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寶積禪師最後在哪裡說法

盤山寶積禪師知道自己即將圓寂,於是向門下眾僧人問道:“你們中間有誰能夠描畫出老僧的肖像呢?”如果能夠畫出來的僧人紛紛將自己所畫的肖像呈給師父看,但是其中沒有一張能夠讓寶積禪師感到滿意的畫像。這時候弟子中一個叫普化的弟子出列,說道:“我能夠描畫出師父的肖像。”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開元寺

於是寶積禪師問到:“那為什麼還不快點把畫像拿給老僧看看?”這時候普化禪師卻接連翻了幾個筋斗出門而去了。寶積禪師看到以後,說了一句:“這傢伙以後必定是一個瘋狂接度眾生的漢子!”說完此話以後,寶積禪師便安然圓寂。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開元寺

盤山寶積禪師(生卒年具體不詳),在馬祖道一處得法,後來居在住幽州盤山(現在的天津市),世人稱為盤山寶積,圓寂後謐凝寂大師。其人門弟子有兩個,只有普化禪師(生卒年具體不詳)在景元燈錄中有關於普化禪師的記載。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開元寺

馬祖道一禪師(709-788),俗家姓馬,什鬱(現在屬四川)人。年幼的時候眅依資州唐和尚落髮,在渝州圓律師受戒。開始學習禪定,後來拜南嶽懷讓為師,得法入室。移住江西開元寺,禪法大揚,圓寂後,救謐大寂禪師。入門弟子有一百三十九人,門下的著名弟子有百丈懷海、大珠慧海、大梅法常、南泉普願、西堂智藏、龐蘊居士等。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開元寺

這是一則關於一種幽默智慧的故事。人之將死,即使他個人對死亡抱著豁達的態度,可對於他的親人、朋友來說,這是件令人悲哀難過的事情,氣氛應該是非常莊嚴肅穆。可本則故事所展現的場景,莊嚴肅穆的氣氛卻變得如此的瀟灑輕鬆,甚至可以人為是一個非常感人的幽默小品。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佑民寺

一個人即將與世長辭之人,想要有一張畫像留給後人作為紀念,這是人之常情。可盤山寶積禪師作為一個得道的高僧即將圓寂,他希望留給弟子們的“畫像”不是本體的形象,而是希望繼續傳承他的禪法和門風。寶積禪師門下弟子所呈的畫像,只是本體形象的呈現,沒有領悟寶積禪師的深意,因此寶積禪師對這些畫像都不滿意。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佑民寺

而普化禪師是盤山寶積門下最為獨特的一個弟子,當他看到師父對所有的畫像都不滿意之時,理解了師父其意不在畫內,而是在畫外。聰慧的普華禪師為師父呈現了他的獨具特色的畫作—“打筋斗而出”。這代表著什麼意思呢?出門,暗指其師父的圓寂之事。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佑民寺

佛門中認為高僧的圓寂與常人的死亡不同,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再生,而且是更高形式上的新生。就像出了此舊屋的門,步入了彼光明的新地方,大乘佛教稱之為由“此岸”渡到“彼岸”,簡單一句話,就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普華禪師打筋斗的動作,暗示了寶積師父的精神追求,同時也體現了普化禪師自己的性格特點。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佑民寺

普通人出門應該走著出去,採用打筋斗的方式出門,本身就別具一格,不落俗套,就是瘋狂,這就是普化的“本來面目”。這也體現了禪僧要達到明心見性,頓悟成佛所與眾不同的風格!事實上普化禪師所呈獻的“畫作”,寶積禪師不僅僅看懂了,而且還給了他很高的評價:“這漢向後,如風狂接人去在!”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佑民寺

在本文中,“瘋狂”這個詞,它所表達的意思不是貶義,其含義是熱情,代表在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過程中能夠忘我。盤山寶積禪師在看完了普化禪師所呈現的與眾不同的“畫作”之後,便安然圓寂西歸了。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佑民寺

事實上就像寶積禪師所預料的那樣,寶積禪師圓寂以後,“(普化)佯狂出言無度,……乃於北地行化。或城市或家間,……凡見人無高下,皆振鐸一聲。時號普化和尚。”(《景德傳燈錄》)可以理解的是“普化”禪師的這個法號,就是因為他普化眾生而得到的。

打筋斗而出,普化禪師的本來面目

佑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