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的意思

北宋文豪蘇東坡的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讓“嬋娟”這個詞家喻戶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成了中秋節最美好的祝福。而對於“嬋娟”這個詞的含義,後人往往存在望文生義的錯訛理解。實際上,“嬋娟”這個詞語蘊含的意義,經歷了從漢代到宋代上千年的發展演化過程。並且“嬋娟”入詩,蘇軾也並非首次,在蘇軾之前,“嬋娟”也早已經成了古詩詞中出現頻率很高的詞語。東漢張衡的《西京賦》、西晉成公綏的《嘯賦》,唐代李商隱的《霜月》,晚唐詩人薛瑩《中秋月》,唐代詩人孟郊的《嬋娟篇》等很多詩歌中,均多次用過“嬋娟”一詞。

那麼“嬋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按照專家的研究考證結果,總結如下:

【“嬋娟”作為形容詞使用,表示“姿態美好”】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的意思

《文選•張衡<西京賦>》:【嚼清商而卻轉,增嬋娟以此豸】。嬋娟此豸,指的是“姿態妖蠱”也。唐代李商隱的《霜月》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元代沈禧《一枝花·贈人》套曲:【腰肢嫋娜,體態嬋娟】美。

【“嬋娟”作為形容詞,指花木秀美動人】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的意思

西晉阮籍《詠懷》之二六:【庭木誰能近?射干復嬋娟】;《文遺·成公綏·嘯賦》:【藉皋藺之琦靡,蔭脩竹之嬋娟】,這裡的“嬋娟”,指的是竹子搖曳婀娜之美;宋梅堯臣《邵郎中姑蘇園亭》詩:【薄城萬竿嬋娟竹,藤纜系橋青板船。】,依舊形容竹子的亭亭玉立的美貌。

【“嬋娟”作名詞,指的是花木】

宋晏殊《採桑子·石竹》詞:【試摘嬋娟,貼向眉心學翠鈿】;宋王安石《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詩:【嬋娟一種如冰雪,依倚春風笑野棠】

【“嬋娟”作名詞,直接指代美人】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的意思

唐方幹《贈趙崇侍御》詩:【卻教鸚鵡呼桃葉,便遣嬋娟唱《竹枝》】;元李致遠《新水令·離別》曲:【青鎖畔,繡幃前,少個嬋娟,酬不了少年願】。;清洪昇《長生殿•夜怨》:【君王見錯,把一個罪廢殘妝,認是金屋嬋娟。】

【“嬋娟”作為形容詞,指月色明媚】

唐劉長卿《琴曲歌辭·湘妃》:【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宋張孝祥《虞美人》詞:【滿庭芳草月嬋娟。】

【“嬋娟”作為名詞,直接指代月亮或者月光】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的意思

宋蘇軾《水調歌頭》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金瓶梅詞話》第七回:【風吹列子歸何處?夜夜嬋娟在柳梢。】;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長空萬里,見嬋娟可愛,全無一點纖凝。】

【“嬋娟”作形容詞,指輕盈飄舞之美】

南朝梁沈約《詠雪應令》:【夜雪合且離,曉風驚復息,嬋娟入綺窗,徘徊騖情極。】

【“嬋娟”作形容詞,指情絲牽縈之狀】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的意思

南朝梁江淹《去故鄉賦》:【情嬋娟而未罷,愁爛漫而方滋。】;唐李白《古風》之五一:【虎口何婉孌,女嬃空嬋娟。】

需要補充的是,“嬋娟”在唐代中期及以前,還沒有指代月亮或者月光的意思,到了晚唐及以後,“嬋娟”與月亮才聯絡在了一起。蘇軾在他的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中最後兩句的意思就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