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斯嘉麗,其實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全息投影!

囧途人生怎麼沒了

前言:

時隔12年,再次看《飄》這部小說,內心依然湧起無限感慨,產生一種不可遏制的衝動,這股衝動串聯起我的念頭,很想來談談書中這位傳奇的女子——-斯嘉麗。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利特。米切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唯一的一部著作!這位偉大的女作家傾盡一生來創作,才使得這部小說成為永世經典!這部小說自20世紀30年代出版以來便引發狂熱風潮,銷量驚人!而後由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正式將《飄》搬上大銀幕,從此費雯麗連同《亂世佳人》一起享譽全球,至今不能讓人忘懷,而斯嘉麗這個角色,也成為了“女性魅力”的代名詞。

大部分可以稱得上偉大的作品,都會帶來一場思想上的革命,人性的覺醒,以及對人生意義的反思。比如《紅樓夢》中,我認為,曹公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深受男權社會影響的他,竟然花了十年時間嘔心瀝血的鉅作,來抒寫女性們的美好,為她們的不幸鳴冤,堪稱是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的先河,這一點實在是難能可貴。

而《廊橋遺夢》的作者羅伯特。沃勒同樣冒天下之大不韙,似乎有些違背倫常,用相當長的篇幅來講述一段悽美的婚外情的故事。

他在書中寫了這樣一句話:

我們的知覺都已生了硬痂, 這是一個抒情都會被嘲笑的時代。

在人們桎梏在社會刻板化印象的框架中,感覺日漸麻木,對於愛也變得遲鈍起來。而《廊橋遺夢》中,這對完全不合社會倫理規範的婚外情侶掙脫了世俗的牢籠,愛得真摯熱烈,卻因為倫理以及責任最終沒有結成正果,造成了男女主終生的遺憾。

這部電影上映後,引發了人們對於愛與婚姻的廣泛爭議和討論。而我認為,一個自由民主的時代,應該允許不同的聲音出現。

那麼,《飄》的問世,同樣,也是具有超脫時代的重要意義的。

《飄》:斯嘉麗,其實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全息投影!

《飄》的時代背景

隨著法國大革命的爆發,“自由,平等,博愛,天賦人權”的思想在世界蔓延開來,而此時,女性主義文學應運而生。而1936年出版的《飄》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悄然問世。

這部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前夕。主線是圍繞美國南北戰爭發生的前後始末來展開敘述的,在動亂的時代背景下,人物的喜怒哀樂如同一幕幕畫卷緩緩鋪成開來。

今天在這裡,我們姑且先不談電影中的唯美佈景服飾,不談南北戰爭那些事兒,也不談美國南部風景的旖旎多姿,而單單從主人公斯嘉麗的身上,來深入剖析女性人格的成長路徑,以及斯嘉麗形象對我們產生的現實意義。

斯嘉麗的簡史

書中的主人公斯嘉麗從16歲一直跨度到28歲,這12年的光景,對於斯嘉麗而言,卻堪稱是一段起伏波折的“囧途人生”。

年輕的斯嘉麗從小家境優渥,父親是農場主,生活安逸富足,她性格開朗,活潑,是全縣的小公主,雖不至絕頂美麗,卻魅力非凡,男人們前呼後擁地圍著她,女孩子們羨慕她,嫉妒她。

斯嘉麗的青春期可謂是春風得意,虛榮心也跟著膨脹,她享受著這些男人如蜂蝶般地追逐她,驕傲的不可一世。然而,有一個男人,另一位農場主的兒子阿希禮,偏偏不像別的男人那樣對她著迷,這讓斯嘉麗難以忍受,於是千方百計套近乎,最後阿希禮竟然娶了 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玫蘭妮,這讓斯嘉麗備受打擊,賭氣之下,嫁給了玫蘭妮的哥哥查爾斯,查爾斯在和斯嘉麗結婚兩個月後參加了南北戰爭,在部隊裡,得病死了,而此時,阿希禮也去了前線。

《飄》:斯嘉麗,其實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全息投影!

緊接著,不甘寂寞的斯嘉麗偶然間在一個募捐舞會上認識了白瑞德,他對斯嘉麗一見鍾情,並認定他們是一類人。白瑞德是鼎鼎有名的偷運物資的商人,而斯嘉麗滿心想的都是阿希禮,對白瑞德不屑一顧。

而後幾經波折,斯嘉麗承擔起了重興家園的重擔,成為了亞特蘭大史無前例的“女強人”。在這過程中,白瑞德幫了斯嘉麗不少忙,斯嘉麗在白瑞德的狂熱追求下,嫁給了白瑞德,而這一次婚姻是斯嘉麗第三次結婚。

結婚後,為白瑞德生下來一個女兒,取名邦尼,白瑞德視女如命,他把自己對斯嘉麗的情感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為了女兒有一個前程似錦的將來,他當起了紳士,只為在當地為女兒的未來打下好的根基,而白瑞德偶然間發現斯嘉麗心心念唸的還是阿希禮,他滿心失望,但看在女兒的面子上,不斷隱忍,直到邦尼意外墜馬身亡,白瑞德情緒崩潰,整天酗酒,不肯面對現實,兩人為此經常吵架。

更為火上澆油的是,玫蘭妮意外去世了,臨終前把孩子和阿希禮都交給斯嘉麗照顧,斯嘉麗告訴了白瑞德這個臨終囑託後,白瑞德傷心絕望。

而失去了玫蘭妮的阿希禮好像失去了魂魄一樣,軟弱,害怕,這讓斯嘉麗徹底覺醒,她並不愛這樣的阿希禮,在濃霧中,斯嘉麗拼命往家跑,這一刻她才真正意識到,白瑞德才是真正值得愛的人,只可惜,一切太晚了,白瑞德已經決定要離開斯嘉麗了。

《飄》:斯嘉麗,其實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全息投影!

此刻的斯嘉麗,失去了孩子,失去了丈夫,失去了閨蜜,生活中所有的精神支柱全部崩塌,崩潰大哭,接下來就是電影中經典的那一幕,哭倒在樓梯上的斯嘉麗,腦海中,不斷冒出“塔羅”,她意識到,現在只有回到塔羅莊園這一條路了。她太疲勞了,腦子再也承受不了這些壓力,滿臉淚光卻充滿希望地說:還是留給明天去想吧。。。。不管怎麼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斯嘉麗的雙重性格,是家庭與環境互動作用下的產物

斯嘉麗成長在美國佐治亞州一個家境殷實且有名望的種植園主家裡,父親傑拉爾是愛爾蘭移民,脾氣暴躁,但心地善良,性格粗獷,而母親艾倫是法國移民東海岸的女兒,性格溫文爾雅,仁慈寬厚,深受拜仁莊園主的尊敬和黑人奴隸的愛戴。

父親和母親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特質,潛移默化地滲透在幼小的斯嘉麗身上,流淌在她的血液中。

她表面上看起來溫柔謙和,窈窕淑女,骨子裡卻帶著父親的豪爽,暴躁,不拘一節。這兩種相反特質集合在同一個人身上時,就會給人帶來一種捉摸不透的迷離感。

早在斯嘉麗的幼年間,斯嘉麗性格中體現出來的叛逆與倔強就初露端倪:幼年的她很有主見,厭惡偽裝成舊社會女性唯唯諾諾,愚笨的樣子,偏好和地位低下的黑奴為友。

後來林肯率領的南北戰爭爆發了,在這種時代的大背景下,迫於生存壓力,斯嘉麗更是顛覆了當時社會對女性的認知,推翻了傳統社會對女性的角色定位,勇敢地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

其中有三個情節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豐富飽滿的斯嘉麗。

《飄》:斯嘉麗,其實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全息投影!

①對待婚姻的隨性與個性的奔放

她愛上了阿希禮,而且執著地認為阿希禮也同樣愛她,但是阿希禮卻娶了個子矮小,貌不驚人的梅蘭尼,這讓一向唯我獨尊的斯嘉麗難以忍受,賭氣之下嫁給了自己並不愛的查爾斯。

而後查爾斯不幸在戰爭中身亡,對查爾斯本就毫無感情的斯嘉麗連偽裝都省了,冒著社會輿論的壓力,照常參加舞會,和男士們調情。而後連結兩次婚,然後又離婚,最後孑然一身。

斯嘉麗的任性在她的婚姻裡體現得淋漓盡致,身處男權社會,女人們都把婚姻作為自己唯一的依靠,女性地位決定了,女人的婚姻就是自己的臉面,而斯嘉麗卻一次次地結婚又離婚,在當時的社會看來,這是不能為大眾價值觀所接納的,甚至是被唾棄的。然而這些世俗道德的約束,卻根本無法捆綁住她自由奔放的心。

②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決心和氣魄

為了,保住塔拉莊園,落魄中的斯嘉麗扯下家裡的窗簾布,做成了禮服,前往監獄探監覬覦她已久的白瑞德,期望從他手裡弄出一筆錢來,希望落空後,她又轉身找到了妹妹艾倫的未婚夫,搶過來,只為他能夠給自己資金支援,願望得逞後,她買了一個即將倒閉的木材加工廠,運營得風生水起,成了亞特蘭大的女強人,開創了亞特蘭大女性創業的先河。

斯嘉麗的內心無疑是堅定而強大的,她始終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且果敢有擔當,雖是女兒身,卻有一份男子的灑脫和慷慨。

《飄》:斯嘉麗,其實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全息投影!

③發自心底的善良與義氣

斯嘉麗雖然心裡一直愛著阿希禮,嫉妒梅蘭尼,但是,面對阿希禮的囑託,她在大戰期間,生死關頭,一直留在玫蘭尼的身邊,照顧即將臨盆的玫蘭尼,一個人冒著大雨,載著一位身體虛弱的產婦,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和一個驚恐的黑奴連夜趕路回家,而路上處處都是隱藏的危險。

這一點也體現了斯嘉麗內心的矛盾,一方面深愛著阿希禮,希望將他據為己有,一方面又拼了命也要保護他的妻兒,在她內心深處,善良終究還是戰勝了慾望。

這些情節讓我們印象深刻,原因在於,斯嘉麗讓我們看到了,作為一個真實的人,人性的複雜與多變,她的行為衝破了世俗和傳統的偏見,穿越了時代的禁錮,直達我們靈魂的最深處,從她身上,我們不只看到了一個離經叛道,不向命運妥協,為了自己的追求頑強抗爭的女性形象,更多的是,我們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每一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斯嘉麗”

斯嘉麗的形象歷經了70多年,卻依然鮮明地刻在我們的心頭,出現在那麼多文人墨客的筆頭,有大量的文獻都有關於斯嘉麗形象的評析,她存在的意義最大在於,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到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她是聰慧的,狡黠的,果斷的,任性的,自私的,堅強的,虛偽的,她是這樣一個明明看起來小缺點很多,但又讓人回味無窮的,她是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但又讓無數人為她痴迷的,她是無數人心中的一個夢,在這場夢裡,她化身成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連同我們的呼吸一起,去感受那真實的存在。

那個無拘無束的女子,牽引起人們追求自由的神經,在那虛幻的世界來完成一次自我成全,說自己想說而不敢說的話,做想做又不敢做的事,總之,她實現了我們未竟的夢想!

斯嘉麗,與其說她是一個書中的女子,不如說她是我們每一個活在世俗中的人,內心的那個“真我”投射出來的影像,是我們心靈世界的全息投影。

《飄》:斯嘉麗,其實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全息投影!

多元價值觀下的自我視角

正如同,我們在斯嘉麗身上看到了如此多的矛盾對立同時並行在一個人身上,但是這些特點非但沒有影響到斯嘉麗形象的美感,反而更增添了許多的魅力和獨特。儘管以普世價值觀來看,會更加推崇,玫蘭尼這樣完美的形象,來作為人們的指路明燈,然而,理想之所以美好,在於它永遠是一個方向,而難以成為一個結果。

當我們執著地追求成為一個“玫蘭尼”式的完美角色,實際上,也就宣告著我們不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更不能向自己真正的內心體驗開放,於是,就活成了東野圭吾在《人間失格》中所描述的那樣:

我覺得我的身體是死的,別人對我說笑話我也會笑但是不會開心,就像是身體不由自主地笑起來了一樣,那感覺讓我覺得我不存在,所以我想殺了我自己。

戴著一張假面具遊走在人世間,將真誠的自己掩藏起來,看似很安全,不會被世俗的評價所傷害,實則,我們也將自己與真實的內在自我隔離起來了。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句話,我記憶尤新:

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以至於不能安坐或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的征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秘面紗的激動心情。

我希望跨越邊境,與朋友們想見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藍,我希望,人生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汲汲而生,汲汲而死。

《飄》:斯嘉麗,其實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全息投影!

很多人活著,但是內在卻毫無生機,而斯嘉麗骨子裡洋溢著的,那一股野性,恰恰喚醒了人們心中沉睡已久的活力。

而這種野性,正是象徵著人的心靈對自由的嚮往!

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和始料未及的事,如果我們可以允許許多的“不同”存在於我們的身邊,併發自真心地去欣賞許多不同的風景,那麼我們就擁有了多元價值觀!當我們對事情的看法不只停留在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層面,我們的心靈就開始了無比愜意的自由之旅!

結語:人生無常,如同早年生活幸福,衣食無憂的斯嘉麗,怎會料到自己會有一天為了食物發愁?這部小說波瀾壯闊之間,隱隱告訴我們,生活總是會以不同的面貌交替出現,幸福只是一個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更不可能會成為永恆!而真正充實有意義的人生,是在我們與生活的不斷較量中,磨鍊出更堅韌的自己,最後笑著回頭看看這些被自己打趴下的苦難,輕描淡寫地說一句:不過如此。

即使結果不理想,我們也可以做到釋然:歡喜做,甘願受!反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呢。

d?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