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將今論古”的好地方

將今論古是誰提出的

呼倫貝爾大草原地域遼闊,是我國最豐美的草原牧場,擁有最純潔的藍天、白雲和最優質的牧草,是攝影的勝地,也是地質人“將今論古”的天堂。

呼倫貝爾是一個曲流河廣泛發育的地方,為了使大家對野外現代沉積更好的理解,我先從曲流河的沉積機制做一下介紹。

呼倫貝爾——“將今論古”的好地方

曲流河沉積模式及成因機制

我們在自然界中經常能看到曲流河,在它彎曲的河道中,河水受慣性作用在凹岸產生壅水現象,形成兩側水位不等高的現象,就會產生勢能差,在橫斷面上,水體兩側受到不相等的壓力作用,使得河水底部水流從凹岸流向凸岸,在這一過程中,河水相應的就會侵蝕凹岸,將凹岸的侵蝕掉的沉積物搬運到凸岸,從而沉積下來,而在侵蝕沉積的過程中,水流的能量也是不斷降低的,因此相對較重的、粗的顆粒先沉積下來,最後泥質的顆粒在最頂層,在多次侵蝕多次沉積的過程中,河道越來越彎曲,沉積也越來越寬,就形成了下粗上細的垂向沉積。

伊敏河發源於大興安嶺蘑菇山北麓,自南向北流,縱貫鄂溫克族自治旗,穿過海拉爾市區,於海拉爾市北山下匯入海拉爾河。鄂溫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鎮伊敏河處於氾濫平原下游,發育廣泛的曲流河,從呼倫貝爾市伊敏河鎮伊敏河現代沉積衛星圖片可以看出,這裡的曲流河是非常發育,河谷也很寬,河道側積形成點壩,河流多次的改道、廢棄,形成了現今的地貌特徵。並透過多處地點觀測,對它的沉積特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呼倫貝爾——“將今論古”的好地方

鄂溫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鎮伊敏河現代沉積衛星圖片

1、伊敏河廢棄點壩沉積

葦子坑嘎查西南的伊敏河廢棄形成的點壩和廢棄河道沉積,廢棄河道已基本填平,河道寬度約45米,點壩約550m×350m,凸岸凹岸落差2m,點壩內部見寬度約15米的小型高彎度曲流河衝涮形成的廢棄河道。參考現在的伊敏河,該處廢棄河道已充填1。5米-2米。

觀察點廢棄河道微具有從凹岸到凸岸呈現出黃草→綠草→黃草的植物分佈特徵,綠草部位生長喜水植物,部分位置水體未完全乾涸,為伊敏河未廢棄前的主流線位置,最晚廢棄。

呼倫貝爾——“將今論古”的好地方

葦子坑伊敏河廢棄河道和點壩沉積

呼倫貝爾——“將今論古”的好地方

葦子坑伊敏河點壩內部小型曲流河廢棄河道

呼倫貝爾——“將今論古”的好地方

葦子坑伊敏河廢棄河道微地貌特徵

2、葦子坑河小型曲流河道沉積

在葦子坑河小型曲流河道沉積設定了3個觀察點。觀察點1處為枯水期小型河道沉積,河水滿岸河寬14m,河深1。8m;挖取了0。2m深度探槽,可見河水,巖性以黃色中-細砂岩為主,頂部覆蓋有0。05m厚腐殖層。

觀察點2處挖取的探槽可觀察到黃色細-粉砂岩中發育黑色泥質沉積,黑色泥質沉積為泥質薄層及細紋互層沉積,傾向近南東向,證實小型彎曲型河流曾發生側積作用;但側積方向與現今河道流向矛盾,推測探槽處側積為早期河道沉積,與現今河道無關。

觀察點3位於小型廢棄河道內,挖取0。7m深探槽,底部見水,未見到河道砂岩沉積。透過探槽觀察到廢棄河道主要為黑色泥岩沉積,顯示廢棄時間較長;中間夾0。03m厚黃色粉砂岩、泥質粉砂岩,為河道廢棄後漫積產物。

呼倫貝爾——“將今論古”的好地方

伊敏河鎮葦子坑河小型曲流河道衛片及觀察點1沉積特徵

呼倫貝爾——“將今論古”的好地方

觀察點2、觀察點3點壩砂體沉積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