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泰坦尼克號,外國揭露了許多發生在船上的秘辛,讓人憤怒

在那部經典的《鐵達尼號》中,我們看到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

在生離死別之際,老船長選擇了與“鐵達尼號”相同的命運;

勇敢的牧師在混亂的人群中呼籲“婦孺優先”的口號;

父親在親吻了孩子後將她送上了救生艇。

真實的泰坦尼克號,外國揭露了許多發生在船上的秘辛,讓人憤怒

“鐵達尼號”事件距今時隔百年,近期外國媒體揭露了許多發生在船上的秘辛,引人深思。

“鐵達尼號”的船東白星航運公司的董事伊斯梅在沉船期間的表現飽受詬病,在“鐵達尼號”即將沉入大海時,伊斯梅竟恬不知恥地擠上一艘“婦孺優先”的救生艇,逃過一劫,這一行為也讓他揹負了百年罵名。關於伊斯梅究竟是如何逃生的,不同的目擊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分辨哪個版本是真的了。

有些目擊者見到,第一艘救生艇下水後,伊斯梅悄悄地混上小艇;有些目擊者則稱,伊斯梅並不是悄悄溜上小艇,而是堂而皇之地擠到人群前,掏出手槍恐嚇眾人,獲得了登艇的資格。伊斯梅本人則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在登上救生艇時,“鐵達尼號”甲板上的人員已全部撤離。伊斯梅向公眾撒了謊,既然甲板上空無一人,難不成遇難的一千五百人全部在船艙中嗎?顯然這是不成立的。

真實的泰坦尼克號,外國揭露了許多發生在船上的秘辛,讓人憤怒

然而,伊斯梅的罪惡遠不止如此。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這艘當時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輪船,為什麼只配備了區區十六艘救生艇呢?

相傳,“鐵達尼號”沒有配備足夠的救生艇也是伊斯梅從中作怪。在出航之前的公司會議中,有人提議在“鐵達尼號”上配備更多的救生艇,以備不時之需,然而伊斯梅卻拒絕了這一提議,並表示:“這艘輪船的安全性很高,根本不需裝載救生艇,否則甲板上亂糟糟的,太不美觀。”

除此之外,在輪船來到冰山區域時,船長曾試圖降速行駛,但伊斯梅命令船長保持全速,以至於釀成大禍。

之所以伊斯梅覺得“鐵達尼號”的安全性非常高,甚至認為這艘船的航行生涯中絕不會沉沒,是因為伊斯梅覺得“鐵達尼號”配備的無線電傳輸系統非常先進,哪怕船隻出現故障,也能第一之間呼叫其他船隻進行救援。

然而,在事故發生當晚,船上的通訊裝置失靈,根本無法接收外界的訊息。在輪船抵達冰山區之前,其他船隻已經向“鐵達尼號”發來了預警資訊,希望“鐵達尼號”及時規避危險。然而,在駛入冰山區後,“鐵達尼號”上的通訊裝置才恢復工作,錯過了其他船隻發來的預警資訊。

在事故發生後,雖然“鐵達尼號”及時向其他船隻傳送了求救訊號,但由於“鐵達尼號”位於冰山區,所以救援船根本無法第一時間駛入事故現場。

真實的泰坦尼克號,外國揭露了許多發生在船上的秘辛,讓人憤怒

只有在生死存亡的關頭,那些隱藏在人群中的混蛋才會露出自私自利的嘴臉,而英雄則會挺身而出。

富豪古根海姆帶著自家的傭人、司機乘坐了“鐵達尼號”,在事故發生時,古根海姆來到甲板上,當他看到救生艇無法承載所有人時,他默默地返回船艙,回到自己的房間,穿上晚禮服,像個紳士一樣迎接死亡。據倖存者稱,古根海姆在臨終前說:“我已經穿上了最華麗的晚禮服,做好了像紳士一樣沉下去的準備。倘若這艘船真的沉沒了,希望幸存者能轉告我的妻子,我在臨死前盡到了應盡的責任。”

六十三歲的貴婦人斯特勞斯是梅西百貨創始人伊斯多的夫人。按照“婦孺先行”的原則,斯特勞斯原本有機會登上救生艇獲救。然而,斯特勞斯卻放棄了近在咫尺的八號救生艇,轉身回到丈夫身邊,對丈夫說:“既然這麼多年,我們始終相守,接下來不論你去到哪裡,我都會跟著你。”隨後,斯特勞斯將珍貴的“求生權”送給了女傭,讓她坐上了救生艇,並將自己的毛皮大衣送給女傭,對她說:“以後我用不到這件衣服了。”老夫老妻坐在甲板上,平靜地看著席捲而來的巨浪,安之若素地迎接宿命。

說起“鐵達尼號”上地位最尊崇的人,莫過於阿斯德先生了。在登船之前,他已擁有超過八千萬美金的資產,加上他的發明專利,阿斯德的身價過億。可以說,阿斯德是“鐵達尼號”上最富有的富豪。事故發生時,他帶著身懷六甲的妻子瑪德琳來到救生艇前,將妻子送上救生艇。隨後,阿斯德詢問了救生艇旁的水手,自己可否陪同妻子一起登艇,水手錶示只有婦孺有資格登艇後,阿斯德與妻子告別,來到甲板上安靜地坐好,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像個紳士一樣,沒有半點失態。

相比於其他英雄,二副萊托勒要幸運得多,至少他在這場事故中生還,成了英雄中唯一的倖存者。作為二副,萊托勒始終堅守在崗位上,直到事故發生,萊托勒第一時間脫離崗位,疏導船上的婦孺離開。萊托勒並不是乘客,所以他非常清楚就算所有救生艇滿載,也不能承載所有乘客。因此,船員在勸說萊托勒登船時,萊托勒嚴詞拒絕登艇。在整理最後一艘救生艇時,萊托勒被席捲而來的浪頭捲入大海,與“鐵達尼號”沉入海中。

不過,萊托勒沉入海中後,奇蹟發生了。

“鐵達尼號”的引擎爆炸,氣浪將萊托勒託回海面,萊托勒立即抓住一艘已被打翻的救生艇,與其他三十人抓住傾覆的小艇,向上帝祈禱。最終,萊托勒在冰寒的海水中熬了過來,成了最後一批獲救的生還者。

真實的泰坦尼克號,外國揭露了許多發生在船上的秘辛,讓人憤怒

很多人對“鐵達尼號”婦孺優先的口號提出質疑,筆者認為這種質疑是有原因的。

從倖存者逃生前所處的船艙來看,僅有頭等艙、二等艙的婦女兒童得到了優先登艇逃生的資格。

美國新澤西州州立大學教授波普諾在《社會學》中指出:“不幸的是救生船不夠。儘管很多人遇難,但乘客注意遵守‘優先救助婦女兒童’的社會規範,使得英國公眾和政府面對這一巨大災難,可以找到一些安慰。”波普諾給出了一組倖存者資料,乘客中近七成的婦女得以逃過一劫,而男乘客的生還率僅有17%。從這組資料來看,乘客們基本奉行了“婦孺優先”的原則。

不過,波普諾接下來又給出了一組各船艙乘客生還率的資料,十分耐人尋味。在所有乘客中,頭等艙的生還率為60%,二等艙的生還率為44%,三等艙的生還率僅有26%。相比之下,三等艙兒童的生還率竟比頭等艙男乘客的生還率還低。

我們知道,頭等艙的乘客都是社會上流,二等艙的乘客多為中產階級或小商人,三等艙中則是貧窮的移民。顯然,“婦孺優先”這一原則的優先順序低於金錢和地位。波普諾十分中肯地總結了當時的“逃生順序”:在“鐵達尼號”上,頭等艙及二等艙的婦孺優先。

事故發生後,百星公司對外界表示,三種不同艙位乘客的生還率差距很大還有另一種客觀因素。

首先,“鐵達尼號”與其他的輪船一樣,大部分救生艇都在頭等艙和二等艙附近,這種安排是為了讓上層人士及中產階級人士安心。在當時,幾乎所有的輪船都是這樣設計的。因此,在安排逃生順序時,其實是遵照“就近原則”來進行的,並不是外界盛傳的“婦孺優先”。至於當時船上的紳士們做出如此大的犧牲,完全是他們的“個人選擇”,這是一種強者對弱者的關照。

真實的泰坦尼克號,外國揭露了許多發生在船上的秘辛,讓人憤怒

僅拿出一組“鐵達尼號”兒童乘客的生還資料:

在頭等艙、二等艙中,總共有三十二名兒童乘客,在事故中僅有一名兒童遇難;在三等艙中有七十五名兒童乘客,在事故中五十五名兒童遇難。

在蒼白的資料面前,白星公司給出的說法頗為無力。頭等艙、二等艙中的遇難者之所以未能獲救,大部分都是因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堅信“鐵達尼號”永不沉沒的傳說,認為自己在船艙中十分安全;第二種是在等待家人時錯過了登艇時機。反觀三等艙中的倖存者,其中大多數都是在跳海後才搭上救生艇,而不是在跳海前被安排登艇。

生還者被轉移到“卡帕西亞”號上時,根本沒有絲毫生還的喜悅,他們意識到在自己的親人朋友中,有人已經與自己天人兩隔。倖存者們或哭喊著親人朋友的名字,或躺在甲板上失魂落魄。

“鐵達尼號”事件告訴我們,再多的資金,再聰明的設計師,再高的安全係數也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事物。在這起悲劇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人性光輝與醜惡的兩面,這兩面的巨大反差令人唏噓。

參考資料:

【《泰坦尼克號沉在哪裡,泰坦尼克號為什麼會沉》、《泰坦尼克號生還者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