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鵬程|經學釋義,眾妙之門

高文典冊是什麼意思啊

龔鵬程|經學釋義,眾妙之門

經學,是我國文化、學術的根本,但自辛亥革名成功以來,就被蔡元培給廢了。學生從此不再讀經、學校也沒有經學這個學科、更不開經學課程。談起經學,輒聞一片罵聲。

2003年我倡議辦經學研討會,由臺灣佛光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合作。誰知我人都率隊到了清華,李學勤先生才來夜訪,說經學現在還不能辦會,我們改名開吧。隔了兩年,始由香港、臺灣、新加坡再跟清華合作,開成了“第一屆”經學研討會。可見破冰之難,真是點滴在心。一一幸好,這些年乘著傳統文化復興的東風,經學已是人文學術最新的熱點了。

但是,不瞭解經學,對傳統文化的所謂研究,其實就是盲人瞎馬,胡亂指點江山,而且還經常掉進池塘裡。又因為研究失了原先經學的座標,只好拉上西方的甲冑,披掛上陣,猛掄其刀斧。結果掉進的不只是水塘,還是泥沼,到現在都清洗不來。

具體的例子,不勝列舉。這裡只能說說文學批評中關於“評點”的問題。

一、新批評視野下的評點

對於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的重視與整理,研究者早期比較偏重於已經成書的文論、詩話、詞話,後來才注意到詩詞話以外的批評形式與材料,例如批點。

這當然是開拓新領域、發掘新問題的學術企圖,重新召喚大家去注意這一批批評材料。

但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有這個需要呢?這也就是說我們本身對傳統文評的研究可能碰到了新的問題,需要從評點裡去尋找新的可能,詩話詞話則不太能解決我們的需要了。

這個新問題,在海峽兩岸是不同的。

大陸比較注意屬於民間傳統的文類,如小說、戲曲、口傳文學等等。這些文學,在傳統上因地位不高,論者罕所齒及,古亦無所謂“小說話”如詩話詞話者;要討論,就只能乞靈於小說戲曲的評點。所以像金聖嘆那樣的小說評點,若放棄不做研究,那金聖嘆還有什麼可說呢?

臺灣的情況,完全不同。對敘事文類和民間文學的探討,比較寂寥;又因受幹嘉學風、五四新考證及海外漢學傳統的影響,即使研究小說,也偏重考據,極少觸及小說的形式結構等問題。後來比較文學興起,又喜歡套用理論,講些二元對立、心理分析之類,並不太從傳統的小說批評中去尋找批評典則。因此,臺灣之注意評點,是來自另一種刺激:新批評(New Criticism)的引介與論爭。

新批評在臺灣的文學發展上,先是經由夏濟安的引介,對現代文學影響深遠。

在創作方面,有王文興等人,追求單篇經營的文字藝術;在批評方面,也有歐陽子論《臺北人》那樣的著作。他們的成績,在現代文學陣營裡,雖也曾引起若干爭論,但主要是與社會文化論者在意識內容方面的爭辯,與中國文學批評研究之間的關係倒不太大。雖然王文興也在中文系用細讀法教《紅樓夢》。一直要等到顏元叔辦《中外文學》,推動比較文學,且進而運用新批評等若干方法來研究中國文學(特別是傳統詩)時,對批評理念與方法的反省才有較具體的進展。

例如新批評大將W。K。 Wimsatt,Jr。 與C。 Brooks 的《文學批評簡史》(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由顏元叔在1972年譯出;次年,吳宏一在其博士論文中即闢有專章討論金聖嘆、徐增“形構批評”的手法;1976年,黃永武出版了《中國詩學——設計篇》,用細密剖析的方法,講明詩之美如何形成,其討論方式,深受新批評影響。同年,陳萬益的《金聖嘆的文學批評考述》也特別談到:“在本世紀前五十年曾風行於英美的形構批評法(formalist criticism)和金聖嘆的批評法有極類似之處,它們都是以徹底研讀本文作為批評的基礎;同樣強調結構和字質……我們稍加比較之後,金批的面目會更加清楚。”

可見在那個時候,新批評與評點的關係正成為新的關切點;研究者亦並不以為詩的評點和小說評點價值不同。

不過,在那個時候,新批評與評點是否極為類似,看法尚未趨於一致。如王文興就說,晚清對《紅樓夢》的批註是完全靠不住的,類似詩話,非客觀冷靜的批評。黃永武也覺得密圈密點的欣賞法,本身缺乏體系,對詩人的匠心也極少剖析。不過,畢竟評點與詩話詞話不同,有較多一點的分析,所以仍然引起研究者高度的興趣。

這種興趣,到1977 年顏元叔和夏志清大打筆戰之後,更加濃烈。夏志清認為當時的文學批評太過注重科學化系統化,且迷信方法,套用西洋理論亦往往變成機械的比較文學研究。顏元叔則反駁,謂夏氏乃“印象主義之復辟”,直斥中國傳統的文學批評,如詩話詞話,都只是印象式的批評,說現代我們應該透過理性的分析,而不應只停留在直覺層面和對作家傳記的瞭解上。

一時之間,中國文評到底是不是主觀的印象主義式批評,論者紛然。但大家都承認中國文學批評確實比較沒有系統,缺乏分析與論證,似乎較為主觀。這點,頗令人沮喪。

在這種情況下,批點似乎又替我們燃起了一些希望。鄭明娳《毛批三國演義章法論》、陳萬益《說賈寶玉的“意淫”和“情不情”——脂批探微》、康來新在《晚清小說理論研究》,都是復興批點之價值的重要論文。

正是在這一個分析的年代,實證的取向、形式的關切,在此深深烙下了一個印記。

此風延續至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我亦曾在此波流中鼓浪前行,但我有些不同的主張。(一)、我認為評點殊不限小說戲曲,此法運用極廣,於科舉策論、制義、詩、古文、經、史,無不有之。關心評點的人,眼界應該開啟。

(二)、評點只是個概稱,手法繁多,圈、點、批、抹、勾、評、注、解,都有,皆是對文章的細讀。故我總稱為“細部批評”。

(三)、這種“遊心於小”的態度和批評方法,令人聯想起英國《精審季刊》(Scruting)所揭櫫的理想及湯普森的《字裡行間》(Betweern the Lines)。但它與新批評畢竟是不同的。因為它自有淵源和脈絡,淵源於經學,故與新批評完全不同,不宜比附。

二、異於新批評的文學美探索

針對單一作品的細部批評。原不限於評點,亦不限於小說戲曲,經史子集,凡把來作文學作品讀的,就會有這樣的批評方式出現。

像《史記》,做史學著作讀,就沒有這種讀法。做文學作品看,才有各家評論,賞其文辭章段之美。《莊子》,做哲學著作看,只有箋釋; 做文學作品讀,就會有宣穎、林雲銘那樣的批評。

《四庫提要》曾說:“《南華評註》,國朝張垣撰。…… 其書分段加評,逐句加註,皆不言本某家之古注。其注似徐增之說唐詩,其評一如金人瑞之評《西廂記》《水滸傳》而已。觀其或問第二條,以莊子為風流才子,可知其所見矣。”又說:“《南華通》七卷,國朝孫嘉淦撰。…… 是編取《莊子》內編,以時文之法評之,使起承轉合、提掇呼應一一易曉”。

可見論莊子者,自有此一派,以文士看莊周,以文章求莊子書。如宋林希逸《莊子口義》、劉辰翁《莊子評點》、明孫應鰲《莊義要刪》、歸有光《道德南華評註》、孫曠《莊子南華真經評》、譚元春《莊子南華真經評》、林雲銘《莊子因》、吳世尚《莊子解》、高秋月《莊子釋意》、宣穎《南華真經解》、胡文英《莊子獨見》等,都屬這一系統。或評點圈批,或否。而其評與注、解與釋,又都與徐增、金聖嘆相彷彿(他們之中如歸有光、鍾惺、林雲銘,也都另外評點過許多詩文),正可證成以上我們的論點。

在歷史上,這一派與郭象以降之以義理解莊者,涇渭判然。如宣穎說郭注“於莊子行文之妙,則獨未涉藩籬。古今同推郭注者,謂其能透宗趣;愚謂聖賢經篇,雖以意義為重,然未有文理不能曉暢而意義得明者,此愚所以不敢阿郭注也”云云,即可以顯示他們的著眼點殊不相同。論《莊子》如此,論其他經史子書亦然。

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是中國人討論文學作品時的一種方法,從宋朝晚期逐漸定型,經過明朝幾位批評大將的推衍,至清即成為普遍的討論文學的方法。這種方法,多用在實際批評上;並不空談原則,而常常是借例項以帶引出一些寫作和閱讀的原則,而且對於作品的文辭之美,可以在字裡行間細細評解。

這種評解,當然最常見的形式是評點,但由於它並不限於評點,評點亦未必盡屬此種,因此我建議把它稱為“細部批評”。

這種細部批評,自有淵源與批評理則,既非八股所能範限,與形構批評亦大有差異。

三、細部批評的經學淵源

認為細部批評系由科舉而生,乃明清人共同的看法。但這隻能說是對時代現象的批評,而不太能據此以說細部批評的批評法則是怎麼來的。而且,科舉經義為說經之支流,若追源溯本,亦當求之於經學。

以漢人講經來說,基本上有三種辦法:一是章句、一是訓詁、一是條例。《後漢書・鄭興傳》:“晚善左氏傳,天鳳中,將門人從劉歆講正大義。歆美興才,使撰條例、章句、訓詁。”

條例、章句和訓詁,都是用來講論經義的。訓詁是解釋經文和字義,並論其大旨。章句則繁辭博辯,逐句闡釋、分章講論,以文義為主,非常細緻,有說“曰若稽古帝堯”而達數十萬言者。

據《漢書・夏侯勝傳》“自師事勝及歐陽高,左右採獲。又從五經諸儒問與尚書相出入者,牽引以次章句,具文飾說”,又《儒林傳》“丁寬作《易說》三萬言,訓詁舉其大誼而已。今小章句是也”,可知章句之指括經文、敷暢文義,原即是對經典作細密分析的,《易說》三萬言,猶僅為小章句而已。

至於條例,主要是指《春秋》的學者們,從《春秋》的遣詞用字(所謂“書法”)中,歸納整理出若干條原則,又稱為凡例。

據說有周公舊例和孔子的新例,如杜預所云:“春秋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仲尼從而修之,以成一經之通體”。故學者須觀察書法,以明孔子進退褒貶之意;由書、不書、先書、故書、不言、不稱、書曰等處,觀微言大義。

這些條例,據何休《公羊解詁》序說有胡毋生條例,然其書已亡,《隋書・經籍志》則還載有杜預《春秋釋例》十卷、劉實《春秋條例》十一卷、鄭冡《春秋左氏傳條例》九卷、不著撰人《春秋左氏傳條例》二十五卷、何休《春秋公羊傳條例》一卷等。

晉朝以後,晉人經義及南北朝義疏,除延續了漢儒治經之法外,又受到佛典疏抄和僧徒講論的影響,而有了開題和章段。

所謂開題,也稱為發題,《廣弘明集》卷十九有《發般若經題論義》一文,《梁書・武帝紀》也說:“大通五年,幸同泰寺,設四部大會,高祖升座,發《金字摩訶般若經》題訖。”這是在講經時,由都講先唱題,再由主講的法師講解題意。

其制頗為隆重,《高僧傳・竺法汰傳》說晉簡文帝講《放光經》,開題大會,帝親臨幸之,可見其一斑。

漢儒經注之書,並無解題的,到這個時候卻有了專門解題的書。如《隋志》載有梁蕃《周易開題義》十卷、梁武帝《毛詩發題序義》一卷,《唐書・經籍志》有《周易發題義》一卷、梁武《周易開題論序》十卷、大史叔明《孝經發題》四卷,《陳書・儒林傳》也提到“王元規著春秋發題辭及義記十一卷”。這些開題,主要是對書名篇題的解說,唐人義疏中,如《周易正義》前面先有一文解釋“易有三名”,就是開題的辦法。

另外,晉唐義疏又有所謂章門科段。據吉藏仁王疏說“諸儒說經,本無章段,始自道安法師”,可知這是南北朝才出現的體制。

《隋書・儒林傳》:“馬光嘗因釋奠,高祖親倖國子學,王公以下畢集。光升座講禮,啟發章門而已。”章門,又稱科分、章段,就是章節段落。

晉唐義疏,如皇侃《論語義疏・學而第一》說:“論語是此書總名,學而為第一篇別目。中間講說,多分科段矣……”《左傳・序》疏說:“此序大略十有一段明義。以春秋是此書大名,先定解名之由。自‘春秋’至‘所記之名也’,明史官記事之書名曰春秋之義。自‘周禮有史官’至‘其實一也’,明天子諸侯皆有史官,必須記事之義。自‘韓宣子適魯’至‘舊典禮經也’,言周史記事褒貶得失,本有大法之意……”都是區分章段以釋義的。

這些體例,無不深刻影響到後來的說經習慣,也直接塑造了細部批評的模式。

例如說經者推敲字辭書法以明仲尼褒貶之意,細部批評也是要“從文字上得作者之用心”。

說經者具文飾說、敷暢文義,細部批評亦正是如此。

明清之評點,在每書之前,例必有“凡例”或“讀法”若干條,更是像極了經學家的條例。

而晉唐義疏有開題,後來評點之書,開頭除凡例之外,也必有釋題,如金批《水滸》,序一是自道作書之意,序二就是開題,曰:“觀物者審名,論人者辨志。施耐庵傳宋江,而題其書曰《水滸,惡之至,迸之至,不與同中國也……”他批《西廂》,開頭也是:“《西廂》者何?書名也。書曷為乎名為‘西廂’也?書以紀事,有其事,故有其書也……”凡此,皆本釋經開題之法。

章段,更是重要:凡細部批評,都是先把一篇文章區分成幾個段落。如金批《西廂》,不用戲曲本來的“折”名,而把它分成十六章,說:“一部書,十六章。而其第一章,大筆特書曰‘老夫人開春院’,罪老夫人也……”即是如此。批書者所謂“章有章法,段有段法”,章法之說,很少人曉得其淵源實本於義疏!

四、宋朝開啟的“以文章說經”風氣

不過,這種義疏及講經之例,無論如何,也只是經的細部解說,與文家論文,精神意趣畢竟不同。所以說經之慣例雖已如此,卻並沒有影響到文家論文的方法。文家以說經之法論文、或由經學義疏轉到宋明以後的細部批評,主要關鍵,在於宋朝幾個值得注意的事項:

古文運動以後,文家論文,歸準於六經。雖說“文以載道”,所重者在道不在文,但六經文辭之美,卻得以被發現並獲闡揚。韓愈所謂“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詰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進學解》)、柳宗元所謂“參之穀梁氏以厲其氣,參之孟荀以暢其文,參之老莊以肆其端,參之國語以博其趣,參之離騷以致其幽,參之太史以著其潔。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為文也”(《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均表現了古文家在“因文以明道”的祈向中,達成了對文辭之美的發掘。

六經成為文章最高的典範,諸子也不必單從義理上去尊崇,而可以從文辭之美的角度來領略。故程頤曾批評古文家:“學本是修德,有德然後有言。退之卻倒學了,因學文日有所至,遂有所得。”(《程氏遺書》卷十八)

且不管如韓愈這樣的古文家是否“倒學了”,這一趨向影響兩宋以後文風甚深,乃是非常明顯的。這種影響,可分為兩方面來看:

首先是說經者往往從文學角度立論。如論《詩經》,《項氏家說》卷四雲:“說詩者皆經生,作詩者乃詞人,彼初未嘗作詩,故多不能得作詩者之意也。”《朱子語類》卷八〇也主張:“讀《詩》且只做今人做底詩看。”《許彥周詩話》解釋《燕燕》詩“瞻望勿及,佇立以泣”二句,說“真可泣鬼神矣,張子野長短句雲:眼力不如人,遠上溪橋去。東坡與子由詩云: 登高回首坡壟隔,唯見烏帽出覆沒。皆遠紹其意”,就是把《詩經》作詩讀的具體表現。

明清之萬時華《詩經偶箋》、賀貽孫《詩觸》、戴忠甫《讀風臆評》等書,即沿此宗旨者,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一說:“餘謂三百篇不必作經讀,只以讀古詩、樂府之法讀之,真足陶冶性靈,益人風趣不少。”

像陳舜百《讀風臆補》就把許彥周論《燕燕》詩的意見全採納了。這可以看出宋朝以後的一種風氣。不僅對《詩經》如此,儒者說經,自有此一體。

如清張英《書經衷論》,並不專門以文學說經,但他《論禹貢》,就說其“章法字法,真千古文字之宗”。其他專以文學說經者,更可以想見了。

《四庫提要》卷三一批評清王源《或庵評春秋三傳》以為:“經義文章,雖非兩事,三傳要以經義傳,不以文章傳也。置經義而論文章,末矣。以文章之法,點論而去取之,抑又末矣。真德秀《文章正宗》始錄《左傳》,古無是例,源乃復沿其波乎?”

正可以見以文章論經書,從宋朝開始,即已相沿成風,評點之書至多。雖醇儒如王船山,所著《詩經稗疏》附“詩繹數條,體近詩話,殆猶竟陵鍾惺批評國風之餘習”( 同上・卷十六),又豈能苛責真德秀、王源?而事實上,這些以文章觀點討論經書的著作,幾乎也是“評點之學”的大宗。

五、經學條例轉化為文法

其次是文家論文,既歸準於六經,則古文大盛以後,宗經明道成了文人的基本信念,論文當然要以六經為典範為法則。

而剛好條例之學在唐末受到啖助趙匡等人的攻擊,在經學的解釋上不得不放棄此一說法,乃轉而把這一套彰明聖人著述之心,以及解說《春秋》褒貶之文辭書法的東西,用來發明文章之法則。

這時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就是陳騤的《文則》。該書一開始就說“大抵文士題命篇章,悉有所本,自孔子為書作序……”云云,表明他撰寫歸納這些文章法則,根本上即是從經學傳統生出來的,所以他所論的各種為文法則,如“六條”論文之助辭、倒裝、字音、字義、病辭、疑辭、輕辭、重辭;“四條”論譬喻的十種方法與引證;“八條”論文的銜接、交錯、記事、記言、問答等,都是以六經立論。其所謂“條”,亦即條例之意。這是我國第一部文話,其所分析的條例法則也與後世評點的伎倆關係最為密切。可說細批評的法則已在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建立了。

順著這兩方面的趨勢,宋朝的經義取士之風,又助長了細部批評的發展。

如南宋鄭起潛編《聲律關鍵》,又名《賦格》,略仿唐人《詩格》,而對場屋之文有所討論; 魏天應編《論學繩尺》十卷,言經義之寫作亦然。

分析寫作原則及書中之選例說明,也許本不為科考而設,只是論詩文之關鍵。但經義的寫作及指導士子應考撰文,卻大可運用他的說法,或模擬其書,另編教材。

而即使不為考試,這種選評文章、討論古文關鍵的做法,也已成了一種傳統,如樓昉的《崇古文訣》三十五卷及謝枋得的《文章軌範》,就是這類著作。王霆震《古文整合》七十八卷,自言為新刊諸儒評點,亦為此種批評傳統之大宗。以嚴羽在南宋時期所做的批點李白詩、劉辰翁評放翁詩等來看,這種批評亦已延伸到詩的領域,並逐漸成為一個詩話以外的批評傳統了。

其後元明之間,此類書籍隨著科舉之發達越來越多。《四庫提要》曾指出:“宋王安石變法,始以經義取士。當時如張才叔《自靖人自獻於先王義》,學者稱為不可磨滅之文,呂祖謙至為錄入《文鑑》中。元仁宗皇慶初,復行科舉,仍用經義一篇,而其體式視宋為小變。……(王元耘撰《書義矜式》六卷)即所業之經,篇摘數題,各為程文,以示標準。雖於經旨無所發明,而一時場屋之體,稱為最工。”到元朝王元耘這類書出現時,經義寫作的規範大抵已經建立,明人之講章即承此風會而興者。

此一傳統,具體地說,也與唐朝後期以降文人勢力的增強有關。文人或經學家可以以文學觀點來討論高文典冊;縱然是考試經義,竟也變成了講求文章。這一趨向,乃廣泛影響到後來的文人階層及其活動。明代不僅科舉程文之講章、墨選大盛,以文學觀點論經史諸子也蔚為風氣。

所以,事實上,宋朝以來,既能以六經論文,則天下之書何一不能以文論?子部如凌汝亨之輯評《管子》;凌瀛初為《韓子迂評》;李贄評《墨子》;孫月峰批老子、莊子、列子等。史部如凌稚隆之《史記評林》《漢書評林》,歸有光之以五色筆批《史記》等。一直到清末民國,還有吳闓生評點、高步瀛集解的《孟子文法讀本》問世。

足見從宋明以來,幾乎無書不可以文法的講求來閱讀,而且也因為習慣於這樣的文學閱讀,所以批選圈點又幾乎成了中國人讀書的基本方式。八股墨卷,只是其中之一支而已。圈點批註所喜歡討論的破題、章法、段落、文氣、遣詞、用字等,則是從經疏釋義的傳統和古文家對文章的分析中來。

龔鵬程|經學釋義,眾妙之門

龔鵬程

龔鵬程,1956年生於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五十多本。

辦有大學、出版社、雜誌社、書院等,並規劃城市建設、主題園區等多處。講學於世界各地。並在北京、上海、杭州、臺北、巴黎、日本、澳門等地舉辦過書法展。現為美國龔鵬程基金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