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更替: 表面是曹氏與司馬氏的鬥爭, 其實是兩個社會階級的較量

六鎮起義後,北魏王朝在整個北魏王朝發生了多次內亂。北魏在“平叛”的過程中連敗,北魏中央政權開始瓦解。過去,學界普遍認為,孝文帝改革後,實行“霸權政策”,導致北鎮人民地位下降,喪失復職權,引起民眾不滿。與北魏政府並最終起義。

魏晉更替: 表面是曹氏與司馬氏的鬥爭, 其實是兩個社會階級的較量

一、北魏中央權力崩潰的起點

1、六鎮起義

六鎮起義爆發原因、性質等相關問題是一直是學界關注的重點。陳寅恪先生認為,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原先為“國之肺腑”的北鎮之人社會地位降低,失去仕宦、復除權利,對洛陽政府不滿是導致動亂的原因,認為六鎮起義本質上是對孝文帝漢化政策的反動。

後周一良先生對此觀點又做了修正補充,認為北鎮之亂主要是階級鬥爭,並非對漢化的反動,是被壓迫的少數民族和被擯棄清流之外的鮮漢貴族聯合反抗統治階級的鬥爭。唐長孺先生也持類似觀點,認為在六鎮內部存在豪民與細民兩大對立階級,六鎮起義主要是反對土地兼併,反奴役的階級鬥爭。

萬繩楠先生則持相反觀點,認為六鎮起義是統治階級內部鬥爭而不是階級鬥爭。而日本學者則傾向把鎮民看做一個整體,認為六鎮暴動是鎮民在豪族指導下,擺脫自身賤民化,爭取自由民身份,反抗軍鎮體制的鬥爭。北鎮豪帥群體政治社會地位本就不高,他們在六鎮、河北起義中,也並不處於領導地位,也不是義軍的主要組成部分。

因而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

“漢化”

後導致其地位下降,從而引發其對北魏中央的不滿,最終發動

“叛亂”

這樣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魏晉更替: 表面是曹氏與司馬氏的鬥爭, 其實是兩個社會階級的較量

2、北魏王朝中央權力的崩潰

北魏武帝以來,北魏與柔然的戰爭持續不斷,北亞處於北魏與柔然兩大強國的局面。太和之後,由於高楚達等國的崛起,導致了北亞的軟衰落,北亞缺乏一個能夠控制整個草原的強大政權。為了防止柔然入侵,北魏每年都從平城派大批軍隊到北方巡邏邊境(有時甚至是皇帝本人),這被稱為“行防”。

隨著北方邊境壓力的緩解,以“移動”鎮代替“移動”鎮作為主要防禦形式的少量部隊被派往“移動”鎮。隨著國家戰略中心北魏南移,這種“

轉移防禦”

逐漸被取消,因為中衛逐漸失去了對北鎮的控制。與此同時,隨著總督制度的引入,駐軍的調整等措施使軍鎮逐步組織起來,修築城牆、倉庫使軍鎮進一步封鎖。

軍事組織,城市發展,使軍隊鎮附近的部落酋帥有固定住所,逐漸擺脫遊牧狀態,同時加強部落的控制,獨立意識越來越強烈,併產生離心傾向於中部、北部,邊緣鎮的僱傭軍將領郝帥和周圍部落自尊心強,傲慢計程車兵們都會倒下,也許這是六鎮起義後更深的原因。高歡還發出了《二鄉難制》的嘆息,“邊人(指北鎮人員)見此援師,他們將光華”由此開始。

綜上所述,北方邊境城鎮的上述變化是由北方草原的政治變化引起的。

魏晉更替: 表面是曹氏與司馬氏的鬥爭, 其實是兩個社會階級的較量

二、北魏中央權力的更替

1、爾朱榮霸府對北魏政權的“替代”

在武泰元年的河陰之變,可以看作是爾朱榮霸府“替代”北魏的關鍵一步。“河陰之變”,從形式上看是爾朱榮霸府為奪取北魏中央權力的必然行動,而從更深層來看則是未“漢化”的北族與北魏胡漢官僚的文化衝突,費穆在勸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曾說:“今以京師之眾,百官之盛。一知公之虛實,必有輕侮之心。”

在北魏中後期這樣的“輕侮”其實一直存在,胡漢士族官僚一向鄙視北族,而北族對已“漢化”的胡漢士族同樣不滿,他們自稱“鮮卑”或“北人”,稱自己的語言為“鮮卑語”、“國語”,以別於“漢兒”、“華人”、“漢語”、“華言”。在“河陰之變”中,公卿百僚、宗室慘遭屠戮,摧毀了北魏的政權的統治基礎。

中央權力出現真空,才使得爾朱榮有機會派其心腹入主洛陽中樞,自己坐鎮晉陽霸府遙控朝政。爾朱榮靠武力強權起家,在“平叛”過程中積累了一定政治軍事威望,在其勢大時尚能“控制”朝政。

在其身死後,其他爾朱家族成員並沒有他這樣的威信,根本無法駕馭霸府,又爾朱榮家族一向重武輕文,不諳治國理政,同時也缺乏政治遠見,在爾朱榮死後其家族內部傾軋嚴重,很快便被高歡霸府所取代。

魏晉更替: 表面是曹氏與司馬氏的鬥爭, 其實是兩個社會階級的較量

2、高歡霸府對爾朱氏霸府的取代

高歡認為孝武帝不過是自己所擁立的傀儡皇帝,仿照爾朱榮居晉陽遙控洛陽就可掌控朝政,但其忽視了孝武帝的政治影響力。而孝武帝在這一時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軍事力量,並對高歡形成戰略包圍。高歡面對這種情況,開始多路出擊打擊孝武帝。孝武帝與高歡這場決戰意義深遠,是高歡霸府奪取中央權力的關鍵之戰。

如孝武帝戰勝高歡,將重建洛陽中央權威,恢復以元魏皇帝為中心的統治秩序。而最終高歡勝利,導致北中國權力中心由洛陽轉移到鄴城——晉陽,而中央權力掌控者由元魏宗室、胡漢官僚徹底轉移到高歡霸府手中。

繼爾朱榮之後,高歡整合各方勢力,逐漸掌控關東政局,被高歡擁立的孝武帝元修不甘作為政治傀儡,暗中在洛陽糾和各方勢力對抗高歡霸府。永熙三年,雙方展開決戰,夏武帝敗北,以元、魏皇室和胡、漢官員為核心重建洛陽中央政權的計劃宣告失敗。高煥就這樣把原派往洛陽的物資和物資全部轉移到鄴城。

此時關東的權力中心在高環八的影響下由洛陽轉移到鄴城和晉陽。自孝文帝以來,統治階級也從“中國化”的胡漢官僚轉移到北鎮的豪塞人手中。

魏晉更替: 表面是曹氏與司馬氏的鬥爭, 其實是兩個社會階級的較量

三、晉陽勳貴對鄴城的控制

1、乾明政變

東魏建立後,鄴城中央本來應是由孝靜帝皇權領導下的胡漢官僚掌控,但不久高歡就派晉陽勳貴“入鄴主政”。晉陽勳貴竇泰赴鄴,出任京畿大都督,史載:“神武之為晉州請泰為鎮城都督,參謀軍事。累遷侍中、京畿大都督,尋領御史中尉。”京畿大都督掌握著鄴城禁軍,且控制新遷的元魏宗室及洛陽士人,竇泰實際上是作為高歡霸府的代理人控制鄴城。

在晉陽勳貴掌握東魏中央權力的過程中,作為勳貴領袖的高歡看到了元魏皇權的衰弱,逐漸產生了取代的想法,而這勢必會與勳貴產生矛盾。乾明政變的發生表面上看是高氏皇族內部的鬥爭,而實質上是之前受到打壓勳貴勢力對鄴城高殷所代表的皇權發出的挑戰。到高演執政時期,像高洋那樣依靠霸府以鄴城為核心掌控國家、皇權獨大的時代已一去不返。

魏晉更替: 表面是曹氏與司馬氏的鬥爭, 其實是兩個社會階級的較量

2、兩方勢力“共享”中央權力

東魏建立之初,北鎮豪帥在身份上發生變化成為國家統治階層,形成以晉陽為中心的勳貴勢力。於是,東魏中央政權分裂,形成了以元魏皇權為代表的以貴人貴族為核心的晉陽和葉城。之後,作為貴族首領,高歡逐漸萌生了超越的想法,逐漸來到了昔日貴族的對立面。經過高氏兄弟的經營,在鄴城形成了獨立於晉陽勳貴的的霸府力量,最終由高洋完成嬗代。

但卻使得北齊出現了兩都對立情況,即以高氏皇權為中心的鄴城和以勳貴勢力中心的晉陽。高陽在位期間,貴族勢力透過各種手段暫時被鎮壓,但在他死後,晉陽貴族勢力立即發動政變,挑戰高朝的皇權。

最終,高琰在貴族勢力的擁護下繼承了皇位。由於高燕的權力基礎來自貴族勢力,皇帝不得不向貴族勢力讓步,從而形成兩股勢力

“共享”中央權力的

政治格局。兩人自高成對立局面。

魏晉更替: 表面是曹氏與司馬氏的鬥爭, 其實是兩個社會階級的較量

結語:

作為勳貴領袖的高氏想取代元魏皇權,逐漸與勳貴勢力產生矛盾。在高洋嬗代,北齊建立後,兩都制內涵發生變化,中央權力一分為二,形成以高氏皇權為核心的鄴城,和以晉陽為中心的勳貴勢力。中央權力的分化之下,伴隨著的是高氏透過霸府對元魏政權的最終瓦解。

參考文獻:《魏書》

《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