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時中西火炮原理相同,但清朝鑄造工藝和射程均遜色於英軍

如果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鴉片戰爭時期中英武器裝備各自的水平,那就是,英軍已處於初步發展的火器時代,而清軍仍處於冷熱兵器混用的時代。

人們對於鴉片戰爭時期的清軍火器,常冠以“土槍土炮”之謂,假如這僅僅指製造者,甚至製造工藝而言,似乎也有道理,但就火器的型制樣式說來,卻是一種誤解。

火藥和管型火器都是中國發明的,但中國一直處於前科學時期,沒有形成科學理論和實驗體系,使得中國火器的發展受到了根本性的制約。至鴉片戰爭時,清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國發明研製的,而是仿造明代引進的“佛郎機”、“鳥銃”、“紅夷炮”等西方火器樣式製作的,由此可以說,清軍使用的是自制的老式的“洋槍洋炮”。就埋制樣式而言,與英軍相比,整整落後了200餘年。

清朝火炮情況

清代火炮,名稱繁雜,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欽定工部則例造火器式》開列了85種不同名稱的火炮。清代火炮的種類,《清朝文獻通考》曾進行過區分:按材質分為鐵質、銅質、鐵心銅體、銅質木鑲、鐵質金飾幾種;按重量分為輕型、重型兩種。當時的新型火炮,如果按裝填彈藥方式和彈道特性等方面綜合考察,大致可分為紅衣炮、沖天炮、子母炮三種類型。此外,還有神機炮等中國傳統型火炮,等等。

1、紅衣炮型別

紅衣炮是明末從歐洲傳入的一種大型前裝火炮,明代稱為“紅夷炮”,清代因諱“夷”字改稱“紅衣炮”。這種火炮身管長,身管與口徑之比多在20:1以上;管壁較厚,且從炮口至炮尾逐漸加厚,能承受較大的膛壓;炮身置有準星、照門,中部有雙炮耳,架於炮架之上,既能保持炮身的平穩,又可俯仰,以控制射程,故具有彈道低伸、射程遠、命中精度高、殺傷力大等優點,是當時最具威力的火炮。清代的火炮,多為紅衣炮型。

2、沖天炮型別

沖天炮是一種短身管、大口徑的前裝滑膛曲射火炮,身管長僅為口徑的數倍,發射爆炸彈,射程遠近受射角和裝藥量的影響,在射角45°的情況下射程最遠。這種火炮因形似石臼,在西方一般稱為“臼炮”,為迫擊炮的前身,多用於野戰和攻城。

3、子母炮型別

鴉片戰爭時中西火炮原理相同,但清朝鑄造工藝和射程均遜色於英軍

子母炮是一種輕型後裝火炮,由一門母炮和若干子炮組成,是明代由葡萄牙傳入中國的“佛郎機銃”的改進型。“子母炮,皆鑄鐵,前身後豐,底如覆笠”,後腹開口以納子炮。戰時,子炮可預先裝填好彈藥,輪流裝入母炮後腹,可以減少裝填彈藥的時間,提高火炮的發射速度。清代子母炮型別火炮主要有康熙年間的鐵子母炮、雍正年間的木柄子母炮以及奇炮三種。

4、神機炮型別

神機炮是一種中國傳統型火炮。由於沒有準星、照門,射擊精度受到限制。在佛郎機和紅夷(衣)炮傳入中國之後,神機炮已顯得落後了,但仍是清軍裝備的主要火炮之一。

5、其他炮型別

(1)九節十成炮

乾隆十三年(1748年),第一次對大金川用兵期間製造。銅質。“重自七百九十斤至七百九十八斤,長自五尺一寸至六尺九寸……用藥自一斤四兩至一斤八兩,鐵子二斤八兩,載以四輪車”。該炮的特點是炮管前後粗細若一,分為九節,除第一節炮口和最後一節末端,每節一端為陽螺紋,另一端為陰螺紋。

在不便通行的山川河湖之地,可以“分負以涉險遠”,作戰時又可合成一體。炮車中安一帶有半圓形缺口的立木,炮身即安放在半圓形缺口處。立木左右各有一鐵柱,夾住炮身,使之穩固。右鐵柱長於左鐵柱一倍,上端向前彎曲,裝瞄準具。

(2)虎尾炮

康熙六十年(1721年)造,鐵質,共2門,“各長三尺,重二十七斤,鉛子重二兩”。虎尾炮是清代重量最輕的火炮,具體形制不詳。

(3)信炮

鐵質,筒狀,上下若一,“自四十斤至八十斤,長自一尺六寸至一尺八寸,不鍥花文,隆起四道,受藥八兩”。將炮豎立於地面,裝入火藥,朝天發射。

光緒《大清會典圖》卷一OO有《行營信炮圖》。信炮是閱兵、訓練、遇有緊急情況以及作戰中用以釋出號令的火炮。順治十年(1653年)在京師白塔山設“信炮處”,正陽、崇文、宣武等內九門各備信炮五門。緊急情況時鳴放信炮,八旗官兵聞炮聲立即披甲提槍,趕赴預定崗位,文職官員則奔赴午門聽候命令。

(4)臺灣炮

該炮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統一臺灣的戰爭中,清軍繳獲鄭軍的火炮,銅質,“前拿後微豐,口形如缽,重自三百斤至七千斤,長自四尺三寸至一丈二寸,雜鍥花文、蕉葉文、蟠嫡人獸形,間以番書,隆起十道,中為龍文雙鈕,可貫繩懸之。受藥自一斤一兩至十斤,鐵子自二斤二兩至二十斤。載以四輪車”。

(5)回炮

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軍在平定大小和卓的戰爭中繳獲的一種輕型火炮,鐵質,“前穿后豐,長五尺,口鍥蕉葉文,通鈑金銀花紋,隆起七道,素鐵火機”,配有木鞍,用駱駝等馱載。

中英火炮比較

清軍使用的火炮,其原型可追溯至明代。康熙年間,西方傳教士南懷仁等亦幫助清朝監製了許多火炮。因此,清軍的火炮儘管名稱繁多,但從樣式上來看,主要是仿照西方17世紀至18世紀初的加農炮系列。

鴉片戰爭時中西火炮原理相同,但清朝鑄造工藝和射程均遜色於英軍

由於在18世紀內,西方火炮樣式並無重大變化,至19世紀鴉片戰爭時,與英軍相比,清軍火炮在樣式及機制原理上大體相同,兩者的差別在於製造工藝引起的質量問題上,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鐵質差

工業革命使英國的冶煉技術改觀,鐵質大為提高,為鑄造高質量的火炮提供了良好的原料。清朝的冶煉技術落後,爐溫低,鐵水無法提純,含雜質多,鑄造出來的火炮十分粗糙,氣孔氣泡多,鳴放時很容易炸裂,自傷射手。清軍針對此問題主要採用兩策。一是加厚火炮的管壁,使清軍的火炮極為笨重,數千斤巨炮,威力反不如西方的小炮。二是使用銅作為鑄炮材料。由於當時銅資源缺乏,銅炮十分罕見,視為利器。此外,對於已經鑄成氣孔氣泡較多、容易炸裂的火炮,清軍則減少火藥填量,這又降低了火炮的威力。

2、鑄炮工藝落後

英國此時在鑄造上已採用鐵模等工藝,並使用鏜床對炮膛內部切削加工,使之更為光潔。清朝此時仍沿用落後的泥模工藝,鑄件毛糙,又未對炮膛進行深入的加工,致使炮彈射出後,彈道紊亂,降低了射擊精度。英方此時因科學的進步,對火藥燃燒、彈道、初速度等方面已進行研究,火炮的各種尺寸比例和火門的設計,比較合理。而清方對火炮只是仿製,不懂得身管/口徑比例,以及火門位置在火藥燃燒中的實際意義,結果,許多火炮的比例不合,絕大多數火炮的火門口開得太前、太大。

3、炮架(炮車)和瞄準器具不全或不完善

炮架(炮車)是調整火炮射擊方向和高低夾角的器具。清軍對此不甚重視。至鴉片戰爭時,清軍的許多火炮沒有炮架,只是固定的。一些炮架只能調整高低夾角而不能左右活轉,限制了射擊範圍。已設的炮架,大多用粗劣木料製成,鳴放後,炮架震松,難以使用。讓人吃驚的是,清軍的許多火炮競無瞄準器具,或只有“星斗”(用以確定射擊方向)而沒有“炮規”(用以確定高低夾角)。士兵們主要靠經驗來瞄準。

4、炮彈種類少,質量差

英軍此期使用的炮彈有實心彈、霰彈、爆破彈等品種;而清軍只有效能最差的實心彈一種,且有彈體粗糙或彈徑偏小的缺陷。

此外,清軍火炮在管理上亦同鳥槍,並無定期造換制度。由於平常並不使用,許多露天擱置在炮臺、城垛等處的火炮,日曬雨淋,炮身鏽蝕,至鴉片戰爭,這些火炮的使用年限大多已經很長,清初鑄造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是前明遺物。若不蒸洗試放。誰也不知能否使用。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儘管中英火炮樣式大體相同,但因質量的差距,使之具有射程近、射擊速度慢、射擊範圍小、射擊精度差、射中後炮彈威力弱等缺陷,這些缺陷中,哪一項不是致命傷?

鴉片戰爭中的絕大多數戰鬥,是清軍的岸炮與英軍的艦炮之間的炮戰。按常理說,海岸炮依託堅固的陸地,可不計重量、後坐力等因素,而製作得更大,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實際上清軍的岸炮一般也重於英軍的艦炮。但是,在戰鬥中,雙方火炮的威力卻發生了逆轉。當戰場上硝煙散盡之後,我們不得不驚愕地面對悲慘的事實:清軍在戰爭的全過程中未能擊沉英軍的一艘戰艦或輪船,而自己的陣地卻被打得千瘡百孔。

炮彈填充火藥差距

鴉片戰爭時期,中英火藥處於同發展階段,皆為黑色有煙火藥,其主要成分是硝、硫、炭。然而,同樣是因為質量問題,使中、英在火藥上的差距大於前面所提的火炮。這裡面的關鍵,乃是科學與工業。

道光五年(1825年),歇夫列裡在經過多次實驗後,提出了黑色火藥的最佳比率,硝、硫、炭的配組比率以74。84%、11。84%、11。32%為最佳火藥配方。英國按照這一配方,配製了槍用發射火藥(硝75%、硫10%、炭15%)和炮用發射火藥(硝78%、硫8%、炭14%)。這兩種配方被西方各國確定為標準的火藥配方。

鴉片戰爭時中西火炮原理相同,但清朝鑄造工藝和射程均遜色於英軍

關天培

除了科學帶來理論上的進步外,工業革命又帶來了機械化的生產。英國此時的火藥已在近代工廠中生產,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中國的火藥,起源於煉丹道士的偶爾發現,這就使中國的火藥理論一開始就蒙上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帷幕,妨礙對其理、化現象作科學的分析。此後火藥的發展,主要憑藉經驗的層積,鮮有理論上的層層揭示。至鴉片戰爭時,清軍制造的火藥,仍是按照明末的配方,以手工業作坊或工場生產。

戰前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所採用的火藥配方是硝80%、硫10%、炭10%。這是這一時期內我們能看到的唯一配方。而這一配方中的含硝量過高,容易吸潮,不便久貯,爆炸效力低。

手工業的生產方法,使清方無法提煉出高純度的硝和硫,藥料的雜質成分高;又無先進的粉碎、拌和、壓制、烘乾、磨光等工藝,只是靠舂碾,結果火藥的顆粒粗糙,大小不一,往往不能充分燃燒。

火藥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槍、炮的威力清車使用的粗劣的火藥,使其原本落後的槍、炮,在實戰中效能更減。

媒體來源:未央長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