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茶飲

清代茶區面積繼續擴大,茶葉加工技術繼續提高,產量繼續提高,傳統意義上的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六大茶類基本形成,茶葉經濟迅速發展,中國茶葉大規模輸入國外,中國傳統茶業受到衝擊,所以,清代是傳統茶文化的轉型期。

與前代歷朝歷代相比,清代的名茶數量大增,不算從前代承繼下來的名茶,僅新創名茶就達到包括鐵觀音、信陽毛尖、雲霧茶、君山銀針、九曲紅梅等在內的四十多種,遍及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福建、廣西、陝西、湖北、廣東、四川、貴州、浙江12個地區。隨著各地名茶種類的不斷增加,貢茶產區也繼續擴大。在貢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老竹大方等。

清代的歷代皇帝都喜歡飲茶,尤其是康熙帝和乾隆帝,因此,宮廷內飲茶之風盛行,內務府專設御茶坊。清代宮庭舉辦的最有名的茶宴當屬康熙年間的千叟宴和乾隆年間的三清茶宴。“三清茶宴”為乾隆帝所創,因茶宴主打茶為乾隆最喜愛的“三清茶”而得名。“三清茶”是以貢茶為主,佐以梅花、松子、佛手,用潔淨的雪水沖泡而成。以上三種材料都屬清雅之物,以之沏茶,具幽香。乾隆因此非常喜愛。乾隆十一年,乾隆帝曾在秋巡五臺山後,回程至定興遇到大雪,在帳中與群臣一起品飲三清茶,並賦詩一首,名叫《三清茶》。全文如下:

清代的茶飲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

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

烹以折腳鐺,沃之承筐雪。

火候辯魚蟹,鼎煙迭生滅。

越甌潑仙乳,氈廬適禪悅。

五蘊淨大半,可悟不可說。

馥馥兜羅遞,活活雲漿澈。

在佺遺可餐,林逋賞時別。

懶舉趙州案,頗笑玉川譎。

寒宵聽行漏,古月看懸靡。

軟飽趁幾餘,敲吟興無竭。

茶飲其間,君臣相應和,一起成就了《三清茶聯句》(並序)。在《序》中,乾隆寫道:“遑雲我澤如春,與灌頂醍醐比渥;共曰臣心似水,和沁脾詩句同真。藉以連情,無取頌揚溢美。”他告訴臣子們不要只是歌功頌德,而要借飲茶與做詩,講真心話,加深君臣之情。“共曰臣心似水”,是乾隆教誨臣子們要做一個“清官”。“治安均我君臣責,勤政乘時共勖誠”,是在勉鼓勵群臣要真誠勤政。所以,舉辦“三清茶宴”的目的在於“示惠聯情”,聯絡君臣感情,加強溝通。自乾隆八年起,“三清茶宴”固定在重華宮舉行,因此,也稱重華宮茶宴。“三清茶宴”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間擇日舉行,參加者多為詞臣,如大學士、九卿及內廷翰林。每次舉行時,須擇以宮廷時事為主題,群臣聯句吟詠。據史料記載,清乾隆時期,僅重華宮所辦的“三清茶宴”就有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