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種業振興面臨三大“卡脖子”問題,怎麼辦?

種業“卡脖子”,更多是技術創新“卡脖子”。種業振興本質上是種業科技創新提升的問題

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解決好創新主體錯位問題,融合協同好各方創新要素,成為種業振興的重要課題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尚前名

作為農業的“晶片”,種業正成為新的風口。

據悉,《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有望近期印發實施。這是繼1962年出臺《關於加強種子工作的決定》後,從中央層面再次對種業發展作出重要部署,被業內視為中國種業的第三次系統性改革升級。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種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我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對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作出重要貢獻。

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種業發展仍面臨不少短板與挑戰。

近日《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在湖南長沙參加嶽麓種業峰會時瞭解到,我國種業發展面臨三大“卡脖子”問題:

一是種質資源“卡脖子”,如瘦肉型豬和白羽肉雞商業化程度低,大豆、油用豆大量依賴進口;

二是生物編譜技術專利“卡脖子”,在生物編譜技術儲備上與先發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商業化程序緩慢;

三是分子育種關鍵裝置和試劑耗材“卡脖子”,關鍵裝置和試劑耗材基本依賴進口,導致科研成本高,制約品種創新效率。

“所謂種業‘卡脖子’,主要不是供應鏈的‘卡脖子’,更多是技術創新‘卡脖子’。”採訪中,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毛世平談到,種業振興本質上是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

瞭望 | 種業振興面臨三大“卡脖子”問題,怎麼辦?

2021年10月20日,在遼寧省鐵嶺市鐵嶺縣新臺子鎮西三家子村,萬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機械化收割現場  楊青攝/本刊

  夯實種業振興基礎

相較於發達國家,我國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仍較突出。典型表現之一就是種質遺傳基礎相對狹窄,能有效利用的資源貧乏。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種質資源是種業創新的源頭。唯有實現優良品種的自主可控,中國種業才能彌補軟肋。在專家看來,我國種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首先是種質資源引進挖掘不夠。目前,我國擁有52萬份農作物種質資源,居全球第二。但其中地方品種、野生種質和國外種質等數量明顯偏少,且主要儲存在科研單位和企業。與此同時,入庫種源只有10%左右完成精準鑑定,獲得育種應用,其餘大部分處於沉睡狀態。作為對比,美國約四分之三的種質資源來自全球,企業是種質儲存、鑑定、利用的主體,實現了資源充分利用。

因此,下好種業振興先手棋,迫切需要進一步保護好、利用好種質資源。

自2021年3月起,我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農作物、畜禽、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參與人員最多的普查,計劃利用3年時間,全面完成農作物、畜禽和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摸清全國農業種質資源種類、數量、分佈、主要性狀等家底。

記者瞭解到,新的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於2019年初在中國農科院開工建設,設計儲存容量150萬份,儲存能力位居世界第一,計劃今年建成。新庫將與現有的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一起,構建系統完整的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儲存、鑑定評價、創新研究和開發利用體系,為我國種業持續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提供豐富的核心材料。

“不論是以矮稈資源利用為標誌的第一次‘綠色革命’,還是利用‘野敗’型野生稻資源育成雜交稻的巨大成功,都說明作物育種的每一次突破,均離不開優異種質資源的發掘利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長錢前說,農作物種質資源已經成為種業競爭的焦點,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是打好種業翻身仗的第一仗。

  提升協同創新合力

在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鄧小明看來,我國種業創新工作存在“四重四輕”現象:一是重眼前需求輕長遠規劃,長期系統佈局不夠;二是重品種審定輕場景應用,產業導向不明;三是重專案實施輕體系建設,資源配置不優;四是重種子創新輕種業創新,全鏈條創新不足。

“最大的短板之一是創新要素分散、開放協同薄弱。”鄧小明談到,這集中體現在產學研用對接難、專案基地平臺人才融合難、協同創新跨界難和社會資本資源進入難等四大難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鬍培松表示,我國種業長期存在的問題是企業規模小,組織化程度較低,全國種業年產值約1200億元,卻容納了數千家種業企業。

“小而散”的現狀,不僅妨礙了我國種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也制約了其承接產業化開發的能力。

目前,我國育種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80%以上的新研發品種來自於這些機構。但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及成果是以職稱評審和透過審定為導向的,與企業產業化目標存在偏差,企業與科研機構、政府等的政產學研合作較為鬆散,對產業的支撐與貢獻度不夠。

如何更好實現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解決好創新主體錯位問題,融合協同好各方創新要素,成為種業振興的重要課題。

記者瞭解到,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近年來著力推動構建“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重點聯絡高校、院所、園區、示範縣市、鄉鎮、村、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科技特派員、法人單位以及新型研發機構等農業科技創新10個方面的主體各10個單位,試圖透過這些主體和載體的聯絡,共同探索構建技術研發供給。

“包括種業創新在內的農業科技創新,不能僅僅是個體的單打獨鬥,必須更多依靠系統化、體系化的力量統籌推進,才能讓農業更好地插上科技的翅膀。”鄧小明說。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更好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是提升我國種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向。

當前我國種業企業創新能力不足,除了因體量小所帶來的能力不足,還包括因“不敢”創新所帶來的意願不足。之所以“不敢”,一個重要原因是長期以來我國種業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夠,種業侵權事件特別是同質化、仿種子以及套牌侵權屢禁不止。

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測試中心審查員鄧超介紹,截至2021年6月底,共受理申請農業植物品種保護43112件,其中2020年受理申請7913件,同比增長12。5%,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

“種業創新的最大難題就是智慧財產權保護,障礙根源在種質資源的流失和被竊。”採訪中,有業內專家直言,離開強有力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種業創新可望而不可即。“現在很多企業都要靠買種子而不是靠創新驅動發展,還是要從源頭上解決這個問題。”

不久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迎來了第四次修改,修正草案明確,“實質性派生品種可申請植物新品種權,並可以獲得授權”,但對其以商業為目的利用時,“應當徵得原始品種的植物新品種權所有人的同意”。這也意味著,此後改良、修飾他人的育種成果,需要當事人同意並分享惠益。

全國農技中心主任魏啟文表示,此次修訂種子法,擬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讓我國的植物育種保護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同步,這對激勵育種原始創新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