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名字”走上餐桌,未曾瀕危,也非植物,卻成一級保護植物

對於中國人來說,餐桌上的美食永遠都是難以抵抗的誘惑,而且各個地區的飲食習慣不同,大家所喜愛的食材也有很大差異。而且很多食材的名字都有非常美好的寓意,代表著大吉大利,就更受人們喜愛了。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髮菜,正是因為它的名字才走上了餐桌,雖然不是植物,但是卻成為了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曾因“名字”走上餐桌,未曾瀕危,也非植物,卻成一級保護植物

叫髮菜的食材有幾種,但比較出名的髮菜,學名叫髮狀念珠藻,如今在市場上已經很難見到,這種食材比較特殊,外形很像人們的頭髮,又細又長,烏黑鋥亮,也正是因此,它才得名髮菜。早在漢代開始,人們就已經食用髮菜了,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時間。

髮菜這個名字非常好,諧音即為發財,寓意好,也正是因為這個名字,讓原本只是西北地區的一種野菜,走上了南方的餐桌,成為了紅極一時的熱門菜品,其中主要是在南方走紅,越來越多的人購買,市場需求大增,而且價格也一直在漲,一斤幾百元,引發了野蠻採挖。

曾因“名字”走上餐桌,未曾瀕危,也非植物,卻成一級保護植物

乍一聽髮菜這個名字,會覺得它是某種沒見過的植物,哪怕是知道它的學名——髮狀念珠藻,也難以理解它不是植物的本質。不過它也和其它的藻類有相同之處,可以獨自進行光合作用,這一點倒是和植物很像。其實發菜的野生資源比較豐富,尤其是到了季節,生長數量龐大,並未瀕危,又為什麼會被列為保護植物呢?

曾因“名字”走上餐桌,未曾瀕危,也非植物,卻成一級保護植物

這和髮菜的生長環境有很大關係,髮菜具有藻類的生長特性,它要和其它草類共生。野生的髮菜多長在高海拔地區,乾燥且貧瘠的土地上,這些地方生態環境本就脆弱,人們野蠻採挖髮菜的時候,會破壞植物,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髮菜的體型小,重量輕,摻雜在草裡,農民挖髮菜,就要將草一起除掉,挖到一兩重的髮菜就要破壞16個足球場的面積,進一步加劇土地沙化,為了保護環境,髮菜被禁止採挖、收購、銷售、加工。

曾因“名字”走上餐桌,未曾瀕危,也非植物,卻成一級保護植物

髮菜屬於菌類,但由於目前受保護的基本都是植物和動物,沒有單獨的菌類,所以髮菜就被歸納為了植物類,成為了一級保護植物。野生的髮菜不能挖,但是消費者對這種食材很是鍾愛,如果真的因此吃不到髮菜,估計很多人都會非常失望。好在現在已經有其他海藻類(髮菜)在市場上出現,這種髮菜生長在海里更易栽培,如今人工養殖早已經開始,而且成功的例子越來越多,每年還有不少農民加入,如今在市場上依然能夠買到髮菜,只不過不是野生的而已。

曾因“名字”走上餐桌,未曾瀕危,也非植物,卻成一級保護植物

其實野生的髮菜和人工培育的(海藻)髮菜在味道和口感上十分相似,這種食材蛋白、鈣、鐵等營養元素含量高,脂肪卻很少,很符合現在人們的飲食觀念。髮菜的味道鮮美,烹飪方法也比較多樣,可涼拌,可清炒,可燉湯,滋味各不相同。髮菜寓意好,味道鮮,但是顏值卻不高,就像人們黑色的頭髮絲一樣,顏色不好看,所以在烹飪的時候要講究一下食材的搭配,色香味俱全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