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1949年新中國成立,華夏民族在經歷了100多年的艱苦奮鬥後,終於向全世界宣告沒有任何困難能打倒我們。但在百廢待興的中華土地上,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工業化發展還沒起步,現代科學水平和一流國家相比還有不少的差距。

我國僅用了數十年的時間,就在各個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其中和無數科研工作者默默無聞的奉獻是分不開的。王福重就曾是一位學識淵博、思想深刻的經濟學家,所著的書籍影響了許多人,可惜後來多次發表不當言論,引起了國人的厭惡。

經濟學家

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最初的王福重並不是一個譁寵取寵的人,他曾經也是一位憂國憂民的進步青年。王福重年幼時正處於國家剛要改革開放的時候,當時國內的科技水平正向著世界一流水準前進,工業化的發展也在穩步向前,生產力的進步必然帶來生產關係的調整。

就這樣,在農村實行了10幾年的人民公社制度,被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取代。國內企業也從公私合營四馬分肥的形式,轉變為經營承包責任制,企業的自主權逐步加強,企業利益的分配方式也變為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製度並存的局面。

改革開放就像春來的甘霖,剛灑到祖國土地之上,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增強,使得糧食產量迅速提高,企業的經營者能夠透過更加自由的市場獲得更多的利益,就會調動起所有的精力制定商業策略,無形中助力了國內的經濟發展。

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民物質生活的不斷富足,必然會引起國內思想、社會制度的改變。我國體制在改革開放後,也逐漸朝著更加合理完善的方向發展,在進步的過程中,許多問題也接踵而至。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經濟學難題。調節市場供需關係、完善分配、改善民生等都是擺在經濟學家面前的攔路虎,我國的經濟體制是極具中國特色的社會制度,國際上可供參考的經驗並不多,問題必須依靠我們自己解決。

王福重在讀書的時候,就親眼目睹了國家在改革開放後發生的鉅變,家裡餐桌上的食物從饅頭鹹菜,到偶有魚肉,再到四菜一湯,城市裡也建起了一棟棟摩天華廈,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作為一名有志青年,王福重堅持著報效祖國的初心努力讀書,成績優異的他考入了理想的高校,並把經濟學當做自己的奮鬥目標。經濟學是一門和人類發展息息相關的學科,王福重越學越著迷,夜以繼日地探索經濟學的知識。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王福重艱苦學習,令他的經濟學水平得到了飛速的提升,他也憑藉著出色的分數成為了中央財經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經濟學是中央財大的王牌專業,能考中這裡的經濟學博士,足以說明王福重的知識儲備量已經達到了國內頂尖水平。

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王福重讀博士的時候,認真梳理了國內經濟的發展脈絡,並將中外市場的異同點仔細比較了一番,最終將諸家經濟學說融會貫通。玉汝於成的王福重,在博士畢業後又進入了北大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經濟學研究。

出書做訪談

在北大博士後研究的那段時間,王福重和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家保持著密切的交流,他們常常會在一起分享心得體會,共同為日新月異的國內經濟發展獻言獻策。

隨著王福重工作的深入,他的名字也被業內更多的人所瞭解。他對經濟學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尤其是在國際貿易和金融方面有著過人的理解。王福重離開了北大博士後不久,就靠著在經濟學領域的真知灼見,成為了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的理事。

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是在1980年成立於北京的一個非營利性學術組織,每年都會開展一次學術年會。在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經濟學家都會圍繞著中國最具時事性的問題進行討論,紛紛用自己的頭腦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出一份力。

能被選入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的學者,都是業界公認的專家。到目前為止,學會只有293位理事,而王福重就曾是其中的一員。

後來王福重還出任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國際貿易系的主任,將自己畢生所學傳授給下一代的知識分子,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經濟學,他還出版了許多相關方面的書籍。

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王福重在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經濟學的原理,並且把經濟學對社會的作用娓娓道來,讓人讀後發現聽上去高深莫測的經濟學,其實就在人們的身邊,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王福重活潑犀利的筆觸中,還透露出對民生之計的思考,這正是一代經濟學家最該具有的素質,這份衷腸得到了許多名校教授的高度讚揚。

全國聞名的王福重,也登上了電視節目的舞臺。在中央電視臺、香港電視廣播製作的財經類節目中,都曾邀請過他擔任特邀嘉賓,王福重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向觀眾朋友們介紹國家的經濟現狀。

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出格言論引不滿

學者本應該潛下心來鑽研學術難題,就算是為了宣傳知識啟迪民智,也不應背離本心。王福重常年在媒體面前嶄露頭角,知識淵博的他一直沉浸在人們的盛讚之中,這一切在潛移默化之間都令他的性格發生了改變。

2011年9月29日,承載著全國人民希望的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在所有人預祝天宮一號圓滿完成任務的時候,竟然出現了刺耳的聲音。王福重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釋出了一條希望發射失敗的言論,引來了全國人民的聲討。

王福重曾經在北航擔任過國際貿易學的主任,網友們對於這樣的人還能成為北航教授十分不滿,就向北航質問。第二天北航官方就發表宣告稱,王福重在很久以前就調離了北航,並就此事譴責了這個言論出格的經濟學家。

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可王福重絲毫沒有悔改的想法,他好像很希望引起公眾們的注意,至於是美名還是罵名他都不在乎。在之後的一次訪談節目中,王福重竟然宣稱農民對國家沒有任何貢獻,完全是懶惰的象徵,還妄言應該消滅農民階級。

這句話可在全國引發了公憤,我國作為世界人口排名第一的國家,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三屆會議的時候,就提出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強調了農業在我國的地位不容置疑。

王福重:曾被稱為良心經濟學家,後炮轟農民:懶惰沒貢獻

農民作為我國農業的主體,過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正是他們的辛勤勞動,才確保我國糧食生產自給自足,我國的糧食安全有了保證,國家處理國際事務的時候,方能挺直腰板據理力爭,揚我中華國威。

面對鋪天蓋地的非議,王福重還搬出來了一些經濟學知識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這更讓他的名聲跌到了谷底。王福重吃著農民們種出來的糧食,才有如今滿腹的學識,他卻反過來詆譭農民群眾,簡直是數典忘祖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