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鑑賞】宋代支釘燒是什麼工藝?宋代支釘燒的工藝特徵有哪些?

支釘燒是什麼工藝

初識張公巷

編者按:

本篇文章是

古代藝術品收藏專委會學術委員、“汝瓷研究學會”創始會員劉新民先生

的原創文章,透過轉載,專委會旨在號召專委會委員能夠在自己收藏領域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引導民間收藏家朝著有品質、有內涵的專業化之路發展。

張公巷窯的發現為歷史上懸而未決的一些北方青瓷找到了答案,同時也拓寬了認識北宋時期汝州轄區燒製青瓷窯口的視野。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張公巷窯發掘現場窯址和出土青釉殘片

“北宋官窯”至今仍是一個謎。南宋·顧文薦在《負暄雜錄》一書中寫道“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襲徽宗舊制,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範,極其精緻,油(釉)色瑩徹,為世所珍。後郊壇下別立新窯,亦曰官窯,比舊窯大不侔矣。”

對《負暄雜錄》中記載的“京師自置窯燒造”存在兩種看法:第一種認為是在都城汴梁(開封)辦窯場燒宮廷御用瓷器,京師指的是開封。但開封地理環境特殊,數百年來黃河氾濫,災荒頻繁,地貌變化很大,宋文化層深埋地下達六七米,當年燒瓷器的窯場遺址,至今沒有發現窯址。

第二種認為是為滿足宮廷需要燒造御用瓷,官方投資的官窯窯場地點設在在京畿地區,或附近瓷區。北宋時期,開封周邊地區發展起來許多窯場,有水平較高,1977年發現的寶豐縣清涼寺汝窯遺址就被認為是燒造御用汝官瓷的窯址,所以北宋官窯是極有可能在開封周圍京畿區域各縣的。

從張公巷窯址的考古發掘看《負暄雜錄》中有關“北宋官窯”的問題並未解決。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亞力山大碗 由7塊碎片修復而成

謎一樣的“亞歷山大”碗

威廉·克里夫利·亞歷山大是19-20世紀英國著名收藏家,以現存大英博物館著名的“亞歷山大碗”是因其名“亞歷山大”而聞名世界。這隻斗笠粉青釉碗是件殘器修復件,亞歷山大1920年捐獻給大英博物館的,此前,大英一直把它作為汝窯碗看待。

“亞歷山大”碗,大英博物館專家用x射線能量分析儀電子掃描顯微鏡對其檢測,報告中說亞歷山大碗“胎體成分明顯表明,它屬於中國北方瓷器,而不是南方或高麗瓷器。”、“該碗與汝窯有著相同的工藝和成分特徵,尤其在胎體燒成不足、玻璃質感不強,胎體與釉中氧化鋁含量極高,以及釉中氧化鎂含量等方面都是一樣的。”報告的結論認為“雖然目前尚不能證明這件亞歷山大碗就是汝窯產品,但它在工藝上同汝窯的密切關係是顯而易見的。”該碗是十分典型的北宋時期北方瓷窯燒造的,亞歷山大碗很有可能是現在掩埋在開封地區的北宋官窯。在張公巷窯未發現之時,這幾乎稱為“開封北宋官窯”的定論。

張公巷窯的考古發現,確認亞歷山大碗為張公巷窯產品,而不是深埋在開封地下六米的所謂“北宋官窯”。據說“亞歷山大碗”是世界上發現的張公巷窯青瓷的“唯一”傳世品。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四塊青釉瓷片

上博收藏的四塊青釉瓷片的困惑

這四塊青釉瓷片是上個世紀50年代由上海古玩鑑賞家葉月軒和葉叔重兄弟捐贈的。在此對葉氏兄弟多說幾句。葉月軒與葉叔重是昆仲,同為法國巴黎吳盧公司吳啟周的外甥。曾先後受命做該公司的事務,所做之事均為大手筆,二人與開封商家多有來往,這四片青瓷為葉氏兄弟所有,得之於開封一家較大的古董店。除他們外,當時其他人手上亦有此類瓷片,當時就都認為是宋汝窯瓷片。解放後,陳萬里先生也曾得到同樣型別的青瓷片。

對這四塊粉青釉瓷片,上博汪正慶先生專門做了研究分析,這四塊粉青釉瓷片屬於宋代粉青釉中最為漂亮的那種色調,胎釉結合度極好,從斷面看,胎呈灰白色,與汝窯香灰胎近似,但比汝窯的香灰胎更白些、胎質更堅密些。上博收藏的這四塊宋代粉青釉瓷片與“亞歷山大”碗釉色和胎質相似度極高。但是什麼窯口也是不能確定。

2001年張公巷窯址考古出土青瓷殘片中發現了與上述青釉瓷片完全相同的標本,可以確定上博的四塊粉青瓷片是張公巷窯的青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張公巷窯址的發現和發掘簡介

2000年春,汝州市區張公巷附近的居民高中強家翻修房子時被發現了張公巷窯址。當時在挖地基的現場發現有幾十片典型的如盤式、桶式、漏斗式等窯具。2000年春和2001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兩次配合城區民房改建工程進行考古發掘,經初步探查,窯址中心區域面積約3600平方米。2001年10月,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汝州年會暨汝瓷國際學術研究會在汝州召開,專家們根據對寶豐清涼寺和汝州文廟、張公巷出土瓷片的對比和科學測試,初步斷定汝州可作為汝官瓷新窯器目標考察發掘地,懷疑張公巷遺址即是多年來一直在苦苦尋找的北宋“官窯”遺址。2012年8至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張公巷窯址進行第四次考古發掘。2017年8月5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汝州市文物局配合組成專業考古發掘隊,對張公巷瓷窯遺址開展第5次主動性、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張公巷窯生產的精美瓷片、可復原的瓷器和窯具等。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張公巷窯的命名也是很特別的

宋代按當時的地名命名窯址是一種通用的預設的命名法。瓷窯以其所屬州縣命名,如浙江餘姚上林湖的瓷窯因它地屬越州而稱越窯,內丘瓷窯因它地屬邢州而稱為邢窯,其他如定窯、龍泉窯、耀州窯等也是按宋代當時的地名命名的。因此,以其當時窯址所屬州縣命名,清涼寺窯、張公巷窯都屬汝州,從廣義上講都叫汝窯。當然,尊重歷史約定汝窯是特指清涼寺窯,這是狹義的汝窯概念。張公巷窯在使用時不會單獨稱“汝窯”。

初識張公巷

張公巷窯命名有點特別,雖然也是按地名命名的,只不過並非按照北宋時的地名命名窯址。張公巷窯是因明代萬曆丁丑科進士、汝州籍名吏張維新常過往於此巷而得名,而今張公巷瓷窯遺址所處位置正好就在張公巷街一帶。即今河南省汝州市老城區東南部、中大街北側的張公巷東西兩側,故名曰“張公巷窯址”。那麼,北宋時張公巷窯址所在地叫什麼地名有待於本地專家們的考證。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張公巷窯出土了什麼瓷器

從歷次發掘出土的瓷器、瓷片等情況看,張公巷窯瓷器釉色種類豐富,有青釉、白釉、黑釉、豆青釉等。

從出土的器形來說,有葵口回字文大龍盤、八方盤、折腰盤、盤龍香薰、八卦爐、鏤空“金木水火士”字樣的雙龍鈕器蓋等。有花口折腹圈足盤、花口板沿平底盤、盤口細頸瓶、鵝頸鼓腹瓶、盞、盞託、堆塑燻爐、套盒和器蓋等較少見品種。

張公巷瓷器以薄胎薄釉為主,釉面玻璃質感較強,釉色分卵青、淡青、灰青、青綠等;胎色有粉白、灰白、潔白和少量淺灰,胎質細膩堅實。

從燒製的溫度看,巷窯燒製溫度為1250度——1300度,磁化程度極高。在遺址發現了深度兩米多的木炭坑及煤拌炭的混合物,說明當時張公巷窯燒窯所用的燃料不只是柴和煤,而且還有優質木炭或煤與炭摻和燃料,從而來提高燒窯溫度。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張公巷窯的燒製工藝

帶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為主,碗、盤類器物一般用墊燒,部分採用裹足支燒法。從支釘來看,張公巷窯為小圓形支釘,支釘很白,支釘分別為三、四、五和六枚。四枚支釘支燒是張公巷窯的主要支燒工藝之一,這種支燒方法在清涼寺汝窯、東溝窯和同一時期窯口是不多見的。張公巷窯的支釘質地更加質密,更加堅實。另外在胎質上更細密,更堅實。

從出土的匣缽看,絕大部分外塗耐火泥,並且大部分匣缽內、外塗釉,並用瓷質匣缽。張公巷窯址出土的匣缽還有一部分在口沿和匣缽內外塗有化妝土,使匣缽的介面處更密閉,使瓷器在燒製過程中能更好的還原。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張公巷窯的年代和性質判斷

關於張公巷窯的燒造年代,目前有三種說法,北宋說佔多數;其次,是金代說;個別學者認為張公巷窯的燒造年代是元代。

故宮博物院有一個“關於汝窯的研究報告”中談到了汝窯與張公巷窯的關係:“對於2000年在河南省汝州市張公巷所發現瓷窯的年代,以往學者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張公巷窯即‘北宋官窯’有人認為張公巷窯的年代是在金、元時期。

此次有學者請人使用熱釋光測年法對出土自寶豐縣清涼寺村汝窯和汝州市張公巷窯的瓷片標本分別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前者的年代比後者早約30年。”熱釋光測年法確認張公巷窯晚於清涼寺汝官窯的時間。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張公巷窯出土青瓷殘器修復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張公巷窯出土青瓷殘件

張公巷窯是否就是《負暄雜錄》中記載的“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的北宋官窯目前還無法確證,這有待於今後的新的考古發現。無論北宋說、金代說還是元代說,張公巷窯具有官窯的性質的意見是比較一致的。專家學者的觀點並未形成一致看法。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耿寶昌

(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從張公巷窯址出土的器物造型看,特別是折腰碗等繼承了晚唐的風格,特別追求形式美,在當時是風行的,我判斷應是北宋的,具有唐、宋窯的特徵。要進一步弄清北宋官窯,找到完整的器物還要進一步發掘,進一步確定其年代。

郭木森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張公巷窯址考古發掘隊隊長):張公巷青釉瓷的造型、釉色、燒造工藝等,顯然承繼了汝窯風格。我認為張公巷窯燒造青瓷的年代大致可以確定在北宋末至元代初年。

王莉英

(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對於出土的北宋灰坑,裡邊瓷片這麼單一,說明這個時期不是民窯,是一個專門燒製御用青瓷的窯。我認為張公巷窯在北宋末期,是官窯性質。

趙維娟

(鄭州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我們透過對汝州張公巷窯址出土的瓷片與寶豐清涼寺出土的瓷片的化學成分進行測試發現,張公巷瓷片胎質含氧化鋁比清涼寺的高,氧化鈣的含量相近,氧化鐵張公巷的含量比清涼寺的低。用模糊聚類分析可以看到張公巷瓷片和清涼寺瓷片中胎質成分不一樣,說明當時做胎用的原料不可能到太遠的地方去運, 是就近採用。透過對釉樣品的測試比較,張公巷出土瓷片中氧化矽的含量高於清涼寺的,因此張公巷的瓷片釉呈玻璃狀。兩者的含鐵量大致相同,釉中清涼寺的氧化鈣高於張公巷的。清涼寺瓷片中的氧化錳的含量高於張公巷的,因錳和鐵都是重要的著色素,因此張公巷的瓷片釉色稍淡了一些。綜合以上分析,清涼寺汝官窯和張公巷窯的瓷釉配方關係是相承的;清涼寺與張公巷兩處燒瓷用胎原料產地不同;兩者間釉的產地和配方不完全相同,張公巷的瓷比清涼寺的瓷更好。

秦大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根據考古的文化層我認為張公巷窯址出土的器物應為金元時期,儘管我站出來反對定張公巷窯是北宋官窯,但是根據有關文獻考證,我還是要堅持是金元時期的窯址。

伊藤鬱太郎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館長、日本著名古陶瓷專家):圍繞張公巷最主要的是年代問題,透過看其造型、釉胎,進行成分分析,得出的結論不是隨便簡單地說是官窯的東西。在年代確定上有兩條,一是傳承問題,從清涼寺到張公巷再到南宋官窯,有其傳承的關係。二是使用者的問題。其產地、場地不一樣,從瓷片器型上看,作為官窯它能代表皇帝的審美品位,反映了新一代皇帝的審美觀點,從釉色、胎土、造型氣勢上和徽宗皇帝審美品位是合拍的。2001年我看到時,就推斷至少是金代以前的。如果說是官窯,只有北宋才有,不可能是金官窯,金皇帝沒這個品位。張公巷是北宋官窯這個結論是非常非常肯定的。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初識張公巷

《負喧雜錄》中所說的“北宋官窯“仍然有待於新的考古發現,我們期待解開”北宋官窯“的那一時刻。

本文轉自“骨董收藏”微信平臺

關於我們

古代藝術品收藏專業委員會隸屬於全國工商聯直屬商會——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於2016年7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宗旨】保護民間物質文化遺產,普及古代藝術品收藏知識,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收藏領域健康發展。

【目標】匯聚精英,探究珍寶,共建藏界新生態。

【理念】以學術引領收藏,以專業助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