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散“安於貧困”的精神霧霾

刀過竹解是什麼意思

驅散“安於貧困”的精神霧霾

這是真實的記述 :記者在一貧困縣調研時,一戶家有四口人的貧困戶,父親和兩個兒子都是健康的勞動力,母親腿部有疾,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村鎮幹部勸他們可以讓一個兒子外出務工,一個在家裡乾點養殖或種植,父親可以照顧母親和家裡,政府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一家人對幹部的提議都非常認可,但每一次政府提供的養殖種畜要麼被賣掉、要麼被吃掉,兩個兒子也無一人願意離家外出務工。駐村幹部入戶調查時,父親解釋說反正政府每一項政策扶持都有他家,養殖慢慢來 ;兒子們太老實,出去容易吃虧,在村裡守著政府也能過。

“慢慢來”“也能過”,到底表現了怎樣的精神世界?我們常常提及的“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階段”,是否也更大意義地包含了特殊攻堅階段對特定群體整體社會心理狀態的攻堅?如果我們仔細思索這些表面上讓人哭笑不得的日常用語,就能慢慢地體會出那些鈍化在後發展家庭成員內心深處的“環境依賴”。環境依賴是個社會學術語,用於表明個體或群體習慣於某種社會環境後,會慣性地把任何積極的或消極的外來因素納入自我熟悉的環境,看作環境的被幹擾,拒斥作出改變。如果簡單套用“安於現狀”“不求進取”“好逸惡勞”“希望天上掉餡餅”“你急他不急”“上動下不動”等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詞,解說當前扶貧工作中一些“等靠要”現象,似乎無法全面詮釋真正的問題內涵。因為除了物理性的身體缺損導致的貧困,當前貧困標準下的脫貧攻堅戰無疑也面臨一個特殊挑戰 :即特定群體在整體心理層面對貧困的主動性適應,這種主動性適應,正是精神貧困的意蘊。

我們常說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這句話蘊含的樸素涵義是 :國家以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為政策目標,為後發展群眾均衡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制定了宏闊且具有實操性的施策體系,則各個施策主體和施策物件都要更新觀念、理清思路,將脫貧擺在突出位置,也即國家、社會、貧困戶要緊密協作,才能實現小康生活。精神貧困表徵了在脫貧攻堅的深水區和關鍵期,相對於物質缺乏的“硬貧困”而言, “精神貧困”是屬於內心的“軟貧困”,而“軟貧困”則是真正的“硬骨頭”。因為“軟貧困”一方面將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精神長期地困鎖於習慣的內心,甚至形成主動適應的精神慣性,容易造成施策一方人力、物力、財力的空耗 ;另一方面“軟貧困”更加考驗扶貧隊伍的施策智慧與工作耐心,間斷的返貧會造成扶貧的信任遞減。

國無精神不強,人無精神不立。扶貧工作者要善於用刀過竹解的“扶貧精神”進行“精神扶貧”,無論面對文化水平的限制、精神意志的缺失、風俗習慣的束縛,都要拿出泥腿子精神,不畏難、不逃避、不消極,因人成事、因事施策、對症下藥,把“等靠要”的心態轉化為“變闖創”精神,使得貧困群眾自尊而有力,使得脫貧工作行穩而致遠。

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治貧先治心,只有讓“我”從自我的內心貧困中站起來,驅散“安於貧困”的精神霧霾,融化“也能過”的心理堅冰,才能真正走充溢著希望和富足的道路,在國家和社會轟轟烈烈的發展故事裡共享希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