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朱棣與永樂北征,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的失利

俗話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上每一次的分分合合幾乎都伴隨著戰爭與殺戮。

能夠終結這種動亂,締造新的和平穩定政權的無不是擁有大智慧者。他們或出身草根,或生於門閥世家,但能成就大業都離不開其本身的強大能力,如我們後世熟知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

和唐宗宋祖比起來,明成祖朱棣北征蒙古的故事顯得不是特別的突出。但是實際上,朱棣在位期間對蒙古的征討對整個明朝統治前期北方邊境的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蒙古內部情況

明朝建立之後,殘存的蒙古勢力追溯元順帝逃回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北元政權。

此時的蒙古早已是今非昔比,再次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位於遼河流域一帶的兀良哈人選擇了歸附明朝,而其他的蒙古諸部經過多年的混戰,形成了兩個大的敵對勢力,一個是位於草原中部的韃靼,另一個則是位於草原西北的瓦剌。

韃靼是蒙古正統勢力,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後裔,與中原王朝的來往較為緊密;而瓦剌則是一個古老的草原部族發展起來的新興勢力,在歸附成吉思汗之時只有四千部,元末時回到草原發展,成為了草原之上不可或缺的一股強大勢力。

這一對沒落貴族和後起之秀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一直在草原上相互征伐,互相敵視。但是由於兩部的實力位於伯仲之間,所以誰也沒有能力完全吞併掉另一方。這樣一來,兩個部族之間的爭鬥就給了位於中原的明朝以可乘之機。

被無視的朱棣

明成祖奪取天下之後,一方面鞏固內政,派出鄭和率領船隊出使;另一方面南下佔領了安南地區,對北方的蒙古則採取了通好的政策。

他在繼位的前六年不斷遣使蒙古,但是當時的蒙古大汗毫不領情,反而頻頻南下犯邊,還扣留了明朝使節,朱棣屢次至書蒙古,措辭一次比一次激烈,還伴隨著大規模的賞賜,遣返了很多蒙古的戰俘,希望能夠以此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可是還沒有等到蒙古方面的迴應,不久之後,蒙古大汗就被手下的大臣阿魯臺謀害了。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當時蒙古政局動盪,有的時候一年之內甚至會連續更換數位可汗,導致當時就連密切關注蒙古動向的明朝君臣有些時候甚至都不清楚新任大汗的名字。

這些大汗無一例外都是權臣的傀儡,一旦出現了更合適的人選,大汗馬上就會被害死,換成一個更適合,更方便控制的人繼位,而權力則一直牢牢掌握在權臣的手中。這一次阿魯臺擁立了從帖木兒汗國流亡歸來的忽必烈的正統後裔本雅失裡繼承汗位,而自己則就任太師,開始圖謀恢復蒙古帝國的榮耀。

朱棣在永樂七年三月,特意派遣一位曾經出使過帖木兒汗國的給事中郭濟攜帶禮物、書信、戰俘等等前往韃靼請求通好,但是三個月之後,傳來了郭濟被本雅失裡殺害的訊息。

朱棣聞言大怒,開始準備北伐徹底消除北方的威脅。一個月之內,朱棣調集了十萬重騎兵,由老將丘福統率,北伐蒙古。但是由於丘福輕敵冒進,導致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連丘福在內的五名主將全部戰死。

訊息傳回北京,朱棣更加怒不可遏,此時他環顧左右,朝堂之上沒有一個能讓他放得下心的將領能夠擔此大任,於是他決定御駕親征。

明軍的黑科技

永樂八年二月初十,朱棣帶大軍從北京出發,對外號稱五十萬,浩浩蕩蕩向漠北殺去。

丘福的慘敗讓明軍進一步瞭解了韃靼軍隊的實力,蒙古軍中的步兵數量越來越少,逐漸退化為了純騎兵部隊,而明朝又對韃靼實行戰略物資禁運,嚴禁鐵製品流入韃靼,所以蒙古軍中裝備奇缺,重騎兵在軍中的比例驟減。這樣的情況下韃靼人逐漸發展出了新的作戰模式:以使用遠端武器的輕騎兵為主力。而明軍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訓出一支同樣精於騎射的輕騎部隊,所以明軍訓練出了大量使用遠端武器的步兵來對付韃靼,這樣一來明軍北征的部隊中應運而生了兩個新的兵種:神機營和蹶張弩。

神機營主要使用火銃等管狀火器在遠距離攻擊敵人,使用火器不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士兵在戰場上的續航能力也更強,當時的明軍還採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三段式射擊法:第一排射擊,第二排瞄準,第三排裝彈,迴圈往復,可以使火力更加密集,這比日本戰國時期織田信長的三段射擊法足足早了一個世紀。而蹶張弩則可以在蒙古騎兵的射程之外攻擊遠方的敵人,兩個兵種配合使用能夠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小試牛刀:輕易的勝利

裝備精良的明軍在舉行了大閱兵之後雄赳赳氣昂昂地開始向北方進軍,開向大草原進發,行軍方式也格外謹慎,每過十天的行程就要建設一座營寨,打井取水,囤積糧草,一旦前線補給不足,馬上可以供應。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終於在那一年的五月初一到達了大漠腹地臚朐河,不久之後,先頭部隊在五月初八俘獲了兩名韃靼間諜。經過一番審問,明軍得知敵情已變:韃靼再次內亂了。原來得知了明軍到來的訊息之後,韃靼高層內部爆發了內訌,大家爭論的不是該如何抵抗,而是該往哪裡逃跑。大汗本雅失裡主張向西投靠瓦剌,而太師阿魯臺則主張向東聯合兀良哈人。

按理來說本雅失裡和阿魯臺的關係應該十分要好才對,兩人一同篡位,一塊征戰,怎麼會爆發矛盾呢?早在明軍到來之前,阿魯臺就曾經率軍攻打過一次瓦剌,結果被瓦剌打得大敗,丟盔卸甲,所以他本人絕不願意向瓦剌請求支援;而對本雅失裡來說,已經歸順了明朝的兀良哈人顯然更加危險。在誰也不能說服誰的情況下,二人選擇了分道揚鑣,各自分頭逃亡。

朱棣在審問韃靼間諜之時,本雅失里正逃往斡難河方向,得知這一訊息的朱棣馬上分兵,將主力留在臚朐河一帶,自己則輕率精兵攜帶二十天的口糧,前往追趕本雅失裡。快馬加鞭追了十三天之後,明軍在斡難河畔遭遇了韃靼部隊,戰鬥的結果毫無懸念,韃靼軍大敗,本雅失裡只帶著七騎突圍,最終在流亡途中被瓦剌殺害。

朱棣與主力匯合之後,派兩員大將南返繼續追擊韃靼殘兵,而自己則率領大隊人馬東進,搜尋阿魯臺的蹤跡。六月初八,明軍在額爾古納河一帶發現了韃靼軍主力。韃靼人沒有輕易接近明軍,而是繼續向山谷方向撤退,一直到了一個叫九龍口的地方,雙方開始交戰,明軍配備了弓弩火銃的遠端步兵果然對剋制韃靼軍的輕騎兵有奇效,一時之間箭如雨下,很快就壓制住了瓦剌軍。朱棣親自率領騎兵出擊將韃靼軍殺得人仰馬翻,韃靼軍一路潰敗,明軍一路追擊了百餘里,沒有能夠活捉阿魯臺,只得暫時收兵回營。

在這之後,明軍又連續追擊了六天,最後由於大漠中補給困難才在六月十四班師。因為明軍遠距離追擊,沒有按原路返回,所以出兵時準備好的水源和後勤全都沒有用上,軍中缺少水源,反倒給明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北征的後續: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的失利

明成祖北征蒙古一共五次,第二次則是攻打瓦剌,依然輕而易舉地將其擊敗。後面的三次北征都是為了追擊逃跑的韃靼首領阿魯臺,但都沒有如願以償。

而這段三徵漠北的歷史卻被明朝人過高的評價了,認為朱棣的武功遠邁漢唐,曾經隨軍的將領更是大加讚頌,聲稱這是為華夏子孫開闢了萬年的基業。

可惜事實並不遂人願,第五次北征之後僅僅維持了二十五年的和平,瓦剌再次崛起並一舉深入明朝腹地,爆發了舉世震驚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瓦剌兵峰直指北京城下,在為難關頭幸虧于謙等人挺身而出,才避免了明朝的提前滅亡,不過這已經是後話了。

縱觀中華歷史,中國北方邊患的平定歷來都是以戰促和,漢唐等政權都是嚴格遵循這一定律。而永樂一朝則恰恰相反,選擇了先促和,後開戰的戰略方針,這無疑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

在軍事上擊敗敵人後,明朝並沒有選擇徹底地解決邊患問題,這也導致了明朝和蒙古的戰爭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才算真正結束。而永樂一朝南征北戰,軍隊從朱元璋時期的一百五十萬人擴充到三百一十萬人,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對國家財政的壓力非常之大。所以朱棣北征的必要性顯然是存在較大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