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惹來的滅門禍?八歲孩子都沒逃掉,魏國大夫孔融的人生不精彩

喝酒能惹多大禍?朝廷心腹孔融被曹操滿門抄斬

《三字經》有句“融四歲,能讓梨”,說的是神童孔融,四歲就知道長尊幼卑的大道理。這個人在歷史上名氣很大,可是卻因喝酒埋下禍根,遭致滅門之禍!

喝酒惹來的滅門禍?八歲孩子都沒逃掉,魏國大夫孔融的人生不精彩

說來或許沒人相信,孔子之後裔,幼年出名的當代大文學家,建安七子,得到朝廷重用,又是曹操好酒友的孔融,怎麼會因為喝酒惹此大禍呢?兩個幼年的兒子都沒逃掉?

再說了,當時曹操與孔融同朝為官,孔融名震朝野,曹操權傾天下,都是厲害角色。孔融尤其是朝廷大管家,少府官職,心腹大臣。曹操居然說殺就殺,還滿門抄斬!究其根源,原來是喝酒埋下的禍根,可見喝酒有什麼好?

曹操和孔融都是嗜酒之徒,怎麼會因酒兩人鬧翻?

曹操和孔融,都是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人物,歷史上很少有議論他們喝酒的事。可他倆確實是因酒結怨,所以這裡要專門說說酒,尤其是他倆怎會為了酒成生死冤家。

喝酒惹來的滅門禍?八歲孩子都沒逃掉,魏國大夫孔融的人生不精彩

其實他兩個都很愛酒,十足的酒徒,而且各自愛得極有特色,俗話叫愛到骨子裡了。關鍵是他倆又同朝為官,曾經個人關係因酒而很密切,算是知己朋友。歷史上之所以鮮見這個內容,是因為他二位其他方面的功績太輝煌,掩蓋住喝酒這類生活內容。一個在政治一個在文學,都是功名蓋世,後來人研究他倆的歷史,就很少提及其嗜酒。這裡就各舉一個例子吧:

先說曹操愛酒到什麼程度。他不僅僅愛喝酒,而且還很會造酒,釀酒技術非常高階。後來把秘方上奏給漢獻帝,奏摺文名《上九醞酒法奏》。原文附後,奏文內容是他老家(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釀酒工藝,經他整理成“九醞春酒”之法,敬獻於漢獻帝。

喝酒惹來的滅門禍?八歲孩子都沒逃掉,魏國大夫孔融的人生不精彩

再說孔融愛酒的程度。不說他自己喝酒多痴迷,《世說新語》記載孔融兩個兒子的一件事。在大兒子六歲、小兒子五歲時的一天,趁著孔融睡午覺的時候,從他床頭偷出酒喝。老大說:“喝酒為什麼不先行禮呢?”小的回答說:“偷來的酒,哪裡還要行禮!”

孔融恃才強出頭,招致曹操起殺心

曹操和孔融同朝為官,一文一武,又都愛酒,本來相安無事,好酒友可以繼續做下去。可在曹操取得朝廷實際支配大權後,兩人的利害關係有了根本逆轉,好朋友做不成了。起因還是酒,曹操提出禁酒,孔融反對禁酒。

喝酒惹來的滅門禍?八歲孩子都沒逃掉,魏國大夫孔融的人生不精彩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一件公案。那時候前方戰爭頻繁,軍事耗費巨大,恰又年景不大好。糧食不足的時候,國家就要限制吃飯以外的糧食消耗,保證吃飯要緊。這是歷史上各朝代的常規做法,曹操也不例外,頒佈禁酒令,見《三國志·魏書·卷十二》。本來是個利國利民的好事,卻讓孔融給攪黃了,大致過程是這樣的:曹操要全國禁酒,孔融極力反對,還上書一篇“檄文”《與曹操論酒禁書》(原文附後)。全文極盡嘲諷文詞,說你曹操怎麼可以不讓造酒喝酒呢?自古以來成大事者就沒有不愛喝酒的,沒說因喝酒亡了國家,你還是算了吧。

就這樣全國都禁酒了,孔融還是照喝不誤,而且發出“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人生就不寂寞”的名言。這樣和曹操對著幹,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曹操會怎麼想?

喝酒惹來的滅門禍?八歲孩子都沒逃掉,魏國大夫孔融的人生不精彩

要美女還要江山,孔融讓曹操父子太尷尬

兩人有了矛盾後,可能因為孔融的名氣太大,再者他個人違規喝酒算不得軍國大事,曹操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拿他說事。

曹操整天忙著打仗,也無暇顧及孔融的小情緒,大人大量不計較。可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惹惱了他,二人不僅矛盾升級,而是曹操直接起了殺心。起因是曹操打敗了袁紹,攻下鄴城。古人打仗都是一個模式,攻破城池,城裡的女人和財物都是戰利品。這一仗卻有特殊故事發生,城裡有位絕世美人,袁紹二兒子袁熙的老婆甄氏。當時坊間傳言曹操破鄴城本是衝著甄氏,想要得抱美人歸。可是破城時被曹丕捷足先登,搶先把甄氏虜獲。曹操沒得辦法,順水推舟讓曹丕納娶了甄氏,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喝酒惹來的滅門禍?八歲孩子都沒逃掉,魏國大夫孔融的人生不精彩

孔融知道後,破嘴閒不住,給還是朋友的曹操寫了封信。說當年周武王打敗了紂王,俘虜了美人妲己,隨後把妲己送給了周公當老婆。曹操想著歷史上沒這事啊?見面就問孔融,才知道是孔融譏諷他爺兒倆。

這個典故在《後漢書·孔融傳》裡。為什麼這件破事有了正史記載?還是甄氏的原因。甄氏名叫甄宓(fú音扶),三國時期非常有名的美女才女,容貌不比大喬小喬差,才藝可與蔡文姬並列。

曹操終於找到殺孔融的藉口,滅了孔融滿門,八歲稚子也不放過

再後來孔融毫不收斂,逮住機會就懟曹操,不論場合,也不管人家能不能接受。隨著曹操日益的權傾朝野,越發不能忍受孔融的刁鑽刻薄,想著找機會除掉。

喝酒惹來的滅門禍?八歲孩子都沒逃掉,魏國大夫孔融的人生不精彩

凡是恃才傲物的人,都有口無遮攔的特點,自己以為過過嘴癮。最終卻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壞在過嘴癮,授人以把柄,孔融的遭遇就是典型。

孔融招來滅門之禍,完全是圖一時嘴快活,被曹操抓住了。他曾當眾講學一樣說過,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不存在什麼恩情,意思是父母主要為了爽,生孩子只是爽翻的副產品。如此這般,他們之間並沒有恩情關係。所以有了糧食,寧可給不認識的人吃,也不要給父母。

常言道欲治其罪何患無辭,曹操聽到孔融這個高論,第一個反應就是網到了。說你孔融這樣做,無疑是弒父弒母啊,實在是犯了殺頭之罪!於是滅了孔融滿門。可惜的還不是孔融,是他八歲的兒子。孔融當時央求行刑的人,說幾歲的孩子無罪,請不要殺了。他的兒子卻反過來勸他,說您見過翻倒的雞窩裡還有完整的雞蛋嗎?

喝酒惹來的滅門禍?八歲孩子都沒逃掉,魏國大夫孔融的人生不精彩

附後

附錄一:《上九醞酒法奏》原文

臣縣故令南陽郭芝,有九醞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臘月二日漬曲,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釀法飲。曰譬諸蟲,雖久多完,三日一釀,滿九斛米止。臣得法釀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飲。若以九醞苦難飲,增為十釀,差甘易飲,不病。今謹上獻。

附錄二:《與曹操論酒禁書》原文

酒之為德久矣。古前賢王,類帝禋宗,和神定人,以濟萬國,非酒莫以也。

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堯不千鍾,無以建寧靖。孔非百觚,無以堪上聖。樊噲解厄鴻門,非豕肩鍾酒,無以奮其怒。趙之廝養,東迎其王,非引潖酒,無以激其氣。

高祖非醉斬白蛇,無以暢其靈。景帝非醉幸唐姬,無以開中興。袁盎非醇醪之力,無以脫其命。定國不酣飲一斛,無以決其法。故酈生以高陽酒徒,著功於漢;屈原不哺裑歠醨,取困於楚。由是不雅不雅之,酒何負於政哉?

昨承訓荅,陳二代之禍,及觽人之敗,以酒亡者,實如來誨。雖然,徐偃王行仁義而亡,今令不絕仁義;燕噲以讓失社稷,今令不禁謙退;魯因儒而損,今令不文學;夏、商亦以婦人失天下,今令不斷婚姻。而將酒獨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為戒也。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