿著直線伸展出去。

大徹大悟: 徹底覺悟或醒悟。

歎為觀止: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戛然而止:聲音突然中止。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磅礴:(氣勢)盛大。

戰慄:顫抖。

翻飛:忽上忽下來回地飛,自上而下地翻動或飄動。

3《安塞腰鼓》優質教案

新課匯入 (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斷)

同學們,剛才你們觀看的這一段如火一樣熱烈的舞蹈,就是我國大西北黃土高原上有著“天下第一鼓”美稱的安塞腰鼓。在這樣激越的舞蹈面前,我們誰都會覺得它美好、精彩。可是真要我們用文字去描述這舞蹈,卻又會覺得很難很難,會感到言語的匱乏。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安塞腰鼓》,去欣賞作家劉成章的精彩文筆吧!

新課展開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大意。按照時間順序將文章分為三部分,並說說每部分應怎樣朗讀。

第一部分(1~4):鼓響前。(安靜)

第二部分(5~27):腰鼓表演。(激昂)

第三部分(28~30):鼓聲止。(寂靜)

第一部分應滿懷期待之情,讀得沉穩些,中速而不乏力量。因為第一部分寫的是腰鼓表演前的準備,腰鼓尚未敲響,後生們正在積蓄激情,等待爆發。

第二部分整體要讀得激越、昂揚、飽滿、迸發、快而有節奏感,剛健有力。這是根據腰鼓表演的特點和文章語言的特點決定的。

第三部分朗讀時要讀出若有所思的情緒,稍慢,輕聲。因為這一部分描寫的是腰鼓表演突然結束時人們的心理感受,大腦仍在回想剛才火烈的表演,心靈仍沉浸在表演的激情之中,還沒有回過神來,場面上一片寂靜。

3《安塞腰鼓》優質教案

2。第二部分是從哪四個方面來描寫腰鼓表演的美的?這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請找出來。

(1)5-13段:宏偉的場面。

(2)14-17段:雄壯的響聲。

(3)18-22段:擊鼓的後生。

(4)23-27段:奇麗的舞姿。

分水嶺:好一個安塞腰鼓!

【再讀課文,文字探究】

1。“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一句中“那麼一股勁”要“掙脫”“衝破”“撞開”什麼?是什麼“束縛”“羈絆”“閉塞”了“那麼一股勁”?

“那麼一股勁”是要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讓生命宣洩在天地間,讓人“遺落了一切冗雜”“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為人,生命之所以為生命。

2。“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過著貧困生活的農民,哪裡來的那麼強大的力量?

他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汙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這是他們力量的源泉。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過著貧困生活的農民,哪裡來的那麼強大的力量?

他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汙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這是他們力量的源泉。

3《安塞腰鼓》優質教案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為什麼說“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江南流水更多地是表現柔媚的風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原始、粗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4。“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為什麼聽到這樣的“雞啼”?

當鼓聲停止後,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後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

5。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後的代名詞,作者為什麼這樣歌頌西北漢子?

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曾有過秦、漢、唐的強盛,擁有雄睨世界的輝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貧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但是,“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並沒有因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復生的生命能量就在這沉重的軀殼內奔突,終有一天會噴發的。這裡的人們是有希望的,這裡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後是暫時的,只要生命還在期盼“搏擊”,重生之日並不遙遠。

3《安塞腰鼓》優質教案

【感悟精彩句子】

指出句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並分析其作用。

(1)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運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使物件更加形象具體,從而把腰鼓舞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寫得別緻感人,氣勢恢宏,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表達出對安塞腰鼓強烈的讚美之情。

(2)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這個句子運用排比句式,使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抒發了對安塞腰鼓強烈的讚美之情。同時運用對比的修辭手法,更加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3)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呆呆地”一詞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為後面腰鼓響起蓄勢。

【把握文章主旨】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本文的主旨。

(1)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這股力量,由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出來。

(2)表現要衝破阻礙、束縛的強烈渴望。貧瘠的黃土地、睏倦的生活,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壓抑、羈絆。安塞腰鼓,表現了掙脫、衝破、撞開這一切因襲重負的力量。

(3)歌頌陽剛之美。“一群”“樸實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騰騰的後生”,他們“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表現了一種獨特的美。

(4)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遺落了一切冗雜”,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而不計較功名利祿,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蒼白憔悴。

寫作方法運用 【深入研讀,探究方法】

1。鏗鏘的短句。

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如“一群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展現了年輕的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強有力地展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奔湧而出、無法遏制的場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愈捶愈烈”等句子,無不鏗鏘激昂。

2。激昂的排比。

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排比,有句子內部、句子與句子、段落與段落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還有連續出現的,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段落,好似江河一瀉千里般不可遏制。很多對仗工整的排比,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軒昂;還有層層遞進的排比,如“它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如同排山倒海般的氣勢,使人透不過氣來。

3《安塞腰鼓》優質教案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請以《秋》為題,完成一個片段作文。注意短句的使用。

秋來了。一夜間,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樹葉,落了滿地。橘紅、金黃、褐色、黃綠色,大地披上了一件精緻的綵衣。風,涼涼的,吹走了我心頭那層因成績不斷下滑而蒙上的又厚又重的陰雲。

教學板書

佈置作業:教師引導學生課後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並預習下一課時內容。

《安塞腰鼓》是一篇描述西北黃土高原壯闊、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舞蹈表演的,以求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語言急促、鏗鏘、昂揚,感情強烈,內容與形式珠聯璧合,實現了完美統一。因此,任何一個教師在教學本課時,都不會忽略誦讀法。然而,絕大部分教師都是先指導學生朗讀方法,告訴學生哪段該怎麼讀,哪部分又該怎麼讀,然後再讓學生朗誦課文。之後再另外安排時間讓學生單獨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這樣安排,一方面學生是在教師指導下被動地朗誦課文,另一方面把朗誦課文與品味語言割裂開來,顯得有些不夠完美。所以,本教案大膽創新,讓學生們自己透過揣摩語言特點,確定朗讀方法,制定集體朗讀方案,然後再反覆誦讀,之後二次感悟語言、感悟文意。走的是“揣摩語言——確定朗讀方法(朗讀)——感悟語言”的迴圈路線。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實現了近乎完全的獨立,自主學習的責任和興趣被調動開來,為了制定朗讀方法,他們就必須自主揣摩語言,就必須自主多方查詢資料,多方請教和交流,以便了解本文語言多用短句以及排比、反覆等修辭句的藝術效果,也就必須多次反覆試讀。因此,學生在這一活動中,不僅收穫了朗誦的快樂,而且理解了本文的語言特色,可謂一箭雙鵰。課堂教學不只是營造了熱鬧的氣氛,更能讓人見到耳目一新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