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代,在京劇的流行下源遠流長的崑曲為何差點失傳

崑曲又被稱為崑山腔,是崑山人魏良輔在正德末年和嘉靖初年創造出來的腔調。早在元末明初高則誠創作了奠定南戲基礎的琵琶記。後來在明朝嘉靖初年南戲逐漸分化為戈陽腔,海監腔,餘姚腔,崑山腔四種唱法。其中海監腔的來源最古老,戈陽腔的流行最廣,而崑山腔當時只限於崑山蘇州這兩塊地方。

乾隆時代,在京劇的流行下源遠流長的崑曲為何差點失傳

魏良輔感到戈陽腔不大考究,唱法平直沒什麼意味,於是透過十年苦功創造成功了崑山腔這樣悠揚雅緻的新聲。不僅唱腔上有改進,在樂器方面也添加了蕭、笛、笙、琵琶等伴奏樂器,這樣顯得更為悅耳動聽。後來梁伯龍(崑山人)把自編的浣紗記採用魏良輔的腔法演唱出來,轟動觀眾,崑山的流行區域也擴充套件到江浙各地,並且傳入到北京,北曲由此消沉下去,出現了崑曲全盛的局面。

乾隆時代,在京劇的流行下源遠流長的崑曲為何差點失傳

崑曲當時的發展不光在改良上,還在於其相容幷蓄。吳江人沈璟著有南七宮十三調,當時人稱為吳江派,同時代的還有臨川的湯顯祖才情奔放,創作了家喻戶曉的牡丹亭,在中國文學藝術上獲得極高的讚譽。但是這兩派的作家過於注重音律詞藻的精雕細琢上,並當作為逞才怡情的個人雅事,遠離了一般的大眾群體,在其他地方戲逐漸成長起來的時候,崑曲的觀眾就越來越少了。

乾隆時代,在京劇的流行下源遠流長的崑曲為何差點失傳

到了乾隆末年,徽劇四大班子進京,秦腔、京腔、徽調開始盛行,北京的崑曲班子最後只剩下集芳班在苦苦掙扎,最後也渙散解體,在戲曲界的統治地位也被皮黃取代。不光是在北京,就是在發祥地蘇州到了民國的時候,崑曲班子也在市內站不住腳,而流落到江湖賣藝餬口。

乾隆時代,在京劇的流行下源遠流長的崑曲為何差點失傳

直到1925年在上海大世界、小世界等地方陸續演唱八年,才傳承下來。只是到了淞滬會戰時候,也最終解散了。崑曲是我國流行最久的戲劇種類,集合了宋元戲曲的大成,被稱為最優美的藝術形式。

比如滬劇、越劇、皮黃都從崑曲這種藝術中吸取了營養,在電影《霸王別姬》中也有牡丹亭的橋段,在新時代崑曲還是面臨諸多挑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