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小蛇來家裡是什麼預兆

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屬於爬行類脊索動物,種類繁多,棲息環境各有不同,洞穴中、草叢間、樹枝上以及溝汊裡,都是其賴以生存之處。

俗語“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蛇是一種冷血動物,自身體溫隨環境氣溫而變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蛇的種類有3425之多,而我國記載的也有205種。

蛇是肉食性動物,食慾較強,所吃的動物種類很多。包括從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和蚯蚓、蛞蝓、蛇、鳥、魚、蛙、蜥蜴以及昆蟲等,甚至老鼠等。

在人們的印象中,蛇是極其恐怖的動物,尤其是傳說中眼鏡蛇、竹葉青蛇和以及傳說中的鉻鐵頭蛇,都是極具攻擊性的毒蛇,成語典故“杯弓蛇影”就是這種忌憚心理的折射。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其實對蛇是極其崇拜的,比如說象徵著尊貴無比的龍之圖騰,其主要形態就是依據蛇身幻化生成,神話中的“共工氏”,女媧娘娘、伏羲等,也都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流傳後世。

除此之外,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蛇代表著吉祥和財富,若是蛇進宅門或者睡夢中夢到了蛇,往往預示著主家運勢興旺,財源廣進,是大吉大利的兆頭。

俗語“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比如晚清重臣曾國藩出生時,其曾祖父競希公半夜夢見一條活靈活現蟒蛇進入家宅,內心正在驚詫疑惑之際,忽聽後宅傳來喜訊添了一個男丁。

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並不可信。

不過,在我國東北地區的釆參人中,確實存在著蛇是錢串子的說法兒。若是野外見到蛇非但不能打,而且還要主動給其讓路,萬萬不可驚擾了它,以免斷了自己的財路。

電視劇《闖關東》中,朱開山與一幫釆參人在山林裡遇到了一條蛇,他連忙制止大家不要驚動,說這是咱們的財氣,有蛇出沒的地方往往會生長著上好的人參。

而從蛇的生活習性而言,一般來說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除非自身安全受到了威脅,才會本能地產生過激的反應。我們在農村所見到的蛇大都是無毒的,也就是老輩人所說的“家蛇”。

俗語“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家蛇的種類也不少,比如黑眉錦蛇、奶蛇、線條家蛇、王錦蛇、白條錦蛇等,在我國的南方地區非常普遍,有的地方稱其為有靈氣的“鎮宅蛇”。

說到這裡就奇怪了,為啥農村有“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的俗語呢?難道蛇真有這麼可恨嗎?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見到了蛇是不會打的,最多隻是用竹杆挑出去了事;抑或用一根木棍敲打草叢,若是周圍有隱匿的蛇,通常情況下會立刻逃遁去的,“打草驚蛇”就是這個意思。

我以為,老輩人之所以會這麼有意編排,不過是為了警誡貪玩好動的小孩子,見到了蛇切莫去招惹它。畢竟有極個別毒性強的蛇會要人命的,如果不知輕重地去挑逗,難免會遭到意想不到的傷害。

至於說蛇會報復人的這種觀點純粹是無稽之談。蛇哪裡有那麼高的智商,它的視力是很差的,根本看不清對手長成啥樣,全憑口中伸出的舌信子來感應和判斷方位。

然而,蛇的生命力十分頑強確是不爭的事實,有時候被砍為兩段,蛇頭還能不可思議地跳起來咬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是有的。

俗語“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前些年,我們這裡有位善於做蛇菜的廚師,因沒及時把砍掉的蛇頭放在安全處,沒想到過了片刻砍下的蛇頭突然跳起來咬了他一口,最後因中毒太深而差點丟了性命。

為啥會出現這種令人瞠目結舌的現象呢?

原因是蛇的神經系統與我們人類不一樣,並不是集中於大腦,而是恰恰相反,控制蛇類條件反射動作的神經並不是大腦,而是密集分佈在全身上下的低階神經中樞。

當蛇類被砍頭後,它們的身體各部分能夠單獨維持原有的動作機能,尤其是蛇頭存活時間根據環境溫度、蛇類不同在20分鐘到4-5個小時不等。

當人靠近時,冷血的蛇頭依然能感知到人類帶來的外界溫度的變化,引起條件反射做出咬人動作,致使人體中毒,從而釀成不可挽回的意外悲劇。

俗語“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因此,不管什麼情況,若是打蛇的話,一定要打徹底打死,防止被反咬一口,自遺其害。

過去的人迷信,不能正確解釋蛇頭咬人的行為,相信這是毒蛇的報復,何況民間流傳著許多與蛇有關的靈異故事,更加重了對蛇的神秘和恐懼心理。

綜上所述,我認為“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這句俗語,沒有什麼科學道理,是不值得釆信的。唯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才是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