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城門樓上,一塊“破磚”500多年無人敢動,它有何傳說!

萬里長城最東端,是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而最西端的嘉峪關,則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地處河西咽喉之地,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要塞,是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來到嘉峪關,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大漠豪情,彷彿回到了金戈鐵馬的時代。

嘉峪關城門樓上,一塊“破磚”500多年無人敢動,它有何傳說!

明朝初年,朱元璋將元軍打退至塞外,但是元軍殘部不死心,經常騷擾明朝邊境。洪武五年,大明軍隊三路齊出征伐元軍殘部。徵西將軍、宋國公馮勝,率西路大軍,在甘肅附近大敗蒙古軍隊,班師還朝時途徑嘉峪塬西麓。馮勝見此地地勢險要,回朝後,向朱元璋建議修築嘉峪關,朱元璋批准。自洪武五年(1372年),嘉峪關距今已有近650年的歷史。

早期的嘉峪關,並沒有巍峨的門樓,一直到了正德年間,武宗朱厚照命人擴建嘉峪關,並在嘉峪關城門之上修建巍峨雄偉的城門樓。不少朋友都去過嘉峪關,眼尖的朋友或許會發現,嘉峪關西甕城門樓的後簷臺上放著一塊磚,孤零零地,顯得有些突兀。很多人不免疑問:“這塊磚是建築垃圾嗎?為何工作人員不把磚清走呢?”

嘉峪關城門樓上,一塊“破磚”500多年無人敢動,它有何傳說!

其實這塊磚可不是垃圾,而是非常稀有的寶貝,是塊“古董磚”,已經在那裡放置了500多年!要是被誰“處理”掉,怕是要給個“毀壞文物”的罪名了,而且這塊磚還有個挺傳奇的故事。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大明王朝派人修建嘉峪關,主要的負責人是兵備副憲李端澄和校尉郝空。李端澄釋出告示,廣招能工巧匠。一名叫做易開佔的工匠前來應聘,他精通九九演算法,以及古建築設計、用料計劃核算,類似現在的建築設計師。

嘉峪關地處甘肅沙漠地帶,舉目望去,遍地黃沙,建築所的城磚都是在外地特製的,由專人燒製、運送、檢驗,要求非常高,需要從幾百裡外運輸過來,成本很高。李端澄不清楚需要多少塊磚,擔心運得多了,還需要將多餘的磚再運回去,如此以來,需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工程本身預算就不足。

嘉峪關城門樓上,一塊“破磚”500多年無人敢動,它有何傳說!

易開佔按照比例繪製出建築設計圖,經過詳細計算,算定此工程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城磚。負責施工的校尉郝空,此人心胸狹窄,比較貪財,他絞盡腦汁想撈點油水。易開佔精準算出了材料數目,郝空無法撈到好處,心中大為不滿,便有意為難易開佔,暗中藏起來一塊磚。

嘉峪關馬上就要竣工之時,工匠發現少了一塊磚,就讓制磚廠又送了一塊過來。嘉峪關順利完工,恰好用了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城磚。但此時,郝空拿出了那塊被他藏起來的城磚,悄悄放在西甕城門樓後的簷臺上,想以計算不準為由懲治易開佔,砍頭倒不至於,找個藉口剋扣工錢才是真的。

嘉峪關城門樓上,一塊“破磚”500多年無人敢動,它有何傳說!

結果易開佔不慌不忙:“大人有所不知,此磚乃神仙所賜的‘定城磚’,可保此城無虞,若無此磚,此關不保!”郝空一聽傻眼了,還真的不敢動這塊磚了,萬一城牆真的塌掉了,他是肯定要掉腦袋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們只得給足了工匠的工錢。這塊磚從此便被留在了嘉峪關西甕城門樓後簷臺上,成為“定城磚”。

為何到了現代,這塊磚一直也沒人敢動?第一因為放磚的位置很高,嘉峪關內牆高9米,垛牆1。7米,總高10。7米。也就是說“定城磚”處在兩三層樓高的位置,誰會閒著沒事幹,爬那麼高去挪動一塊磚?第二嘉峪關已經是一個旅遊景點,因為這塊磚頗有來歷,放在那裡增添了很多神秘感,很多人都會去看。

“定城磚”見證了古人精緻的建築工藝、嚴謹的建築施工流程、易開佔高超的設計預算能力,體現了睿智、堅韌的大國工匠精神,是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讚美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