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個皇帝的自我修養(五)

康熙:一個皇帝的自我修養(五)

第二章 心存善念 天報福祿

訓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綏之福祿以善報之①。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惡念不除,即持念珠②,何益?

【註解】

①綏:安撫。②念珠:佛教徒唸佛時記誦經次數的串珠,又稱佛珠或數珠。一般由一百零八顆珠子組成一串,故又名百八丸。

【譯文】

大凡一個人心中存有善良的念頭,上天一定會善有善報,給他以福分和祿位來安撫他。現在,人們每天手持念珠,口唸佛號,也是想做善事的緣故。但如果心中的惡念不除去,即使是手拿念珠、口誦佛號,又有什麼益處呢?

【評語】

雖然行善必有天佑,但必須是心存真善,清除內心中的種種邪念、惡念,否則,整天唸佛,也只是一個假善人而已。短短的幾句話,幫助人們理解形式與實質的關係,明白了為人做事應該實實在在,而不要弄虛作假的道理。《菜根譚》一書中,對這一點有更形象的敘述。它說:榮華富貴的顯名,假如是從道德修養中得來,那就如同生長在大自然環境中的野花,會不斷繁殖綿延不絕;如果是從建功立業中得來,那就如同生長在花園中的盆景一般,只要稍微移植,花木的成長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假如是靠特權,甚至惡勢力得來,那就如同插在水杯中的花朵,由於根部並沒有深植在土中,所以花的凋謝、枯萎指日可待。

第二章 俯仰無愧 存乎一心

訓曰:人惟一心,起為念慮。念慮之正與不正,只在頃刻之間。若一念不正,頃刻而知之,即從而正之,自不至離道之遠。《書》曰:“惟聖罔唸作狂,惟狂克唸作聖。”一念之微,靜以存之,動則察之,必使俯仰無愧,方是實在工夫。是故古人治心,防於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

【譯文】

人只有一心,心動興致起,會產生種種思想和考慮。這種種思慮正確與否,只在一剎那間。如果一個念頭不正確,很快就被發現了,並且及時糾正它,自然不至於離正道很遠。《尚書》上說:“即使是聖人,倘若沒有善良的意念,也可能變成放蕩不羈的狂人;即使是一個狂人,如果能心存善念,也可能變做一個聖明的人。”小小的念頭,存在於平靜的狀態中,透過人的行動就可以觀察到,能夠在俯仰之間無愧於人,才是實實在在的真功夫。所以,古人培養人的心性,防範於意念剛剛產生之時,感情尚未產生之際,因為此時,用力很小而功效巨大。

【評語】

立身處世,小心謹慎,每做一事,都要為自己著想,為別人著想;要看眼前,也要為子孫後代考慮。否則,如果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只圖自己一時之歡,做傷天害理的事,賺不仁不義的錢,就等於給子孫釀禍,給自己的前程伏下敗筆,到那時真就後悔莫及了。人品善良,就是為子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心裡正直,就等於為自己留下了耕耘不盡的肥沃良田。

第二章 修德之功 在於主敬

訓曰:子曰:“鬼神之為德①,其盛矣乎!”“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②,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③,如在其左右。”蓋明在禮樂④,幽有鬼神⑤。然敬鬼神之心,非為禍福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氣也。是故君子修德之功,莫大於主敬。內主於敬,則非僻之心無自而動⑥;外主於敬,則惰慢之氣無自而生⑦。念念敬斯念念⑧,正時時敬斯時時,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無在而不敬,故無在而不正。《詩》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⑨,聿懷多福紒紛矠。”其斯之謂與?

【註解】

①德:恩惠,福利。②齊明:齋戒嚴整。齊,同“齋”。盛服:衣冠華美。③洋洋:欣喜貌。④明:人間,陽世。⑤幽:鬼界,陰間。⑥非僻:錯誤,偏邪。⑦惰慢:輕薄下流。《禮。樂記》:“惰慢邪辟之氣,不設於身體。”⑧念念:指極短的時間,起滅連續不斷。又作剎那解。此處作常常想念、不能忘記解。⑨昭:彰明,顯示,公開。紒紛矠聿:語氣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

【譯文】

孔子說:“鬼神造成的恩惠懲罰確實不小啊。”“他們使天下的人齋戒肅穆,衣冠整齊,小心翼翼地從事祭祀這種活動。祭祀之時,人們心懷虔誠、恭敬的心情,就好像鬼神高高在上,鬼神就在他們的身邊。”所以,陽世間有禮樂,而陰曹地府則有鬼神。∫認為敬奉鬼神之心,主要不是因為鬼神會帶來災禍或幸運,而在於他們能使人健全正氣。正是這個原因,君子修養德行沒有比以“敬”為主更重要的了。一個人內心以“敬”為主,那麼,錯誤、邪僻的思想就難以自外而入;自身之外的事能以“敬”為主,那麼,輕薄下流的習氣也就無從產生。每時每刻每事,都懷有“敬畏”之心,這正是君子無處不有敬心的緣故,也是他無處不正派的原因。《詩經》上說:“無論在下邊的,還是上面的,都是明察的、顯赫盛大的。”“正是這個周文王,他小心翼翼,畢恭畢敬侍奉上天,所以他才享有治國平天下的諸多福分。”不就是指此而言嗎?

【評語】

康熙在這篇庭訓中,認為鬼神不可不信,但又頗有見解地認為主要不在於透過敬神去乞福或避禍,而是由此培養出一種隨時隨地隨事都必須具有的敬畏之心。這裡雖明顯地表現出康熙作為封建君王的唯心主義觀點,但從他的鬼神論中卻引出了難能可貴的人本主義態度。這就是以對鬼神的敬畏來達到修身的目的。如果把這一則與第八則聯絡起來看,我們更能體會康熙的用意。

第二章 持齋必戒 感發善念

訓曰:近世之人以不食肉為持齋,豈知古人之齋必與戒並行。《易。繫辭》曰:“齋戒以神明其德。”所謂齋者,齊也,齊其心之所不齊也。所謂戒者,戒其非心妄念也。古人無一日不齋,無一日不戒。而今之人,以每月的某天某日持齋,已與古人有間。然持齋固為善事,可以感發人之善念,第不知其戒心何如耳?

【譯文】

現在的人們認為只要是不吃肉就是在持齋了,豈不知古人持齋是和守戒連在一起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易經。繫辭》中寫道:“透過齋戒使自己的道行更加完善。”這裡所說的“齋”,就是“齊”,意即完善自己內心不夠完善的地方。所說的“戒”,就是戒絕心中不健康的想法和狂妄的念頭。古人沒有一天不持齋,沒有一天不守戒。現在的人們只在某月某日持齋,已經和古人不一樣了。持齋本來是一件好事,可以激發人的善心,只是不知道他戒心做得如何。

【評語】

“齋”和“戒”是形式與內容之間的關係。持齋一定要守戒,否則就是一種徒具形式的偽善做法。相反,“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有其可愛、可稱道之處。當然,持齋在某些宗教的教規中是必須恪守的儀式,規定是必須遵守的。但不管哪種宗教的教義都倡導向善向上,倡揚戒除非心妄念,這就是其積極內容之所在。康熙在此說教、強調的是持齋與守戒並重,內容與形式並重,這也是這則庭訓的積極意義之所在。

第二章 立志於道 猶入聖域

訓曰:子曰:“志於道。”①夫志者,心之用也。性無不善,故心無不正。而其用則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縱之聖②,猶必十五而志於學。蓋志為進德之基,昔聖昔賢莫不發軔乎此③。志之所趨,無遠弗屆④;志之所向,無堅不入。志於道,則義理為之主⑤,而物慾不能移,由是而據於德,而依於仁,而遊於藝⑥,自不失其先後之序、輕重之倫⑦,本末兼該⑧,內外交養⑨,涵泳從容紒紛矠,不自知其入於聖賢之域矣。

【註解】

①“子曰”句:見《論語。述而》。志:志向,立志。②夫子:孔子。天縱:意為上天所賜稟賦。③發軔:拿掉支住車輪的木頭,使車前進。比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軔,剎車木。行車必先去軔,故稱“發軔”。④屆:至,到。⑤義理:道理。又作經義名理講。宋以後稱理學為義理之學,簡稱為義理。⑥遊於藝:即遊藝。《論語。述而》:“志於道,據於德,遊於藝。”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遊於藝,言置身於六藝的活動,後來泛指學術修養。⑦倫:道理,次序。⑧本末:指主次、先後。又指農業與工商業、禮義與法制。兼該:包括兩方面或兩方面以上。⑨交:結交,往來;此與彼受。養:陶冶,修養。紒紛矠涵泳:深入體會。

【譯文】

孔子說:“立志於學道。”所謂的“志”即志向,用心的意思。人性沒有不善的,所以人心也沒有不正的。但人心的功用則有正和不正之分,這一點我們不能不觀察清楚。孔夫子憑著上天所賦予的聖明,尚且在十五歲時就立志於學。所以說,“志”是發展道德修養的基礎,昔日的聖賢沒有不是從這裡開始的。志向的發展,無論多遠,沒有達不到的;志之所向,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一個人如果立志於道,那麼,他將以義理作為根本,使任何物質慾望都改變不了他的志向。從這點來看,一個人的志向以德為依據,以仁為依託,又有良好的學術修養,自然不會失卻其先後、輕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應到,內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還可以從容不迫地深入領會一切。達到這種境界,就已經自覺不自覺地進入了聖人的行列。

【評語】

一個人的精神修養功夫如果能達到至誠地步,就可以感動上天,變不可能為可能。常言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反之一個人如果心存虛偽邪惡的念頭,那他只不過是空有人的形體架勢而已,肉體雖存但靈魂早已死亡,與人相處會使人覺得面目可憎而惹人討厭;一人獨處,面對自己的影子也會覺得萬分羞愧。做人是這樣,做事也是這樣,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又有什麼事做不成呢﹖篇中從志與道、志與心的關係,比較深入地闡述了立志的意義和如何立志的問題,強調一個人只要立志,再經過後天的努力,也可成為聖賢。從這位有作為的君主所處的時代來看,這無疑是振聾發聵之言!

第二章 良知良能 乾乾不息

訓曰:孟子言:“良知良能。”蓋舉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之善也。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謂自孩提以至終身,從吾心,縱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天理之流行也。即如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尚言於“志學”、“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之後。故古人童蒙而教,八歲即入小學,十五而入大學,所以正其稟習之偏,防其物慾之誘,開擴其聰明,保全其忠信者,無所不至。即孔子之聖,其求道之心,乾乾不息,有不知老之將至。故凡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其擇善固之,克己復禮,循循勉勉,無有一毫忽易於其間,始能日進也。

【譯文】

孟子說:“良知良能。”是想舉出良知、良能這些心中固有的天性作為行善的開始,以此來說明人性本來是善良的。他又說:“品行高尚的人,也就是不失其嬰兒一般善良、純樸之心的人。”這不是說從孩提時一直到年老死去,可隨其心,放縱自己的內心感情,放縱自己的認識能力,放縱自己的才能,沒有一刻不是他良心、本性的自然流露。即使像孔子這樣的聖人,他能做到聽從心之所想,不違犯任何規矩,也還是在十五歲時立志苦學、三十歲時成家立業、四十歲時不再迷惑、五十歲而知天命、六十歲耳順之後,才能達到這般境界。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無知時就開始進行教育,八歲時就入小學,十五歲時入大學,目的是為了端正他稟性、習氣中已有偏差的地方,防止他被物質慾望所誘惑,開啟他的聰明才智,保持他的忠誠、有信,使他能時時處處不喪失這些品德。即使像孔子這樣的聖人,他追求真理的思想,也是永遠不息,有如不知自己的年紀已進入老年。所以,凡是有志於聖人學問的人,他們選擇認為是好的就堅持不懈,約束自己使言行都符合禮教,恭順有序,勤懇不懈,中間沒有一絲一毫輕視和疏忽,才能每天都不斷地進步。

【評語】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同樣,功虧一簣、晚節不保也是值得痛惜的。曹操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就是講生命不息、奮鬥不已的。一個人如果總沉浸在過去的功勞裡就會壯志全消,如果因過去的輝煌而原諒晚節的不保更是可悲可憎。只有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進取,才可能保持一個人完整的人格,實現道德的完善。俗話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人們對於“朝聞道而夕死”是大加褒揚的,因為過去的不足終因遲到的善舉得以彌補。一個人不論以前出身如何低賤或者如何墮落,只要能夠痛下決心重新做人,世人不但會原諒他們過去的失足與不幸,而且會欽佩他們的毅力與勇氣。反之,一個人雖然有很好的出身和過去,有善良本性和聰明才智,不修行學習,依然無法保持一生的清白。

第二章 至誠無息 日積月累

訓曰:人之為聖賢者,非生而然也,蓋有積累之功焉。由有恆而至於善人①,由善人而至於君子,由君子而至於聖人,階次之分②,視乎學力之淺深。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③積德累功者亦當求其熟也。是故有志為善者,始則充長之,繼則保全之,終身不敢退,然後有日增月益之效。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④,久則徵⑤,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⑥,博厚則高明。其功用豈可量哉!

【註解】

①善人:有道德的人。《論語。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②階次:等級。③“孟子曰”句:見《孟子。告子》。原文為:“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不為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意為功毀幾成,人在慎終。熟:代指成效、成果。④無息:即不息。意為不停止,不滅。⑤徵:證驗。⑥博厚:博大,廣博。

【譯文】

一個人之所以能成為聖賢,並不是因為他生下來就如此,而是由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由有恆心的人逐漸發展成為有道德的人,由有道德的人逐漸發展成為君子,再由君子發展成為聖人,這中間高下等級區分,取決於一個人的學識、造詣的深淺程度。孟子說:“達到仁的境界也需要積累之功啊!”注意積累功德的人也要等到水到渠成。因此,有志於為善的人,開始的時候,要充實、發展,繼而要鞏固、發展,終生不敢後退,然後才能收到日積月累、不斷擴充的效果。所以,擁有至真至誠之心會使人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會變得長久,長久自然會得到證驗,有了證驗心胸自然會變得開闊,心胸開闊則見識廣博,見識廣博自然會變得高尚明智。總之,日積月累的作用怎能計算清楚呢?

【評語】

一恆一漸事之成也。恆是恆心,漸乃循序漸進、日積月累。歷來做學問和做聖賢都講究個勤字,勤中苦,苦中求,本來就沒捷徑可尋,所謂“讀書之樂無竅門,不在聰明只在勤”,有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穫。課堂上所學只是師傅領進了門,修行在個人。要想有高深造詣全靠日積月累。人類發展的文明史,實際上是成敗經驗的總結和生活常識積累的過程,把歷代的經驗和常識積累起來就成了智慧,而智慧的功用就在於辨別善惡是非。反之假如一個人自以為是,排斥外來的一切,那他的生命就如一潭死水,永遠享受不到智慧給他帶來的益處。“問渠何能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有作為的人,理應虛懷若谷,學習前人的經驗,不斷努力學習前人的智慧。只有依靠自己形成的正確認識,才能鑑別善惡,抵禦私心雜念的侵襲。

第二章 逸樂有節 勤修不惰

訓曰:嘗謂四肢之安佚也①,性也。天下寧有不好逸樂者,但逸樂過節則不可②。故君子者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縱,節樂不敢極,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③,是以身安而澤長也。《書》曰:“君子所其無逸。”《詩》曰:“好樂無荒,良士瞿瞿。”④至哉,斯言乎!

【註解】

①佚:同“逸”。安逸,安樂。②節:適度,法度。《禮。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③僭:超越本分。指超越身份,干犯上司的職權而行事。④“《詩》曰”句:見《詩經。國風。蟋蟀》。良士:賢士。瞿瞿:謹慎、勤勉的樣子。

【譯文】

∫曾經說過,人的四肢貪圖安逸,是由人的天性決定的。天下哪有不喜歡安逸、舒適的人,但是安逸、舒適超越了一定的限度那是不可以的。所以,君子勤奮學習,遵守道德規範,不敢有一點懈怠;節制自己的慾望,不敢有一點放縱;節制自己的歡樂,不敢有一點過分;珍惜自己的福分,不敢隨意浪費;恪守自己的本分,不敢超越自己的職權;只有這樣,才能安身於社會,享受長久恩澤。《尚書》上說:“君子所在之處是無所謂安逸的。”《詩經》上也說:“喜好安閒但又不放棄自己的追求,賢良之士既謹慎而又勤勉。”這些話都是至理名言啊!

【評語】

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是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示足與議也。”一個有志於學業,有為於未來的人,在享樂上過於貪圖,在名位上太過看重,是難以有所成就的。人的品性修養要在各個方面體現出來,不論是讀書求知,還是居官從政,或是日常生活,只為追求私慾的滿足,達到私心的要求,必定有損於集體,有損於公德,最終結果是敗壞自己的形象,失去奮鬥的力量。事實上熱衷於飲宴聲樂之輩,必然輕浮;一門心思在名利場鑽營,定然不會是為民造福、堅持正確原則的人。康熙皇帝八歲即位,到六十九歲去世,在位近六十二年。在這近六十二年中,康熙經歷了諸多風暴磨難,把一個戰亂破敗、元氣大傷的國家,轉變成了幅員廣闊、政通人和的國家。康熙夙興夜寐,恪守勤慎,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他的御門聽政。康熙風雨無阻的早朝視事始於康熙六年七月親政之日,自此之後,他每日天際發白就起床穿衣,逐日視朝,無論寒暑,無論身體舒適與否,一直堅持幾十年之久。這種勤政務實的作風,對鞏固當時清朝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