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崩盤的催化劑,淺析雁門之圍對隋朝和突厥的影響

水面過圍代表什麼意思

導語:在我國中原王朝對抗抗擊遊牧民族的歷史上,有三次危急時刻曾經差點改寫或者已經改寫了歷史的走向,這三次世間分別為: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隋煬帝雁門之圍,以及明朝朱祁鎮土木堡之變。

前者幾乎成為冒頓單于一生最大的功績,也是有漢一朝刻骨銘心的恥辱,此後漢朝歷代皇帝無時無刻不再想要報始祖劉邦之仇,而土木堡之變更是成為明朝和殘蒙兩股勢力在我國北部地區攻守轉換的重要標誌,而英宗被擒則是明代史無前例的灰暗時刻。而隋煬帝雁門之圍則在這兩者的對比下,似乎毫無特點可言。而實際上,這次被圍困的經歷,同樣是隋朝和匈奴兩個勢力對待彼此策略轉換的關鍵因素。那麼,雁門之圍究竟是如何改變兩個勢力的呢?

王朝崩盤的催化劑,淺析雁門之圍對隋朝和突厥的影響

隋朝與東突厥勢力對比

一、中原王朝和突厥的宿怨以及北巡被圍

突厥,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是一個十分熟悉的名字。事實上,中原王朝早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就由於常年的分裂和征伐,受到過突厥的襲擾。北地的後周和後齊都曾經受到這個勢力的嚴重威脅,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同樣也未達到削弱敵人的目的,這兩個國家都曾經派遣使臣出使突厥,以重利誘使其襲擾自己的敵國。

王朝崩盤的催化劑,淺析雁門之圍對隋朝和突厥的影響

突厥劇照

而到了隋朝建立之後,習慣運用平衡之術來分化瓦解敵人的隋文帝,則採取了長孫晟 “遠交近攻 , 離強合弱” 的陽謀,離間其各部,以至於突厥最終分裂為東西兩部。在此時,東突厥所領導的啟民可汗則與隋朝保持了難得的和平。甚至為了躲避西突厥的侵擾,啟民舉其部落 , 入臣天子。這一階段的突厥和隋朝所經歷的,其實也是整個隋唐時期最為平和的階段。然而,和柔然、匈奴等遊牧民族類似,自草原而來的突厥人即使是在最謙恭的時刻也不會讓刀劍入庫。

王朝崩盤的催化劑,淺析雁門之圍對隋朝和突厥的影響

突厥騎兵

大業三年,隋煬帝北巡時,啟民可汗還對於隋朝顯示了自己的謙卑,並答應為其充當征討高句麗的馬前卒。然而等到隋煬帝第一次征討高麗失敗後,啟民可汗就已經顯現出了不臣之心。面對隋煬帝催調其突厥兵馬入遼的要求,啟民可汗充耳不聞。這其實已經違背了這兩人之前在隋煬帝北巡時啟民可汗的許諾。

這種態度上的改變在大業年間曾經多次出現,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啟民可汗如何想要重新獲得突厥王的威權,但是畏懼大隋甲士的他終其一生都沒有敢真正意義上的背叛大隋。然而其兒子始畢可汗卻有著足夠的朝氣來做成此事。

王朝崩盤的催化劑,淺析雁門之圍對隋朝和突厥的影響

隋煬帝劇照

此時,隋煬帝已經經歷了三徵高句麗的失敗,其性格上急功近利的特點以及自大的本質讓他繼續選擇北巡長城,企圖用這種方式來挽回戰爭失敗的顏面,這種對於突厥態度的失察才是釀成雁門之圍的直接原因。在其抵達雁門長城後,始畢可汗竟然親率數十萬騎兵試圖劫奪隋煬帝的車駕。雁門41座城池有39座被攻破,若非隋軍救駕及時,那麼隋煬帝將會代替朱祁鎮成為第一個在戰陣上被遊牧民族擄走的皇帝。

二、雁門之圍對於突厥的影響

在雁門之圍前,草原各部落均奉隋朝天子為天可汗或者是聖人可汗。其含義可想而知。而在大業三年隋煬帝北巡之時,為表謙恭,東突厥啟民可汗更是曾經為隋煬帝親自除草,此舉雖然被後世人解讀為這位可汗的韜光養晦,然而隋朝在草原各族心中的地位也由此鞏固。而雁門之圍卻直接將這一幻象打破。在這之後,也許是為了一報其父親身除草之恥,突厥在對待中原問題時,也變得更加激進。

就拿起兵反隋,後又成為突厥馬前卒的劉武周來說,其封號為定楊可汗,這裡的楊自然就是隋朝的國姓“楊”了。原本將大隋視為天朝上國的畏懼心理自此消失,而企圖推翻其統治建立新政權的野望開始充斥於這位突厥可汗的心中。

王朝崩盤的催化劑,淺析雁門之圍對隋朝和突厥的影響

雁門關照片

而這種心理優勢還不僅僅只存在於突厥可汗一人心中,在這之後,突厥就已經從事實上成為東南亞地區最為強悍的政權,其優勢地位幾乎達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齊北周對立時的情景。剝去大隋的空架子後,突厥人開始對中原地區開始窺伺。而一些試圖透過攪亂時局,伺機在亂世稱王的豪傑奸雄同樣開始與突厥合作,除了前面提到的劉武周,就連最終終結了隋末大亂,建立了李唐政權的唐太祖李淵,也曾經向匈奴求援借兵,而這也是後來唐代初年間突厥與李唐恩怨的由來。

更令人玩味的是,這一階段,突厥之名開始成為新的大旗。就拿前文提到的李淵借兵事件來說,這位未來君王僅僅只是向突厥借得騎兵數百人。而他卻以此為名,將突厥人的旗號搭起,並用於震懾與之交鋒的李淵。

王朝崩盤的催化劑,淺析雁門之圍對隋朝和突厥的影響

雁門之圍作戰圖

三、雁門之圍對於隋王朝的影響

而這一事件對於隋朝的影響更為劇烈和深遠。各地的反隋勢力開始在這一階段浮出水面,而因為雁門之圍而深受打擊的隋煬帝更是在此之後一蹶不振。既不敢籌措兵馬重新復仇,又不敢繼續在北地逗留。

有人認為,之後隋煬帝滯留江都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畏懼北地突厥的勢力,害怕再次上演雁門之圍的驚魂時刻。當然,這樣的說法有些太過感性,大多數史學家認為,這一階段的隋煬帝之所以選擇離開北地,當然有著對於突厥問題的考慮。而更為重要的可能是為了防止北方叛軍的侵襲。甚至防備自己的御林軍因為勾結叛軍而將自己謀害。然而無論如何,隋煬帝離開北方,前往江都後,對於北方局勢就更難掌控。而此時的北方仍然是隋朝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其離開北方後,就相當於失去了控制大半中國的可能。其早年間佈置的運河體系也就此失效。

王朝崩盤的催化劑,淺析雁門之圍對隋朝和突厥的影響

隋煬帝

而另一個問題的影響則更加現實。在雁門之圍期間,匆忙北巡的隋煬帝身邊並未有大軍相隨,除了雁門本地守軍以外,只有其身邊的禁衛跟隨,為了鼓舞士氣,他曾經向自己的部下許諾以厚利。因此,將士才肯為之用命,抵擋數十倍於他們的突厥騎兵。然而在雁門之圍得解以後,隋煬帝卻絲毫不肯兌現當時的許諾。僅僅是這一條,就幾乎讓當時所有為之奮戰的禁衛軍將士離心。這也為隋朝末期其被部下所殺埋下了伏筆。

四、結語

在我國古代,大多數王朝末期,均有遊牧民族興起之禍。而對於當時的隋人來說,即使是經歷了三次伐遼失敗的慘劇後,其實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覺察到大隋王朝即將步入覆滅的結局。然而一場雁門之圍,卻打碎了這些未曾覺悟者眼前最後的遮蔽物。一個搖搖欲墜而又千瘡百孔的隋朝終於以真實的面貌呈現在人們眼前。

參考文獻:

《雁門之圍與隋末唐初形勢》

《“雁門事變”及其相關問題論述》

《說隋大業十一年雁門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