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匘”中“匕”字意義探討,“匕”的雌性義或是古人認知腦的核心

腦勺怎麼讀

“腦”,一種開啟以後更讓我們迷惑的東西

古人如何認識“腦”字?目前看來,或許我們只能從字形和文獻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腦”,就是對掌握髮達科技的現代人來說也是一種神秘莫測的東西,這個高度皺褶蜷曲的神秘東西吸引著無數科學家為之瘋狂著迷而孜孜以求去探索。1664年英國解剖學家威利斯用實驗證明了腦是思維器官。但是,破譯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可能是在這個星球上科學介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匘”中“匕”字意義探討,“匕”的雌性義或是古人認知腦的核心

大腦解剖圖

古人是如何看待“腦”的呢?作為學識淺薄的書生一枚,既無精密的研究儀器,也沒有縝密富有邏輯的生物科學知識武裝頭腦。因此,作為一個文字愛好者所能做到的就是粗暴地把“腦”字解剖開來,看看這裡的構形部件是否能給我們以啟發,以此窺探古人對“腦”的看法。

“腦”字最初不從“月”而從“匕”,“匕”為雌性的象徵

《說文解字》曰:“腦,頭髓也。從匕,匕,相匕著也。巛像發,囟像“匕+甾”(二者當寫為一字,打不出)形”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又曰:“頭髓者,頭骨中脂也。”“腦”本作匘,腦字為俗體字。許慎認為,“匘”為腦髓,匕,表示用附著在大腦上的發、囟來比畫。許慎的這種闡釋非常晦澀,“匕”釋為比畫實在是有附和之嫌。“匕”釋為比較而排列次序尚可接受,釋為“比畫”則讓人難以理解,此種說法只是為了釋義而牽強附會。

“腦”字最早見於篆書,不見於甲骨文金文,其字形如下:

“匘”中“匕”字意義探討,“匕”的雌性義或是古人認知腦的核心

篆書“腦”

從篆書字形看,“匘”字由“匕”和“巛+囟”組成。有學者認為“匕”為人大頭朝下的象形,引申為“下”意;而“甾”則為囟門之意,合而會意,表示囟門下面的東西,指稱“腦”。此種說法,看似能自圓其說,但從字形上說就很難成立,“匕”字作人大頭朝下之形,不可信。

林義光先生認為“相匕與匘義不切,匕為人之反文”,此說很有價值,但他認為“匘”字的形體不當為左右形,而應為上下,反人在下“巛+囟”在上,形如人上戴腦。此說也沒有抓住“匘”字的造字本質。

“匘”中“匕”字為反人,可信。古文字中“匕”多指稱雌性之物或人,不才在之前的

你發現藏在“尼”字裡的性別符號了嗎?古“尼”字裡的性別秘密

一文中解釋了“匕”字,並列舉了與雌性有關的鴇、牝、麀、妣等字。

“匘”中“匕”字意義探討,“匕”的雌性義或是古人認知腦的核心

形似反人的“匕”字

“匕”為雌性生理器官與湯匙,二者之間有形似關係,形狀有相似性。其實,二者之間的關係還可以透過隱喻關係來證明。西方哲學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學分析中,便把鍋、甑、碗以及灶等都看作是女性生理器官的象徵。無獨有偶,中國古代同樣有著類似的說法,在漢唐夢書佚文中就曾記錄“夢見灶者,憂求婦嫁女;夢見甑者,欲娶妻;夢見新銚(diào,煮開水熬東西用的器具),當娶好婦也。”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炊具灶具有女性的隱喻象徵,“匕”作為湯匙與女性生理器官有象徵關係也就可想而知了。

“匕”之外形與“腦袋”之間的關係

剛才我們說了“匕”之雌性生理器官之意和湯匙之間的關係,那麼“匕”與腦袋有沒有關係呢?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就會想到“腦勺”一詞,我們頭的外形似飯勺,因此“匘”以“匕”為構形部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匘”與“腦勺”還是有別的,作為“匘”為什麼要選擇“匕”作為構形部件呢?

大腦是孕育智慧的器官之所在,這便與“匕”所表示的雌性器官從而引申為孕育有關。在古代就男性而言,有一種說法認為男性體內的精華會升華至頭骨內。古代房中術有專門教授如何閉氣,令精氣入腦之法。傳統的養身理念主張大量精氣進入頭骨聚集,從人而延長人的生命,以致最後達到通神的效果。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老壽星或者神仙皆有大大的腦袋和向前突出的額頭,前額有時候突出得讓人難以置信。總之,古人認為大腦是孕育儲藏精氣之處。

“匘”中“匕”字意義探討,“匕”的雌性義或是古人認知腦的核心

前額突出的壽星神仙

希臘關於頭腦孕育生命的神話故事,從側面為腦從“匕”提供了可能的佐證

說到這裡,我們順便提一下流傳於古希臘的神話故事。希臘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從主神宙斯的大腦裡誕生的,宙斯因為擔心妻子會生下一個比自己更為強大的子女,於是把自己的妻子吃了下去。誰知胎兒卻在他的頭腦裡不斷成長,以致他不得不讓人把頭顱劈開,就這樣雅典娜就從他的頭顱中誕生了。

這一神話故事與中國關於大腦孕育儲藏精氣的說法不謀而合。“匘”之“匕”字本義作為女性的生理器官,引申為女性對生命的孕育,“匕”字作為“匘”字的偏旁就不言而喻了。“匕”作為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徵,具有不斷養育“匘”的隱喻。

《說文解字》對“腦”的解釋僅僅停留在頭髮和囟門的層面,顯然是低估了古人對“匘”的認知,古人對大腦的認識要比許氏之說深入得多。

古人對頭髮之下即囟門之內的東西——或許就是我們說的“

腦髓

中國民間風俗對新生兒頭腦上的頭髮和囟門都是比較看中的,主要是看重頭髮之下和囟門之內的未發育完全的腦——腦髓。若胎兒在百日之內就剃去頭頂的頭髮,則會有夭折的可能。想必我們現在依然記得不少孩子頭上的頭髮基本都剃去了,唯獨留下囟門之處的頭髮。

“腦髓”還被有些原始部落認為可以孕育和轉移智慧,有些部落有食親人腦髓的習俗。20世紀50年代,美國科學家家就在新幾內亞的原始部落裡發現了這種奇怪的習俗。那裡的親人死去以後,孩子和母親一起去參加儀式,儀式上會把死者的腦顱開啟,然後分吃裡面的腦髓。他們認為這樣會把死者的智慧轉移到自己身上。

習俗告訴我們,“腦”古時並不是簡單的用頭髮和囟門來比畫的地方,而是能孕育精氣和智慧的地方。

結語

“腦”為“匘”的俗體字,“匘”字由“匕”“巛”“囟”組成。“巛”和“囟”無爭議。對“匕”字的解釋存在爭議:一、“匕”為人頭朝下之形;二、“匕”為比畫之意。據文獻資料“匕”字組字形考證,我們認為“匕”當為雌性動物或人的標識,該構形在“匘”字中引申為孕育或養育之意。“匘”字從整個字形來釋義當釋為孕育精氣或智慧的地方。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的最大鼓勵!期待與您交流國學,非常感謝!

參考文獻:1。羅建平,《漢字中的身體密碼》,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1月。

***建議我國在中小學語文課程之外單獨開設漢字文化課程,漢字融合了繪畫、歷史、文化、社會、邏輯等多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