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秘:襄陽白銅鞮——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襄陽地方歌舞

◇弄潮襄江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籬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旁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 恰似葡萄初醱醅……”。

這首在荊襄一帶廣為流傳的詩歌是我國著名的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在襄陽漫遊時所作的《襄陽歌》中的詩句。

此詩中,大詩人李白提到的《白銅鞮》,是一種古樂府的曲牌名,是梁武帝蕭衍在襄陽民歌的基礎上,加工創作並形成定製的一種的歌舞形式,且是由襄陽地方民間歌舞基礎上培育定型而成的獨特的歌舞,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並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宮廷雅樂廣為流播。如今,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有待於有識之士進行挖掘整理,讓這一獨具有襄陽特色的歌舞,重現歷史的輝煌,成為襄陽文藝事業的一枝奇葩。

一首兒歌成就帝業,蕭衍感恩改制白銅歌

襄陽白銅鞮,又作襄陽白銅蹄,銅鞮謠,銅鞮歌,白銅鞮歌,襄陽白銅歌等,是從《襄陽蹋銅蹄歌》演化而來,最初由梁武帝蕭衍創作而成。

據《辭源正續編合訂本》解釋,銅鞮,曲名。(樂府解題)都邑二十四曲,有白銅鞮歌,亦曰襄陽白銅鞮。①

據乾隆版《襄陽府志·古蹟》載:“梁武帝為雍州刺史時,有童謠雲‘襄陽白銅鞮,反縛楊州兒’。及代齊稱帝,以斯謠為受命,瑞乃造《銅鞮歌》(一曰《白銅鞮》。李白詩‘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齊)唱《白銅鞮》’是也。” 郭茂倩《樂錄》載:“本襄陽《踏銅鞮》,梁武帝西下所作。《玉臺新泳》所載兩首皆沈約和《白銅鞮》,即太白所謂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者也。”

一代皇帝怎麼會與襄陽結緣,又加工創作出了襄陽白銅鞮呢?

原來,這與梁武帝蕭衍經略襄陽,並從襄陽起家,一舉攻佔南京,建立梁朝有關。

對襄陽人來說,梁武帝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在襄城十字街正中心高高聳立的昭明臺,就是紀念他長子昭明太子——蕭統的建築。如今,昭明臺已成為襄陽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成為城市佈局的中心,在襄陽古城中心區域內,城市建築的空間高度不得超過昭明臺。

梁武帝蕭衍 (464—549),字叔達,是蕭何的第二十五世孫,江蘇丹陽人。梁武帝因家庭背景關係,加上本人聰慧、才華橫溢,從政後晉升很快。公元487年秋,北魏軍隊攻打南齊,接連攻佔新野和南陽,大軍直逼雍州。齊明帝蕭鸞派蕭衍、崔慧景等人領兵增援雍州。第二年春,蕭衍的軍隊在鄧城附近被北魏的幾萬鐵騎包圍,戰敗後退守襄陽才站住腳,之後被委任為雍州刺史。

據《襄陽縣誌》載:“南北朝時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的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為僑置雍州的實土,州治設在襄陽城內,南齊沿仍。”《通典》載:“雍州,襄陽也。《禹貢》荊河州之南境,春秋時楚地,魏武始置襄陽郡,晉兼置荊河州。宋文帝割荊州置雍州,號南雍。魏、晉以來,常為重鎮,齊、梁因之。”

襄陽南山北水,易守難攻,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蕭衍在鎮守襄陽期間,實力得到迅速增強,為他今後走上帝位打牢了基礎。

蕭衍鎮守襄陽期間,發生了一件事兒,促成了蕭衍創作了後來的樂府——襄陽白銅鞮。

據《隋唐》記載:“梁武帝之在雍鎮,有童謠曰‘襄陽白銅蹄,反縛楊州兒。’識者言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如謠言。故即位之後,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曲,又令沈約為三曲,以被管絃。後人改蹄為鞮,未詳其義。②

這個典故,很多正史中都有記載,應該可信。如《襄陽府志·古蹟》(乾隆版)、《隋書·樂志》、郭茂倩《樂錄》中都記載了這個故事。③

在過去戰爭中,很多將帥都十分迷信,在開戰前往往都要祭旗禱告,並且還要找一個藉口,往往說自己是義師,是替天行道等,蕭衍也不例外。據記載,梁武帝更是一個信佛的皇帝,晚年還創作了《涅萃》、《淨名》、《三慧》等數百卷佛學著作,並且對道教也頗有研究。他當時聽了這些童謠後,認為上天在預示著他的將士將攻戰揚州(古時天下分為九州,揚州為其一,管湖南、江蘇等地,當時的建康也歸揚州範圍。),取得天下。(當然,這首歌謠也可能是梁武帝自己安排人散步並流播出去,為的是達到天權神授、順應天命的目的,以表明自己是順天應勢,起兵就有了理由。)

而當時還有一個背景就是,齊明帝蕭鸞病死後,他的兒子蕭寶卷即位,這就是歷史上無能的東昏侯。蕭寶卷除了生活奢糜外,還經常殘殺大臣,導致人心背離。並派人刺殺蕭衍,從而激惱了蕭衍。

聽到這首童謠後,蕭衍認為時機成熟,便招兵買馬,聯合義師,起兵征討東昏侯。蕭衍鐵騎所向披靡,一舉攻佔建康(今南京市),建立帝位,應驗了襄陽童謠的話。

梁武帝自幼聰明過人,並是一個文學雜家,詩詞曲、賦,經史子集無不精通,並與謝眺、沈約等人合稱“竟陵八友”。特別是在樂府創作上頗有建樹。《隋書·音樂志》上說:梁武帝“既善鐘律,詳悉舊事,遂自制定禮樂”。如“鼓吹,宋、齊並用漢曲,又充廷用十六曲”,梁武帝“乃去四曲,留其十二,合四時也。更創新歌,以述功德”。而蕭衍任雍州刺史時,就創作了很多擬樂府詩,如《芳樹》、《有所思》、《臨高臺》等。

蕭衍稱帝以後,時常想起當年鎮守襄陽時聽到的兒歌,因為這首兒歌為他稱帝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便懷著感恩的心,對襄陽兒歌進行改造,創作了新的樂府——《襄陽蹋銅蹄歌》,現留傳有三首。內容是:“陌頭徵人去,閨中女下機。含情不能言,送別沾羅衣。”;“草樹非一香,花葉百種色。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龍馬紫金鞍,翠毦白玉羈。照耀雙闕下,知是襄陽兒。”

蕭衍創作了三首銅蹄歌后,覺得不足以表達對襄陽的思念與感恩之情,又下令讓自己的臣相沈約合詩三首,並讓他製成曲目,配上舞蹈,加以傳唱。

沈約(441年——513年),是南朝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沈約接旨後,當即奉和了三首《襄陽蹋銅蹄歌》。內容是 :“分手桃林岸,送別峴山頭。若欲寄音信,漢水向東流。”;“生長宛水上,從事襄陽城。一朝遇神武,奮翼起先鳴。”;“蹀鞚飛塵起,左右自生光。男兒得富貴,何必在歸鄉。”④

在一代皇帝的力倡下,一代名相的制曲下,襄陽白銅鞮從民間,走進宮廷,從而傳唱天下,襄陽也因之而名聲大振。

文化探秘:襄陽白銅鞮——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襄陽地方歌舞

且歌且舞懷故地,襄陽白銅鞮傳唱天下

《襄陽蹋銅蹄歌》其實就是一種樂府。《古今樂錄》記載:“襄陽蹋銅蹄者……合從《樂府》”。

在古代,樂府是一種規定了音韻的歌唱形式,簡單通俗的說就是現在的歌譜。梁武帝在襄陽民歌的基礎上創作出了襄陽銅蹄歌后,後人按曲填詞,內容不斷翻新,以至襄陽白銅成鞮為傳唱千年的經典曲目。

梁武帝創作出了《襄陽蹋銅蹄歌》後,當即教人演習傳唱。這種傳唱的形制如何,不得而知。後人普遍認為,這種歌舞形式,是在跳舞的人身上,綁縛著許多銅鈴鐺,踢蹋而歌。這大約是梁武帝,懷念襄陽兒歌中的“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用銅鈴鐺綁在身上,意會銅蹄馬征戰疆場,快意殺敵的場景。這種考證,主要是從歌曲名稱上得來,顧名思義,銅蹄者,原是有錢人為馬釘的蹄掌。馬蹄踏地“嗒嗒”作響,清脆悅耳,後人歌舞時,也踏足而舞,驀仿其形。此種說法,也符合梁武帝製作該歌的初衷。但也有人考證,跳舞者身上綁縛銅鈴是為了增強節奏和音律感。

但也有不同觀點的。如《演繁露》載:“《玉臺新泳》載《白銅鞮歌》,大抵主言送別,且皆在襄陽。”這種觀點就認為襄陽白銅鞮歌主要用於送別時詠唱。但筆者認為這種考證與梁武帝創作襄陽白銅鞮背景不符,有待進一步考證。

據《古今樂錄》記載:“襄陽蹋銅蹄者,梁武西下所制也。沈約又作,其和雲:‘襄陽白銅蹄,聖德應乾來。’天監初,舞十六人,後八人。”

可見,在梁武帝初創這種歌舞時,是16個人一起一邊唱一邊舞的,到後來減成了8個人的歌舞。

由於襄陽白銅鞮且歌且舞,並且規制嚴密,既有民間之風,又有王者氣派,很快風靡大江南北,廣為傳播。

文化探秘:襄陽白銅鞮——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襄陽地方歌舞

據光緒版《襄陽府志·古蹟》載:“楚人好唱白銅鞮。”可見,不僅僅是襄陽人,而是整個湖北湖南等地的楚人都喜歡唱這種歌。

在襄陽白銅鞮廣為傳播中,一些詩人紛紛撰詩填詞,促進了該歌的普及與推廣。

關於襄陽白銅蹄的記敘,隨處可見,就是例證。除了本文開頭中李白在《襄陽歌》中提到外,他還在《襄陽曲》一詩中寫道:“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堤。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

在我國第一部詞集《花間集》中,收錄的韋莊(約公元836 年—公元910 年)《浣溪沙》中有就有:“綠樹藏鶯鶯正啼,柳絲斜拂白銅堤,弄珠江上草萋萋。日暮飲歸何處客?繡鞍驄馬一聲嘶,滿身蘭麝醉如泥。”的詩句。唐朝詩人崔國輔的撰寫的《襄陽曲》中也有:“蕙草嬌紅萼,時光舞碧雞。城中美年少,相見白銅鞮。”的字樣。

著名詩人劉過(公元1154—1206年),在他的《西吳曲》一詞中也有:“說襄陽,舊事重省,記銅鞮巷陌,醉還醒。笑鶯花別後,劉郎憔悴萍梗……” 明李夢陽也寫有《白銅謠》曰:“誰家池?高陽池。日暮歸,倒接蘺。醉似泥,汝為誰?拍手歌,襄陽兒。”

由此可見,至少在明朝時,襄陽白銅鞮仍然是廣為傳唱的。

文化探秘:襄陽白銅鞮——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襄陽地方歌舞

千年銅鞮巷見證歷史,襄陽民歌有待“重出江湖”

留心的人會發現,在這些詩詞曲賦中,關於白銅鞮的寫法有所不同,其中意義也不相同。但筆者以為,這都由最初的白銅蹄演化而來,其演化過程也與襄陽兩個著名的地名有關:一是襄陽大堤;二是襄陽銅鞮巷。

襄陽大堤,主要是指襄陽老龍堤,也泛指漢江大堤;銅鞮巷則是現在位於鼓樓附近的一條小巷。

據《襄陽府志》載:“銅鞮坊,在府城隍廟西,在郡城山南東道樓(即昭明臺)左。楚人好唱白銅鞮,因以名坊。”由此可見,襄陽銅鞮巷是由《襄陽白銅蹄》而來確鑿無疑。

那麼,為什麼起初創作出的名稱叫襄陽白銅蹄,後來卻演變成了襄陽白銅鞮、襄陽白銅堤呢?

文化探秘:襄陽白銅鞮——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襄陽地方歌舞

筆者個人以為,這主要與三點原因有關。一是因通假字和字意引申造成。在古代,由文字很少,通假字很多,因“鞮”、“蹄”與“堤”音同,經常借用或混用,導致寫法不同。還有一些詩人為了押韻合轍,便根據同音進行引用或修辭,造成了兩字混用。如李白《襄陽曲》中的:“歌舞白銅堤”中的銅堤,就是借用了銅蹄的“蹄”字,泛提襄陽大堤,也不是指歌曲本身了。二是與銅鞮巷本身經營性質有關。 據襄樊地名志上說,“銅鞮巷是因為先前座落著銅坊而得”。劉過在他的《劉陽歌》中曾有“銅坊裡弓作市”之句。 由此可見,古代,銅鞮巷裡確實是有銅坊的。而鞮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革履也”,就是用獸皮製成的鞋。當時,該巷作為襄陽古城的一條繁華的商業小巷,不可能全是銅坊,很可能該巷裡也有很多經營皮具皮毛皮革的店鋪。兩者合起來正好是銅鞮巷。加上銅蹄歌名氣很大,人們便以鞮代替蹄,以銅巷鞮為命。三是與銅鞮兩字名聲更響有關。據考證,“銅鞮” 是沁縣古縣名,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建制縣之一。早在春秋時期,銅鞮縣作為晉國東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在晉國完成其霸業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銅鞮作為縣名出現,是在春秋中晚期,而最早記載銅鞮的文獻,當屬《左傳》成公九年(公元前582年)中“秋,鄭伯如晉,晉人討其貳於楚也,執著銅鞮。”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2年)中也有“不畏寇盜,而不畏燥溼,今銅鞮之宮數里……。”的記敘。據晉代杜預注《左傳》:“銅鞮,晉離宮。”⑤因為銅鞮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建制縣,又是著名的晉離宮,“銅鞮”兩字便為眾人所知。襄陽白銅蹄作為一種民歌,在傳唱過程中,被人誤以為白銅鞮就很正常了。在以訛傳訛中被眾人所接受後,就約定俗成了白銅鞮了。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曾經一度廣泛傳唱的襄陽民歌——襄陽白銅鞮,在今天已經覓不到蹤影,消逝在歷史的煙雲中。

作為有著二千八百多年建城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襄陽,以歷史文化的厚重而讓襄陽人倍感驕傲。然而,一些歷史文化的湮滅不能不讓我們扼腕長嘆。特別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歌,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一部分,是文化的“活化石”,更值得人們去珍重,去保護。

如今,襄陽白銅鞮的演唱形式,人們雖然難以追索,但留下的眾多詩歌仍在,這就為我們挖掘、整理、開發、保護這一民歌提供了可能,希望有關人士重視這一文化遺產,早日使當年這一曾名動江湖的“名歌”,再現世上,歌唱新時代的襄陽新氣象。

文化探秘:襄陽白銅鞮——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襄陽地方歌舞

注:文中參考資料如下

① 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九年,戌集十七頁。

②(見(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上冊,294頁。

③參見《襄樊地名與名勝叢考》,李有讓、劉柄合著,1985年7月印。

④參見《沈約全集》

⑤參見谷豐齋主人的部落格《釋 讀 銅 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