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是一本偽書, 並非孫武本人所作?

《史記》裡為兩位春秋時期的軍事理論家列傳,一位是

司馬穰苴

,另一位是

孫武

;前者著有《司馬穰苴兵法》,後者則有《孫子兵法》傳世。

司馬穰苴是“田完之苗裔”,與田氏齊國同宗共祖,他生活在齊景公的時代,正值春秋末期。《司馬穰苴列傳》說:“齊景公時,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為了應對晉、燕兩國的入侵,晏嬰向齊景公舉薦了司馬穰苴。齊景公與司馬穰苴交談過後,立即拜其為大將。司馬穰苴甫一上任,就斬殺莊賈,在軍中樹立起威信。結果“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度水而解。”使得司馬穰苴威名大震。到了戰國之時,齊威王“

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號曰《司馬穰苴兵法》。

《孫子兵法》是一本偽書, 並非孫武本人所作?

由此可知,《司馬法》和《司馬穰苴兵法》都不是司馬穰苴的親筆作品,是後人附會編輯而成的,就像《論語》、《孔子家語》並不出自孔子之手一樣。在《漢書·藝文志》中,也沒有《司馬穰苴兵法》這本書,而《司馬法》則列入禮部的書籍行列,並不視為兵書。

至於司馬穰苴其人是否真的存在也很成問題。《司馬穰苴列傳》裡說的

晉燕侵齊之事

並不見於《春秋》和《左傳》,也不見於《史記·齊太公世家》。在齊景公時期,齊晉兩國交好,景公曾分別朝拜過晉平公與晉昭公。當時燕國的國君被大臣驅逐,逃奔到齊國避難,齊景公請求晉國幫忙平定燕國內亂。得到允許後,齊國討伐燕國,送燕君歸位。這位國君《左傳》寫作

燕簡公

,《史記·燕世家》則誤以為是

燕惠公

。既然晉燕侵齊之事存疑,那麼名不見《左傳》的司馬穰苴其人也就存疑了。

同樣的,《孫子吳起列傳》說孫武曾幫助吳王闔廬“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並有《孫子兵法》十三篇傳世。然而孫武卻像司馬穰苴一樣,並未被《左傳》提及,就連戰國時的諸子也只提到吳起,很少說到與其齊名的孫武——孫武可能也是個虛構的人物?

《孫子兵法》是一本偽書, 並非孫武本人所作?

兵聖孫武

孫武與孫臏是否是同一個人?

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提出一個觀點,認為

春秋時代並沒有孫武這個人,孫武只是孫臏的原名而已

《史記》把孫武與孫臏分為兩人,二者相差百餘歲,後者是前者的子孫。《漢書·藝文志》中有“《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可見歷史上存在兩個“孫子”,並且有兩部《孫子兵法》。

然而錢穆認為孫武這個人不見於《左傳》,故而身份存疑,可能是後人把孫臏的事蹟訛傳成了另一個人。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裡有“

孫子臏腳

”的說法,可知“臏”並非孫子的本名,只因他被龐涓迫害而導致雙腿殘疾,才以此為名,就如瞽叟、黥布之類,

孫臏的本名可能就是孫武

《史記·魏世家》裡把魏哀襄王誤分為魏襄王和魏哀王兩人,《孫子吳起列傳》中也有可能把“孫子”誤分為孫武和孫臏兩人。孫臏晚年隨田忌奔楚,在吳地寫出了《孫子兵法》,所以錢穆說:“後人說兵法者,遞相附益,均託之孫子。或曰吳,或曰齊,世遂莫能辨,而史公亦誤分以為二人也。”

然而錢穆忽略了《孫子兵法》這本書中的內容,《九地篇》寫道:

“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虛實篇》又說: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哉?”

這顯然是圍繞吳越相爭的問題而發表的議論,並且是站在吳國的立場,認為越國雖然兵馬眾多,但並不能決定戰爭的勝敗。如果《孫子兵法》是孫臏寫的,那麼當時已經是戰國之世,吳國早就滅亡了,越國也已被楚國所吞併,孫臏為什麼還要在書中發表這種怪論呢?

其次,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臏兵法》也最終證實《漢書·藝文志》裡的《吳孫子》和《齊孫子》是兩本不同的書,傳世的《孫子兵法》並非孫臏所作。

《孫子兵法》是一本偽書, 並非孫武本人所作?

孫武是否是虛構的人物?

對《孫子兵法》的成書年代,歷來就有很多人懷疑過。例如南宋的

葉適

認為春秋之世,凡用兵作戰的卿大夫《左傳》都會記載其名字,然而吳楚之戰時,《左傳》和《國語》只提到伍子胥、夫概王等人,無一字提及孫武。倘若孫武是吳國重臣的話,不應沒有記載。因此,葉適說:“

凡謂穰苴、孫武者,皆辨士之妄相標指,非事實。

然而事實上司馬遷在《史記》中並沒有說孫武是吳國稱霸的關鍵人物,

那個“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的人是指吳王,孫武只是“與有力焉”。

後人理解錯誤,反而質疑說太史公既然認為孫武“顯名諸侯”,為何卻名不見於《左傳》——既然不見於《左傳》,便實無其人。這種邏輯真可謂牛頭不對馬嘴。

《左傳》裡缺失的人物其實並不少,例如輔助齊桓公稱霸的甯戚、東郭牙等都名不見經傳,只出現在先秦子書中;《左傳》全書也只提到大夫種一次,而沒有說及同樣重要的范蠡。《左傳》沒有提到就不存在,這種邏輯不能成立。

孫武是個優秀的軍事理論家,但他不一定也非得是優秀的軍事指揮家,就如《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一樣。葉適想當然地把孫武類比孫臏,認為寫《孫子兵法》的人必然也會有出色的實戰成績。然而《漢書·藝文志》裡也有《丁子》、《景子》等兵書,其作者皆名不見經傳,並非寫兵書的人就都是名將。孫武因寫出《孫子兵法》這本書而知名,《孫臏兵法》則因是孫臏這個人所寫才受到關注,彼此不矛盾。

《孫子兵法》是一本偽書, 並非孫武本人所作?

孫武活著的時候可能官位不高

《孫子兵法》是否是戰國時期的作品?

《孫子兵法》一書提到“

革車千乘,帶甲十萬

”和“

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

”,其所指的戰爭規模已經超過了十萬眾,引起後人的懷疑。如清人姚鼐認為“春秋大國用兵,不過數百乘,未有興師十萬也。是書所言,皆戰國事耳。”章學誠也斷言“春秋用兵,未有至十萬者。”被錢穆引以為據。然而,這些言論反映了說者對春秋歷史缺乏瞭解,並且多少有些書生氣。我們只需理順春秋各場戰爭的規模,便可將其論點攻破。

春秋之時,晉、秦、齊、宋聯軍在城濮與楚軍交戰時,《左傳》說:“晉車

七百乘

”,杜預注曰:“

五萬二千五百人

”。這是當時晉軍投入的數量。杜預又說:“古者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所以我們可以據此來估算春秋時代各場戰爭投入的兵力。

春秋初年,鄭莊公出兵

二百乘

伐大叔段,約投入

一萬五千人

;楚成王初年,令尹子元以車

六百乘

伐鄭,投入兵力約

四萬五千人

;之後趙盾以諸侯之師

八百乘

平定邾國內亂,有兵約

六萬人

。這是春秋初期大國的用兵數量。

到了春秋中期,魯宣公二年之時,鄭國與宋國交戰,鄭國俘虜了宋國的華元,斬殺樂呂“及甲車

四百六十乘

”,可知此戰宋國損失

三萬四千五百人

,小國間的戰爭規模已擴大。魯成公二年,郤克向晉景公請兵伐齊,景公許之以七百乘,郤克嫌少,最終增兵到

八百乘

,再加上魯、衛聯軍,最終擊敗齊國。

《孫子兵法》是一本偽書, 並非孫武本人所作?

到了春秋中後期,魯襄公十八年,晉國討伐齊國,範文子對齊國的使者說:“魯人、莒人皆請以車

千乘

自其鄉入,既許之矣。”此役,晉軍投入

七萬五千人

以上的兵力,令齊國人膽寒。之後,鄭國伐陳,投入了

七百乘

的兵力,與城濮之戰時晉國相當,相比於春秋初年,各國的武裝力量都出現增長。秦公子針奔晉時,竟然帶走了秦國的

千乘

車馬,華貴至極。魯昭公八年,魯國閱兵,“

革車千乘

”;五年後,晉國也進行了一次閱兵,“

甲車四千乘

”,參加檢閱計程車兵約有

三十萬人

,故而叔向誇口說:“

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雖以無道行之,必可畏也。

”可見,到了春秋末期,諸侯用兵早已不是“數百乘”了。春秋即將結束的時候,吳王夫差北上伐齊,殺國書、公孫夏等,獲革車

八百乘

,約六萬人以上。

《孫子兵法》裡提到的“興師十萬”正好反映的是春秋末期的戰爭規模,作者取十萬為整數並非過分誇大,而且《孫子》是兵書又不是史書,並不需要非得嚴謹地說“興師數萬”不可。

春秋初期戰爭規模小,所以基本都是速決戰、大會戰,例如韓之戰、城濮之戰等都在一天內便可分出勝負;而到了中期,開始出現楚莊王攻宋不能下的情況,糧草後勤變得益發重要。到了孫武的時代,範氏與中行氏龜守朝歌,趙簡子討伐了五六年才將城門攻破;而越王滅吳、知伯討伐晉陽也都持續三年之久,

戰爭變得越來越長,規模也越來越大

。所以《孫子兵法》中強調的因糧於敵、不戰而屈人之兵,力求避免“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的情況,這正是對戰爭型別變化的反映。

至於《孫子》裡的∶“

孰有道”、“

不可因怒而興師”,稱“主”而不稱“君”,也正是反映宋之會(公元前546年)以後,諸侯政自大夫出的現實情況。這年魯國的叔孫豹、晉國的趙武、楚國的屈建、蔡國的公孫歸生、衛國的石惡、陳國的孔奐和鄭國的良霄會盟於宋國,標誌著諸侯會盟轉變成大夫會盟。從這以後,國君領兵打仗的現象變得很罕見,接著楚公子圍弒君、魯三桓逐昭公、田氏專其國之政、趙氏為晉國正卿,

真正掌權的早已不是作為諸侯的“君”了,而是作為大夫的“主”

因此,說歷史上沒有孫武這個人,顯得證據不足;說《孫子兵法》是戰國時的作品,也失之於武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