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山陽縣的“南人”你知道嗎?

魚什麼釜中

南人習稱“下湖人”,包括明成化年間安置的荊襄流民、清乾隆間進山的江淮災民和此後遷來的南方客民。據1985年統計,全縣自稱“下湖人”者達二十三萬,佔總人口的十分之六。

明景泰年間,秦、楚、豫、蜀四省流民紛紛進入荊襄山區墾荒,因不堪苛捐雜稅舉行起義。成化元年(1465),起義軍多達十萬。首領劉通(又名劉千斤)於湖北房縣稱“漢王”。成化六年(1470)劉通部下李原、王彪等組織義軍迅速控制荊襄地區(東至鄧州,西至鎮安,南抵金州,北止商州),聚集山林,據險設伏,屢敗官軍。此年十一月,明王朝命項忠總督河南荊襄軍務,調集重兵25萬,對起義流民進行鎮壓,王彪等起義首領先後犧牲。豐陽地處荊襄奧區,屢遭兵燹,山林被焚,家園被毀,人遭殺戮,不少流民被解往貴州充軍,“途中多疫死,屍體棄江湖”。

荊襄起義失敗後,無地流民為了生存,仍冒死進山墾荒,明王朝對此深以為憂,於成化十一年(1475)命晉陽(今太原)都憲原傑前往安撫。原傑命部下在西安府趕修校場,厲兵秣馬,抓緊戰前訓練,自己帶領幾個隨從進入荊襄山區,到豐陽、鄖陽等地流民聚集點招撫。當時人心思定,願受安撫,聽從編入戶籍。成化十二年(1476)十二月,明王朝據巡撫餘子俊奏請,經布政使、按察使核准:“商山抵漢江一帶,山林寬廣,流民耕鑿斯地為業,日盛一日,宜設州縣以處之,守令以主之。”遂於荊襄增置山陽、白河、鄖西等七縣,安置一批荊襄流民,這即是本縣最早的下湖人。他們分別居住在漫川、寬坪、照川等鄉鎮的川道地帶。

第二批進入山陽的下湖人是江淮災民,他們於乾隆年間遷來,分居在鶻嶺以南各地和鶻嶺以北的山鄉,土地少,條件差,生活貧困。

山陽經明末兵燹災禍,人口大減,全縣僅剩八百多戶。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吳三桂反於雲南貴州,次年十二月,陝西提督王輔臣附吳叛清,陝西處於交戰之地。“民死於鋒鏑、饑饉、瘟疫者十分之五”,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很多地區滿目荒荑,“狐狸所居,豺狼所嚎,虎禍尤多,土著人少,所種者十分之一二。”(《三省邊防備覽》)

為避免土地擱荒,保證財政收入,清廷在戰亂平息不久,即決定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在范文程等人的策劃下,著手整理田賦,免去明末三餉(遼餉、練餉、剿餉),鼓勵人口生育,遷徙江淮災民。康熙、雍正間眾多湖廣災民星散進入金錢河上游,在鶻嶺南部定居。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採用強迫手段,將江淮流域災民(包括流民)驅趕到陝南山區。據乾隆《山陽縣誌》記載:當時遷居山陽的“新附之民,湖廣、江南、河南共二千餘戶,江西、福建、廣東共百餘戶,大半隻身結夥,賃房僑居,又或攜帶家小,課買田地,築室棲止。”乾隆末知縣何樹滋系湖北鍾祥人,為同鄉所請,於縣城東關修築“湖廣會館”(禹王宮),與本地人所修“山西會館”遙相對應。

湖廣、江南之民流徙陝南的主要原因是水災。據《楚北水利堤防紀要》載:順治十八年間,湖北遭受洪澇災害達十四次之多,被災範圍達九十三州縣。“順治戊戌(1658),鍾祥之丁公堤潰,京山、天門、漢川、應城、雲夢、孝感、漢陽受害三分至七八分不等,建瓴而下,七八百里漫成大湖,舟艤樹杪,魚游釜中,田廬漂盪,骸骨蛇龍,億萬生靈流離轉徙。”江西、安徽也是水旱災害頻仍,流民成群結隊,以致形成“官雖設而無民可治,地已荒而無力可耕”(《清史簡編》)的局面。

陝西省山陽縣的“南人”你知道嗎?

福建、廣東等瀕海居民進入內地的主要原因是清初強制推行遷海法令。順治十六年(1659),鄭成功率軍十八萬由長江口溯流而上,水陸並進,直指南京,大江兩岸民心歸附。為切斷鄭成功義師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聯絡,清廷於順治十八年(1661)釋出遷海命令。從這年起,清廷派出欽差大臣先後到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省監督,強制把瀕海居民遷入內地。執行最嚴的是福建、廣東、浙江三省,限期極短,不遷者即強行驅趕,界外房屋全部焚燬,棄為灌莽,有敢出界者格殺勿論。在這種情況下,少數強悍者鋌而走險,偷渡過海,旅居南洋,多數則被迫遷徙內地。山陽至今仍有“解手”方言。據傳:清廷下令“湖廣填陝西”,人們都是被捆綁押送而來,途中如需大小便,須請求解開手上的綁繩,小便解一隻手,稱“小解”,大便解雙手,稱“大解”。後來就逐漸習慣用“大小解”代稱大小便。

大批“下湖人”進入山陽後,全縣人口、耕地迅速增長,稻田大面積開墾,包穀大面積種植,許多荒山曠野乃至人跡罕至的地方得到開闢。尤其是開發金錢河水運,為生漆、桐油、藥材、龍鬚草等土特產品開闢了市場,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