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賞亮寶樓丨凡祭祀,共簠簋——雙耳夔紋簋

雲賞亮寶樓丨凡祭祀,共簠簋——雙耳夔紋簋

雙耳夔紋簋(guǐ)

雲賞亮寶樓丨凡祭祀,共簠簋——雙耳夔紋簋

雙耳夔紋簋(西周)

雙耳夔紋簋,圓腹、有蓋,雙耳,圈足下有三附足。

簋是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貴族使用的食器,也是重要禮器。

在祭祀和宴饗(xiǎng)時,和鼎配合使用。

用來盛放黍、稷、稻、梁等熟食。

青銅簋出現在商代早期,但數量較少,商晚期逐漸增加。簋的形制很多,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的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面狀。

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特別是在西周時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樣,在祭祀和宴饗時以偶數組合與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據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雲賞亮寶樓丨凡祭祀,共簠簋——雙耳夔紋簋

雙耳夔紋鑲綠松石簋

雲賞亮寶樓丨凡祭祀,共簠簋——雙耳夔紋簋

雙耳夔紋鑲綠松石簋(春秋)

這件簋是典型的春秋時期的器物,珍貴之處在於簋下有盤,盤足為獸首,獸眼和獸牙為綠松石鑲嵌。3000年前我國已經有綠松石鑲嵌的工藝。在青銅器上鑲嵌綠松石,更顯主人華貴和神秘。

雲賞亮寶樓丨凡祭祀,共簠簋——雙耳夔紋簋

雲賞亮寶樓丨凡祭祀,共簠簋——雙耳夔紋簋

飾之以獸

雲賞亮寶樓丨凡祭祀,共簠簋——雙耳夔紋簋

雲賞亮寶樓丨凡祭祀,共簠簋——雙耳夔紋簋

夔紋是商周時期青銅器常見動物紋飾,造型為張口巨首、長身卷尾、頭頂一角、身下一足;似龍非龍,似蛇非蛇,是古代傳說中的一足怪獸,自宋以來的著錄中,都稱之為“夔紋”或“夔龍紋”。“夔”一詞最早在《莊子·秋水》中有:“夔,神也,如龍一足。”古人鑄刻在青銅器上,目的是祈求風調雨順。

雲賞亮寶樓丨凡祭祀,共簠簋——雙耳夔紋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