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什麼什麼望眾登飛來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什麼什麼望眾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不畏浮雲遮望眼

這首詩是王安石30歲時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借登飛來峰抒發胸臆,寄託壯懷。

首句點題。唐宋時寶林山上有應天塔,俗稱塔山,古代傳說寶林從琅琊郡東武(今山東諸城)飛來,所以又稱飛來峰。尋,古代長度單位,8尺為一尋。“千尋塔”是虛寫,言其高。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

不畏浮雲遮望眼

承句用典,《玄中記》雲:

“桃都山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隨之。”

雖是鋪墊之筆,亦不可等閒視之。

轉句“不畏”二字氣勢奪人。“浮雲遮望眼”,用典。古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 “不畏浮雲遮望眼”,既是寫現實之景,更是表達出一種豪情壯志。

不畏浮雲遮望眼

結句承三句而來,點明“不畏浮雲。”的原因,是因為“身在最高層”,登高望遠,似覺大地萬物盡收眼底,有高瞻遠矚的氣概。“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點睛之筆,正在結語。是絕妙情語,亦千古名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展示了政治家撥雲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

不畏浮雲遮望眼

這首七絕,起、承、轉、合一氣呵成。詩人借登山之感,抒發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和豪邁氣概。所以這首詩可以看作是王安石改革的政治宣言。《登飛來峰》既有形象,更有哲理,是宋詩理趣詩中的名篇,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所傳誦。對胸懷大志、立志改革、有所作為的人來說,讀這首詩,能起到鼓舞和激勵的作用。

不畏浮雲遮望眼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慶曆二年(1042)中進士,做過知縣、知州、提點刑獄等10餘年地方官。宋神宗時兩度為相。推行一系列新法,史稱“王安石變法”。晚年退居金陵(南京),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辯理深透,筆力雄健。詩歌成就更大於文,瘦硬清峻,意新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