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 追問了三個問題, 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清朝道光皇帝面對英國使者,仍以天朝自居。

三個問題貽笑大方,惹得英國人嘲笑,也註定了近代中國悲慘結局。

近代中國在清政府統治下,受盡屈辱,淪為殖民地,但我國當時也不是毫無機會。英國最開始只是想與我國通商互訪,甚至派出使臣進貢獻寶,

但清朝幾代皇帝全都夜郎自大,錯過了最後的機會

道光得知大洋彼岸的英國也有個女王后,究竟是怎樣的反應,

他問出的三個問題是什麼?竟然直接讓英國人確信當時的清朝毫無實力、任人宰割。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 追問了三個問題, 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一、三個問題,貽笑大方

近代清政府遭受世界各國瓜分侵略,清政府看似勢大,卻在與多國戰鬥中敗下陣來。而即便如此,

道光皇帝還在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

鴉片戰爭的失敗讓清政府昏庸官員有一絲警覺,道光皇帝也抓來英國俘虜拷問。但這場對話在雙方看來都十分可笑,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道光皇帝高高在上,下面的英國士兵雖然贏得戰爭,可作為俘虜還是有一些害怕這個東方古國的。但令英國俘虜沒想到的是,

道光皇帝的表現絲毫不象是一國之君,反而無知的好似一個孩童。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 追問了三個問題, 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道光提手便問,

“英國在哪?”

,這問題讓殿下英國人一愣,當時距離航海大發現都已經過去了好些年,西方任何國家普通百姓只需要花費幾塊錢,就可以得到一幅完整的世界地圖。

可作為一國之君的道光,竟然還不知道侵略本國的英國身處何方。

寄人籬下,英國人作為俘虜還是順從的在明朝萬曆年間的一張殘缺地圖上圈出了英國位置。

道光對英國的位置毫無概念,不過得知英國的統治者居然是個女王后,他頗有興趣,一連問了數個問題,尤其是得知英國女王只有23歲時,道光接下里的問題,就讓英國人有些忍俊不禁了。

“女王二十三歲怎麼能夠被選為一國之主?”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 追問了三個問題, 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這個問題其實還算是正常,英國士兵隨即解釋,維多利亞女王是在眾多大臣輔佐下登基,並且處理事務也是在大臣審議下決定的。

面對這個回答,道光面露鄙夷,痛責英國女王沒有實權,不配稱王。

英國士兵也解釋道這是英國引以為傲的君主立憲制度,百姓擁護女王,但治理國家需要民主法制。

對於這些詞,道光彷彿一個小學生,全然不懂,只知道,英國女王沒什麼能耐,得出英國也沒有什麼實力。但道光卻忘記了,就是這個沒有實力的英國女王,在鴉片戰爭中將八旗子弟揍得屁滾尿流。

道光問的第二個問題就徹底顯露其無知。

“女王有無匹配?”

,當得知英國女王已嫁為人婦之後,道光頗為傷心。當時的他居然想的是要納英國女王為嬪妃,以此改善兩國關係。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 追問了三個問題, 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且不說當時道光已經四十多歲,

還要娶二十三歲的維多利亞女王。

當時的清朝可以說是戰敗國,英國怎麼和這樣一個無能昏庸的君主有任何瓜葛。道光的自大可見一斑。

道光皇帝的最後一個問題是,

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是誰

,在道光眼裡,女人是沒什麼用的,即便有女王之名也不行,道光以為維多利亞嫁了個有權有勢的別國皇帝。

然而事實再次和道光所想不同,看到英國是個女人掌權,聯姻的國家也不怎麼樣。道光徹底沒把英國放在眼裡,甚至還釋放了那個英國士兵。

而那個英國士兵回國上報情況,

也讓英國明白了清朝皇帝的無知和可笑。從而引出近代清朝悲劇下場。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 追問了三個問題, 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二、清政府無知無德無能,清朝結局早已註定

清政府的衰落看似突然,

其實是有預兆、有階段的。

清朝雖然長時間閉關鎖國,但歐洲國家作為航海大國,也曾跨越大洋與清朝接觸。

當時的中國在西方國家看來頗具東方神秘色彩,

尤其是馬可波羅在書中描述,遍地黃金、技術發達。

很多英國人都慕名前來。

因此早在西方國家艦船禮炮開啟我國門之前,清朝統治者就已經和西方國家有接觸,

最早甚至可以追溯至乾隆時期。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 追問了三個問題, 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當時清朝國力強盛,英法也尚未完成工業革命,

很多英國傳教士和商人來到我國希望進行傳教、通商活動。

面對英國人帶來本國的各種珍奇物件,掌權的乾隆皇帝權當是消遣娛樂,完全沒有放在心上,甚至將英國當成清朝屬國,認為他們需要清朝的幫助。

然而經考證,

當時英國人帶來的是織布機、蒸汽機、步槍等十分先進的裝置,

但一向英明神武的乾隆在這方面卻十分短視。可能人們都對自己不瞭解的東西存在恐懼,乾隆將這些新奇玩意放到倉庫裡,積灰落土,卻不知,如果合理運用這些東西,將會拯救國家於水火。

清朝乾隆皇帝無知,不懂技術;無德,不思進取;無能,沒有能力學習。已經早早為清朝劃上了一個悲慘的句號。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 追問了三個問題, 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三、落後就要捱打,中華大地近代悲劇開場

清朝皇帝仍然可以目空一切,但西方列強早已經脫胎換骨。先進艦船、槍炮進駐我國海岸線,國門大開。

甲午海戰,日本一個彈丸小國毫無懸念的戰勝了清朝當時的王牌軍隊——北洋水師,撕下了清朝最後一塊遮羞布。

百姓感嘆當初的大清怎得如此不堪一擊,甚至連倭國也能踩在我們頭上。卻不知,其實百年之前清朝的敗局就已經顯現。

道光皇帝得知英國女王的一無所知,提出問題的愚昧可笑,更是達到了近代封建王朝荒誕的頂峰。

直到清朝消失,他們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落後和腐朽,但歷史不會給這些過時的人機會,他們只能被淘汰掉。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 追問了三個問題, 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不思進取的統治者終究會落得悽慘下場,但可憐了天下百姓。他們只是在好好活著,卻要承受戰火的摧殘。

正如塞爾維亞的一句諺語,

戰爭中,政治家提供彈藥,富人提供食物,窮人提供孩子;當戰爭結束後,政治家們取回剩餘的彈藥,富人種更多的糧食,窮人們只能尋找孩子的墳墓。

清朝的昏庸讓中華民族不得不承受痛楚,如今的我們也要意識到,

只有自身的強大才能保證國家繁榮、民眾富足,切不可目空一世、不思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