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15章解析

遲疑不斷的意思是什麼

老子《道德經》第15章解析

【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②;豫兮若冬涉川③;猶兮若畏四鄰④;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註釋】

①士:懂得“道”,行為符合道之法則的人。

②容:形容,描述之意。

③豫:獸名,性多疑,每有行動,踟躇不敢行,這裡用以形容行為之瞻前顧後。

④猶:獸名,其特點與“豫”相似。

【譯文】

古時善於行“道”的人,見解微妙而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所能瞭解的。正因為他深藏不露無法瞭解,所以只好勉強用下面一些比喻來將他描述:他的小心謹慎啊,就像冬天赤腳涉水過河時那樣逡巡不前;他的警覺戒備啊,就好像居於強鄰的包圍之中,不得不時時警惕萬分;他的拘謹嚴肅啊,就像在做客一樣;他的融合可親啊,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他的醇厚質樸啊,就像沒有雕琢過的原木;他的曠遠豁達啊,就像空曠的山谷一樣;他的渾厚寬容啊,就像渾渾濁濁的江河大流一樣。誰能在動盪中靜止下來,在安靜中慢慢變得澄清?誰能在安定中變動起來,使其慢慢顯出生機?保持上述道的要義的人,不肯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導讀】

正如“道”淵兮、湛兮一樣,得道之人也“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他們掌握了事物發展的規律,自然也懂得如何順道來修身、處事,故而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特徵和“道”本身的特徵極為相似。他們謹慎又曠達、嚴肅又灑脫、警惕又渾厚、純樸又融和。他們含而不露、高深莫測、從不自滿,故能去舊更新,不斷進步。

【解析】

本章緊接前章

《道德經》第14章:道的規律

,對體道之士作了具體描寫。老子稱讚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懂得運用普遍規律來處理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因得道之人具有良好的人格修養和心理素質,有很強的靜定功夫。他們表面上清靜無為,而實質上蘊藏著極大的潛能,他們極富創造性,只是不願顯山露水。他們靜謐幽深,難以測識。因而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要遠遠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

在中國古代,為官者通常被稱為士。如果說在中國古代社會,世襲的貴族階層以及作為社會基石的貧民階層構成了固定的整體框架,那麼,士人就構成了這個固定框架中最為複雜、活躍,併產生了深遠文化影響的階層。老子所描述“善為道者”,能夠“濁以澄”而“不盈”,因“不盈”而“能敝而新成”,因此其也成了老子實現政治理想的主要依託者。

為了使人們能深刻領悟“道紀”之人的情貌特徵,老子就得道之人的特徵作了概括,我們歸結為以下九點,並逐一進行解析。

一是“豫兮若冬涉川”。豫,原是野獸的名稱,性好疑慮。豫兮,引申為遲疑慎重的意思。涉川,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的每一步行動都是無比警惕、小心的,就如同冬天赤腳過河一樣小心謹慎。眾所周知,在冬天沿著冰面過河是十分危險的行為,稍有不慎就會滑倒,甚至掉進冰窟裡丟掉性命。得道之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都會表現出謹慎的態度,就如同冬天涉河一般。

二是“猶兮若畏四鄰”。猶,小心、猶豫的樣子。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好像畏懼自己的鄰居一樣,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不逾越常規;制止自己的行動使之不囂張放肆,干擾鄰居的生活。人是群居動物,得道之人也是人,他們不可能脫離社會生活而存在,他們要生存就必須與周圍的人建立密切的聯絡,離群索居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當他們和周同的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矛盾,,處理矛盾的過程最能反映一個人的道德觀和處世哲學,因而周圍的鄰居對其評價的高低是至關重要的,它最能反映一個人的道德水平。

三是“儼兮其若客”。儼,莊嚴肅穆的樣子。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無論在什麼場合、什麼情形之下,都會把自己擺在客人的位置上,小心謹慎、嚴肅認真地對待人和事,而不會隨隨便便地對待日常生活問題。從生命的本質意義上來講,每個人都是人生路途上的匆匆過客,都是大自然的普通客人,和其他的生物一樣,不能超越生和死,這是“大道”的必然規律,得道之人和大道同步,他們以謙遜的心態做客人,嚴肅認真地對待日常生活瑣事,這和世間的庸人有著本質區別,庸人總是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勢必以尊貴的態度來對待自己,而以驕縱的態度對待自然。庸俗之人以損害自然為代價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最後也必將以毀滅自己而結束。老子主張以客人般的身份,來度過自己的一生,而不是以主宰者的身份肆意妄為。

四是“渙兮其若凌釋”。渙,渙散;釋,消解,形容冰解凍的情形,比喻得道之人從自己的慾望、夢想、抱負、追求、知識等重負中解脫出來,回覆為本我,就會有難以言表的輕鬆。喻悅、悠然自得。這種感覺就像是冰封了一個冬季的河水,在春風的吹拂下慢慢消融,是一種輕鬆愜意的感覺。得道者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釋放自己,老子把得道者的覺悟恰當地比喻為冰消雪融,從而煥發出自然的勃勃生機;從得道者自身而言,他們能衝破束縛完成自我解脫,不執著於一事一物,了無牽掛,自然也就逍遙自在。

五是“敦兮其若樸”。敦,內在端莊、厚重;外在樸素、自然。整句話的意思是:得道之人能以其端莊厚實的本質,輕易地抵禦外界的干擾和誘惑,因而表現出返璞歸真的外在形象。敦厚實在的品格是人類社會一直所提倡和讚頌的,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也是人類社會所提倡的。人們常常用渾金璞玉來形容那些不炫耀、敦厚朴實的人,因而得道之人就如同渾金璞玉,既具有真材實料,又默默無聞。

六是“曠兮其若谷”。曠,開闊、寬廣;谷,比喻像山谷一樣虛空。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心胸遼闊,就如同山谷一般空虛高深。他們能夠藏汙納垢、包容萬物,無所謂仇恨,也無所謂感恩,因為沒有親戚和仇敵的概念,心中就自然充滿了友善,這一點和沒能體悟“大道”的人有著本質的不同,沒領悟大道的人喜歡潔淨而厭惡汙穢,有分別就有煩惱和禍患。得道之人處汙穢無所謂汙穢,處清潔無所謂清潔,與外在世界渾然一體,他也就無所謂痛苦、煩惱、禍患和災難了。沒有了這些分別,他因而也就顯得自在無為、隨心所欲了。

七是“混兮其若濁”。混,混同;濁,混濁。得道之人是清醒的——清醒的最高境界,是使內心明淨,與汙濁的世界同為一體。

八是“澹兮其若海”。澹,淡泊,寧靜。得道之人心境淡泊,如江海一樣渾厚。

九是“飂兮若無止”。飂,高風,形容形跡飄逸。老子在這裡希望人能在動盪中靜止下來,這就是清靜無為的思想。

【經典解讀】

“道”本身是玄妙精深、虛空無形的,它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故而常人很難真正“得到”,只有那些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體悟到“道”,才能掌握世間萬物執行的規律,用俗話說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而這些得道之士因為,體悟了“道”的真諦,其為人處世思想行為自然和常人有所不同,他們依從“道”來處世行事。所以,世俗之人“嗜慾深者天機淺”,他們極其淺薄,讓人一眼就能夠看穿;得道人士則靜密幽沉、難以測識。老子也說這些人只能“強為之容”。他們心理素質極好,人格修養極高,智慧出眾,思慮縝密,淡泊名利,樸質無華;他們可動可靜,可清可濁,不斷改變,與時俱進。

高超和玄秘是相連的。老子認為可以“託天下”的聖人都是深不可識的,申不害的“術”就是要君主刻意變成這樣,最典型的就是“藏於無事,示天下無為”,要求君主“去聽”、“去視”、“去智”,裝聽不見,裝看不見,裝不知道事情真相,避免暴露自己,這使大臣摸不清君主的底細,沒辦法投其所好,也就沒法掩蓋他們自己的缺陷。而君主則可以看得明白,辨別出忠臣和姦佞小人。雖然老子的得道之人是得道而後微妙玄通,而申不害的術是故意營造一種這樣的氛圍,這是順應“道”,還是“故弄玄虛”暫且不論。但古代君主的確是如此做的,他們喜歡藏在簾幕之後,深宮之中,人們不可以隨意看到他們的樣子,甚至抬頭直視他們都是殺頭的大罪。就連武俠小說都深受其影響,很多故事中往往都是有一個武功高強的人在幕後操縱,但人們卻不知道他的樣子,不知道他的身份。

再者,老子所說的得道之士的特點都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極具啟發力,都是人們應當仔細思考的。什麼時候該遲疑、從容,什麼時候該曠達、灑脫;什麼時候應該清澈、什麼時候應該渾濁;什麼時候應該小心、謹慎,“若畏四鄰”、“若客”,什麼時候應該“若凌釋”、“若谷”。。。。的確,這些都很難說得清楚。只有在對自然萬物的不斷了解之中,才能總結其中的規律,才能掌握其中的大道,做到進退有據,才能無得失之患,無憂懼之傷。

最後,老子指出得道之人不會滿足,只有不滿足,才能不斷前進,不斷更新。這裡老子所說的滿足,並非是慾望上的滿足、對聲色犬馬的追逐,而是在對道的探索,在對自身品行的磨礪上。正如儒家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因為“道”是不斷變化的,故而得道之人也應不斷根據“道”改變自己的行為和處世方式。

【哲理引申】

老子《道德經》第15章解析

霍光像

霍光是漢朝名臣,漢武帝臨終之前,將漢昭帝託付於他,他忠心輔佐昭帝,昭帝英年早逝之後又廢棄了荒唐無道的昌邑王,迎立漢宣帝,為西漢的中興奠定了基礎。而他做官中最值得後人稱道的就是端謹、慎重。

漢武帝時,大臣經常被降職、遷謫,早上還冠冕堂皇,晚上就身陷大獄的人數不勝數。霍光看慣了這種血雨腥風,變得十分謙謹。他從來不做任何可能出格的事兒,行事完全按照程式來辦,甚至進門先邁哪個腿,進門走幾步都有自己的一套,絕不會出現例外。《漢書》記載霍光:“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僕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其資性端正如此。”霍光並非一日兩日如此,在他侍奉漢武帝的二十幾年間日日如此。正因為這樣,史書說霍光前後出入宮林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錯誤,連一代雄主漢武帝都誇他行為端正。

巫蠱案之後,衛太子被江充逼死,漢武帝決定立鉤弋夫人之子劉弗陵為繼承人,並計劃令霍光輔政。武帝將霍光招至官中,令宮中畫師畫《周公輔成士朝諸侯圖》賜給霍光。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他臨終之時明確指定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和金日碑、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輔佐時年八歲的漢昭帝。

霍光輔政後,兢兢業業,以國家社稷為重。他採取休養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業;對外也注意緩和同匈奴的關係,恢復和親政策。這些措施使漢朝逐漸走出漢武帝晚期窮兵黷武的陰影,國力逐漸恢復。後來,漢昭帝英年早逝,霍光迎立了昌邑王劉賀為帝,但劉賀荒唐無道,只知道嬉戲享樂,霍光為了江山社稷,同其他大臣商議決定廢除劉賀,從民間迎接武帝曾孫劉病已繼承帝位,即漢宣帝。正是霍光的輔佐和正確的廢立使西漢實現了後來的中興,人們將其與商代賢相伊尹共稱為“伊霍”。

霍光侍奉武帝之時端正謹慎,輔佐昭帝之時,盡忠職守,但到了漢宣帝之時,事情卻發生了改變。此時,霍光透過廢立之事,完全掌握了政權,其在朝廷之內的權勢已經無人能比,他的地位也已經沒有人能夠撼動了,連漢宣帝和他在一起都會“如芒在背”。

漢宣帝在民間之時,已經有了妻子。登上帝位以後,他打算立原配許氏為妻,但霍光家族卻堅持漢宣帝立霍光的小女兒為妻,被漢宣帝謝絕後,霍光又以漢宣帝岳父許廣漢屬服刑人員為由,刑期中不得封,排擠許氏。後來為了達到目的,霍光妻子崔顯教唆御醫淳于衍,利用許皇后妊娠時有病,下毒將其害死。而後,霍光小女兒霍成君進宮被立為皇后。漢宣帝總於霍家的權勢,也不敢深究許皇后死因。

漢宣帝十九歲即位,聰明剛毅,又深知民間疾苦,早該親政,霍光卻一直把持著大權。其間雖然有過上表要求還政,但漢宣帝知道這只是試探,沒有同意,霍光果然也沒有堅持,繼續輔政。霍光其實也覺察到了自己家族聲勢顯赫,卻發岌可危,他曾問自己的兒子、侄孫們在自己死後,有無安身之策。可惜權力總是讓人迷惑,他不僅沒能及時退卻,反而極力培養自家的勢力,他的兒子、侄孫、女婿、孫女婿個個身居要職,朋黨一氣。

公元前68年三月,霍光病死,諡封為“宣成候”。霍氏家族不僅權力大、聲勢大,而其極其器張,行為不法,使“君主蓄積憤怒於上,吏民蓄積怨氣於下”。一次霍家的奴僕和御史府的奴僕爭鬥,霍家的僕人們衝擊御史府,要拆掉大門,御史叩頭謝罪他們才離去。就連民間詩歌中都有這種記載,如《酒家胡》中就有:“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可見人們對霍家的不滿。

漢宣帝掌握權力後不久,就開始了人事調整,封霍光女婿範明友為平陵侯,令其交出未央官衛尉印綬;女婿任勝離開羽林監,轉任安定太守;女婿鄧廣漢交出長樂宮衛尉印綬,轉為少府;女婿張朔調任蜀郡太守;孫女婿王漢調任武威太守;收繳其女婿趙平騎都尉印綬。。。。。

同時很多霍家曾經的過錯被翻了出來,上奏其不法的事越來越多,甚至當初許皇后的死因也被重新提出來。霍家集團人人惶恐不安。霍山認為:“事已至此,坐以待斃,不如殊死一搏。”於是霍家密謀發動政變。但漢宣帝早有準備,他們剛剛計劃好,就有人向皇帝告了密。漢宣帝立刻下令抓捕霍氏家族相關人物。霍山、霍雲、範明友自知無力反抗自殺身亡。霍顯、霍禹及霍家諸女婿,盡數被抓捕斬首,棄屍於市。因此案牽連被誅滅者數千家。霍皇后也被廢,關押於昭臺宮,不久自殺。

《尚書。大禹謨》中言:“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霍光一生謙謹端正,能在漢武帝面前做到毫無差池,可見其心思之縝密。然而,他卻不能治齊其家,使家人不知收斂、謹慎,反而驕奢不法,氣勢逼人。結果,他身死不久,家族便遭受屠戮,徒令後人嘆息。其興在於不滿,其敗在於過盈,老子端謹、不滿之道,真可謂安身避禍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