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機制之二——特化

1。特化是隔離機制的進一步隔離化,是對特定環境的適應。一個處於特化機制下的民族,它所生存的自然環境,範圍更小,條件更加惡劣,與外界交流更加孤立、封閉,甚至是完全的隔絕。特化的民族一般人口數量和密度更少,血緣的聯絡和地緣的聯絡是他的基本社會性特徵。特化的民族人口一般在幾千至幾萬人之間。特化的民族在精神意識上更趨於保守、封閉,對外界的資訊更難於接納,他們有自己強大的無形的保護網,維護著本民族精神、意識的獨特性,保護著民族的延續。特化民族的生存、繁衍功能特別突出而其它機能卻多數退化了。

2.特化的民族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一般都有幾項特異的技能

。特化的民族生存的範圍更小,自然環境更加的惡劣和特殊,一個特定的自然環境,必然適應出民族的特定的生存技能,如愛斯基摩人的獵熊和生吃熊肝,蒙古國圖瓦族人的以飼養馴鹿為生,中國東北鄂溫克人的製作魚皮衣等等。這些都是對特定自然環境的特定適應。

3特化的民族一般都極其原始,不但一些民族在進入階級社會民族化階段陷入特化,成為特化民族,而且有一些還處於部族或部落的狀態。他們可能是氏族社會的遺存,是氏族社會血族的特化。曾報道在亞馬遜原始森林裡借用直升機新發現一個尚處於用弓箭的部落,應該說他們都是原始隔絕的特化現象。因此,特化的民族一般都處於階級社會早期的奴隸社會或更早的氏族社會階段。

4。中國典型的特化民族如東北額爾古納河流域和大小興安嶺的

鄂溫克族和鄂倫春族

,他們居住在氣候寒冷、森林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另外如生存在中國雲南一山隔一水的橫斷山脈區域的如阿佤山中心的

佤族

,布朗山上的

布朗族

,西雙版納攸樂山的

基諾族

等等。這裡的環境都是隔絕狀態的山峰、谷地,人們從事原始農業的刀耕火種生活。

5。特化的民族一般都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都曾承受著歷史上的不公正的階級性待遇。一旦社會歷史程序從自然環境和社會性上解除了特化的條件,慢慢地他們都會趕上時代步伐。當代的鄂溫克族和鄂倫春族在政府幫助下遷出了森林,特化的機制也就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