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旱, 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主意, 老劉說: 殺一人, 天必雨

國祚276年的大明王朝是一個極致朝代,奉行不和親不納貢的原則,軍事尤其是海軍力量在當時傲視全球。1549年,明朝發明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枚水雷,比西方國家早兩百多年。

萬曆年間,大明海軍首次將水雷應用到對倭海戰,成功擊沉倭寇戰艦。除此以外,明朝還發明瞭海戰用的兩級火箭,能在水面上飛行數公里直接攻擊對方艦艇。

明朝的海軍實力傲視群雄,經濟實力更勝商品經濟繁盛的宋朝。據統計,明朝擁有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儲備,鐵生產量9000多噸,足足是宋朝的兩倍之多。

天下大旱, 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主意, 老劉說: 殺一人, 天必雨

旱災禍大明,劉基語出驚人

大明王朝素有“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盛名,這個在中國古代史上盛世最多的朝代,卻也是命途最多舛的。據明史學家統計,明朝遭受的天災達5416次,其中平均每年發生3。42次旱災。

旱災對古代農業社會的的影響是致命的,食物和水的短缺令百姓難以進行農業生產,這必然造成流民增多。這些流民也許淪為流寇,嚴重者會組織武裝暴動危及王朝存亡。

持續乾旱的天氣有利於流感等病毒的加速繁殖,旱災衍生出疫災。

雙災交疊給整個社會生活帶來毀滅性打擊,人口銳減必然導致社會生產力急劇下降,農耕民族承受災害的能力最多約為4年。

天下大旱, 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主意, 老劉說: 殺一人, 天必雨

明太祖朱元璋童年時就經歷過數次災荒,其父母兄妹皆死於災荒,他對自然災害的危害是有切膚之痛的,哪知大明江山初定,災禍仍是不期而至。

明朝初年京城發生大火,全國各地相繼發生不同程度的旱災,天不降甘露導致莊稼絕收,禮部求雨無果更令民心浮動。對此感到十分憂慮的朱元璋,立即想到以神機妙算著稱的劉伯溫。

劉伯溫又有“再世諸葛”之稱,自1360年春三月成為朱元璋的謀士開始,他就沒少為朱元璋的雄圖霸業出謀劃策,屢次解救朱元璋於危難,幾度讓朱元璋的軍隊起死回生。

天下大旱, 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主意, 老劉說: 殺一人, 天必雨

大旱在前,朱元璋希望精通陰陽八卦和五行的劉伯溫,能夠為他的大明王朝排憂解難,劉伯溫回答說只要殺一個人,上天必會降雨。劉伯溫要殺的人是誰呢?——左丞相李善長的親信李斌。

扶植文人集團,兩派相制衡

李善長是朱元璋欽點的明朝第一開國功臣,他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間更早於劉伯溫,李善長的兒子李祺娶了朱元璋的長女臨安公主,因此李善長是真正位高權重的皇親國戚。

李善長憑藉淮西人的身份與淮西勳貴拉幫結派,朝中逐漸形成以李善長為首的武貴“淮西派”。

淮西勳貴們曾跟隨朱元璋征戰二十餘載,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很大。

天下大旱, 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主意, 老劉說: 殺一人, 天必雨

淮西派大肆拉幫結派,無視朱元璋制定的律法,嚴重威脅朱元璋手中的權力,但初登九五尊位的朱元璋還沒卸磨殺驢的打算,而是選擇扶植以劉伯溫為代表的江浙集團與之抗衡。

朱元璋任命劉伯溫為御史中丞,給予他充分自由與權力監督百官,一旦發現有違律例者即按律處置。朱元璋這一步棋,很大程度是衝著淮西派而去的。

劉伯溫作為“江浙派”文人集團的代表,又是朱元璋的心腹謀臣,他自然明白朱元璋的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兩派無論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從來都是針尖對麥芒。

天下大旱, 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主意, 老劉說: 殺一人, 天必雨

劉伯溫處置貪贓枉法的官員更是鐵面無私,令百官畏懼,偏偏後臺較硬的“淮西派”行事不改囂張,尤其是李善長的親信李斌。

時任中書省正七品都事的李斌不僅縱容手下犯法,他自己也利用官職之便謀取私利,甚至在科舉考試中包庇舞弊之人。貪贓枉法已是大罪,包庇科舉舞弊更是犯了正直文人的大忌。

李斌的目無法紀被人舉報給剛正不阿的劉伯溫,劉伯溫立即展開調查,很快就掌握大量證據,李斌被逮捕下獄並判了死罪。

天下大旱, 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主意, 老劉說: 殺一人, 天必雨

得知訊息的李善長曾向劉伯溫求情,卻遭到拒絕。李善長並非善茬,遂稱大明王朝久經乾旱,若是在此時造殺孽,上天就更不會下雨。又道劉伯溫既然擅長奇門之術,應由他來為大明作法祈雨。

李善長有意將百姓深受旱災之苦歸咎劉伯溫,劉伯溫卻是不為所動,甚至將計就計開壇作法祈雨,然後稟告朱元璋,天神指示只要殺了李斌便會降下雨來。

鞏固皇權,步步為營

朱元璋知道劉伯溫是要借祈雨之名除掉李斌,朱元璋又何嘗不想借此挫一挫淮西派的囂張氣焰?所以,朱元璋同意劉伯溫的建議斬殺了李斌。

天下大旱, 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主意, 老劉說: 殺一人, 天必雨

李善長借天神之名威脅刁難劉伯溫,劉伯溫就以天神之名殺李斌,助朱元璋翦除李善長的羽翼。

李斌案,表面上是劉伯溫與李善長兩派的矛盾,實際上是皇權與相權的一次低烈度交鋒。

朱元璋沿襲元朝制度設中書省統領六部,置左右丞相,左相為輔,右相為主。左右丞相可以幫助朱元璋處理軍政大事的左臂右膀,也可以是皇權的掣肘,這絕不是朱元璋能忍的。

淮西勳貴集團曾經是朱元璋問鼎天下的最強助攻,可是建立王朝之後,這些人就是尾大不掉的“累贅”。

天下大旱, 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主意, 老劉說: 殺一人, 天必雨

李善長、汪廣洋、楊憲、胡惟庸相繼執掌中書省,李善長請辭歸鄉後,汪楊二人明爭暗鬥,結果汪廣洋落敗被貶,楊憲後來因攻擊李善長成為中書省第一個被殺的丞相,據說還是五牛分屍。

楊憲一死,汪廣洋被召回任右丞相,擔任左丞相的正是胡惟庸。胡惟庸雖然成功鬥倒汪廣洋,一度大權獨攬,但他的下場也是眾所周知的悽慘,就連李善長最終也沒有逃過朱元璋的屠刀。

明初中書省這四位丞相,除了楊憲外的其餘三人都是淮西舊部,受他們牽連的淮西眾臣亦不在少數。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立即把握時機廢除承襲千年的丞相制。

天下大旱, 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主意, 老劉說: 殺一人, 天必雨

朱元璋為鞏固皇權,可謂步步為營。就如《山河月明》裡劉伯溫所說,中書省就是朱元璋替淮西勳貴集團準備的一口“大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