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冠蓋如雲的蓋是什麼意思

漢服是華夏漢族特有的民族服飾,擁有幾千年悠久歷史。漢服以優雅飄逸著稱,寬袍大袖、峨冠博帶是漢服的主要特徵。儒者穿上漢服後,顯得衣袂飄飄,玉樹臨風;仕女穿上漢服,更是窈窕動人,如下凡的仙子。

漢服不僅是一套衣服,也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之一。每套漢服形制樣式,以及每件飾物,都包含著豐富的文化資訊。

一套完整的漢服包括頭衣、脛衣、足衣等幾個部分。

所謂頭衣,就是如今俗稱的帽子,包括冠、冕、弁三種,統稱為冠。古人都蓄長髮,遠古時頭髮是披散的,後來黃帝發明了冠冕,把頭髮綰起束牢。先秦典籍《世本》記載:“黃帝造火食旒冕,是冕起於黃帝也”。從此開始“冠冕垂裳制天下”。

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束髮冠

冠的作用就是把綰起的頭髮束縛住,然後再用一根發笄穿過髮髻將其固定好。《說文解字》對冠字的解釋是:“冠,絭也,所以絭發”。東漢班固《白虎通·衣裳》說:“冠者,卷也,所以卷持發也。”可見冠就是用來束縛頭髮的。

冠包括冠圈和冠梁兩部分,冠圈就是用來束髮的。早期的冠只有一根連線冠圈前後的冠梁,所以並不能罩住頭頂,後來冠的冠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寬,可以罩住頭頂,看起來像如今的帽子一樣。冠梁的多寡代表了人的社會地位,天子的冠梁可以有十二根,往下有九根七根等等,如果所戴冠梁的數量超過了自己的地位,就是僭越,不僅違背禮制,而且是嚴重犯罪,會被處死,甚至會以謀反論處,遭滅族之禍。

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梁冠

冠圈兩旁有兩根下垂的絲帶,稱為“纓”,用於在頜下打結,防止冠脫落。

冕是天子和貴族們在祭祀儀式上戴的冠,也最最尊貴的一種,呈黑色。

由於祭祀時貴人云集,攢動的人頭上戴著各種尊貴的冠冕,所以冠冕堂皇一詞,便由此而來的。

冕的頂部有一塊長方形的板,稱為“延”,延的前後垂著一串串小玉珠,稱為旒,天子有十二旒,諸侯根據爵位不同,旒的數量也不同。《後漢書·輿服志》說:“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裡,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采色為組纓。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各以其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郊天地,宗祀,明堂,則冠之。”這就詳細說明了冕的形制和等級。秦朝以後,只有天子才能戴冕,皇帝登基稱為加冕。

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九旒冕

弁也是一種冠,有爵弁和皮弁之分。爵弁就是沒有旒的冕,是皇帝或諸侯在祭祀、會盟以外的非正式場合所戴的冠。皮弁最早用多塊白鹿皮縫製,形制接近錐形多面體,皮張的接縫處嵌著一排玉珠,看起來星星點點、閃閃發光,在《詩經•淇奧》中,用“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來形容君子的風采。

由於白鹿非常珍稀,所以白鹿皮很難覓,後來做皮弁時就用其他皮子替代了。

戴冕弁時,要在綰起的髮髻中橫插一根發笄,兩端要用絲帶繫著垂下一顆玉,正好在耳的兩旁,稱為充耳。《詩經•淇奧》中的“充耳琇瑩”的“充耳”指的就是這顆玉,它也叫“瑱”,其作用是用以塞住耳朵,以提醒戴冠者切不要聽信讒言。《毛詩》說:“充耳謂之瑱,琇瑩,美石也。天子玉瑱,諸侯以石。”意思是“充耳”是一種玉石作的飾物,天子以玉作“充耳”,諸侯以石作“充耳”。由於“充耳”有塞耳避聽的作用,後來就引申出成語充耳不聞。

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冠在古代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戴的,一則是冠的製作成本很高,普通庶民無力購置,更主要的是當時的禮制不允許平民戴冠。《釋名•釋首飾》載:“士冠,庶人巾”

就是說只有士人才能戴冠,平民只能戴巾。由於古代貴族都乘車出行,而車上又有華蓋,所以每當有重大活動時,許多王公貴族集中在一起,就產生了冠蓋如雲的成語。

巾又稱幘,其實就是一塊布,由於平民多為勞動者,勞動時易出汗,需要用擦拭,把布包在頭上,既不影響勞動,又能當帽子用。

即使是孔孟這樣的聖賢,在未入朝為官時,也只能以布包頭,所以他們時常勉勵弟子要有“軒冕之志”,就是要有做官的遠大志向。

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平民著巾

先秦時平民包頭的巾幘為黑色的,黑在古代稱為黔,因此又稱百姓為“黔首”,而漢代的奴僕用青色的巾幘包頭,所以又稱“蒼頭”。南北朝時,北齊有一支奴隸組成的軍隊,個個身高八尺,膂力過人,作戰時人人奮勇,悍不畏死,由於他們都是用青巾包頭,所以這支部隊也稱“蒼頭”。

士人戴冠,庶民戴巾的制度一直延續到了漢代,東漢末年農民起義時,因為起義軍大多為平民,所以都以巾包頭,又因為這種巾幘是黃色的,所以稱為黃巾軍。

但是東漢以後,在持續戰亂的衝擊下,禮制有所鬆動。士大夫們為了舒適方便,在閒居娛樂等私下場合也開始只著巾幘而不戴冠,只有上朝、祭祀、外交等嚴肅的正式場才戴冠。

後來巾幘的形制不斷演化豐富,東漢以後,士人和儒者也逐漸開始在正式場合戴巾。蘇東坡《赤壁懷古》:“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一句中的“綸巾”又稱諸葛巾,相傳為三國時諸葛亮所創,後來成了儒者的象徵性服飾之一。但是這種巾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塊布了,而是經過摺疊縫製,形成了特定造型。

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到了唐代,社會各個階層都喜歡戴巾,形成了巾帽文化。在當時,根據布料軟硬質地的不同和不同的摺疊方式,出現了多種款式的巾幘,包括了緇撮、幅巾、結巾、網巾、儒巾、純陽巾等多種樣式。這一時期出現的巾幘,大體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軟巾,也稱唐巾,另一類則是幞頭,亦名“折上巾”。

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幞頭

幞頭最早起源於北周,幞頭的分類基於“腳”的形狀,有直腳幞頭、曲腳幞頭、交腳幞頭、卷腳幞頭和高腳幞頭等等,幞頭上的腳越長,身份地位就越尊貴。唐代多為軟腳幞頭,到宋代發展為硬式,用竹篾做支架,撐起造型。幞頭還發展出一種變體,就是官員所戴的烏紗帽。

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烏紗帽

到明代時,巾幘成了文人士大夫階層最盛行的裝束,而當時最流行的是儒巾和東坡巾。

儒巾,古代讀書人所戴的一種巾,在明代也稱方巾,為生員的服飾。明代方巾大多以黑縐紗為表,漆藤絲或麻布為裡。明人王圻著的《三才圖會》說:“儒巾,古者士衣逢掖之衣,冠章甫之冠,此今之士冠也,凡舉人未第者皆服之。”說明方巾是沒有做官的讀書人的標誌性服飾之一。

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儒巾

東坡巾,又名烏角巾,相傳為宋代蘇東坡所發明,故名東坡巾。《三才圖會》:“東坡巾有四牆,牆外有重牆,比內牆少殺,前後左右各以角相向,著之則有角介在兩眉間,以老坡所服,故名。”

在漢服中,帽子稱為“頭衣”,擁有多種形制,並與身份和職業有關

東坡巾

數千年來,漢服的“頭衣”一直在演變,但無論如何變化,都代表著中華道統中的禮制,是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服飾上的體現,是區分社會各階層的鮮明標誌。所以張冠是千萬不能李戴的,否則,輕則遭人恥笑,重則獲罪入獄,甚至丟了性命。

明清鼎革後,滿人入主中原,強令剃髮易服,擁有數千年曆史的華夏衣冠被禁止穿著,人們頭上的冠冕巾幘也變成了頂戴花翎和瓜皮小帽。但是禮制和等級仍被繼承,只是變成了帽頂上不同品質的珠子和花翎上不同數目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