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柄“鐵劍”是劃時代產物,今成傳世“孤品”,卻不在中國博物館

中華上下五千年,嚴格說也是一部恢弘戰爭史,尤其是漢唐盛世,不僅軍事力量堪稱翹楚,就是當時的冷兵器到今天仍充滿魅力,其代表就有著名的“秦劍唐刀”;這裡稍作解釋,“秦劍”主要指先秦時代的寶劍,“唐刀”就不多做解釋了,至今仍威名赫赫。然而這兩種兵器也有著本質區別,一種是青銅器,另一種是鐵器;以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青銅劍的代表非“千年不朽”的越王劍和吳王劍莫屬。

這柄“鐵劍”是劃時代產物,今成傳世“孤品”,卻不在中國博物館

以史為據,“劍”源於西周,或許比這一時間還要早,但鼎盛時期卻在春秋戰國;兩千多年前的諸侯混戰促使了冷兵器的長足發展,戈、劍等各式兵器不斷湧現,尤其吳越兵器更成了當時的經典之作,“越王勾踐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當然,冷兵器的發展不僅侷限於戰場搏殺,也成了當時的禮儀文化。從歷史角度看,劍乃古之聖品,至尊至貴的代表,古人贊其“人神鹹崇”;自漢高祖“斬白蛇”起,佩戴寶劍就成了一種禮儀,亦是帝王象徵。

這柄“鐵劍”是劃時代產物,今成傳世“孤品”,卻不在中國博物館

到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使文人士子的地位有了明顯提升,尊崇儒家“溫良謙恭讓”和“外圓內方”的思想來詮釋,佩劍又成了“藏”與“顯”的文人氣質,同時也成為一種時尚;當時文人出席正式場合,腰間多有佩劍“入鞘樸實無華,出竅鋒芒畢露”,盡顯文人英氣。漢代以前的佩劍多為“青銅”質地,一般會刻有精美紋飾以顯尊崇,其中吳越精品更是做工複雜;以越王劍為例,專家直到今天也沒搞清楚它的製作工藝,究竟是怎麼做到“千年不朽”的呢?

這柄“鐵劍”是劃時代產物,今成傳世“孤品”,卻不在中國博物館

嚴格來講,諸如越王劍之類,雖是“青銅”冷兵器的典範,但它也有一個弊端,製作太過費時費力;刨去貴族佩劍,如果是一般的戰爭用劍,青銅質地的劣勢就比較明顯了,不僅沉重易損,且幾無韌性,容易生鏽,因此春秋戰國時代的戰場兵器消耗非常大。說到這插上一段歷史,自漢高祖開國,中原與匈奴之爭從未停止過,直到漢武帝徹底消滅北患;實事求是的說,匈奴在歷史上也是一時梟雄,漢高祖時雖與之紛爭不斷,但戰場上並未佔到多大便宜,甚至多次以“和親”形式換取和平。

這柄“鐵劍”是劃時代產物,今成傳世“孤品”,卻不在中國博物館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漢高祖可以滅秦,可以滅“楚”,為什麼在匈奴面前如此“卑微”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北方匈奴體質健碩,又以快馬來回馳騁,這在全憑肉搏的時代是非常佔優的;相比而言,漢兵雖然人數佔優,但多以步兵為主,這在戰場上弊端明顯,即使獲得勝利也損失慘重,這就一定程度造成了匈奴與強漢之間的相對平衡。公正的說,漢武帝的能力未必能超過漢高祖,之所以他能滅匈奴,主要原因在於多年培植的騎兵和一種劃時代的鑄造技藝,“冶鐵”。

這柄“鐵劍”是劃時代產物,今成傳世“孤品”,卻不在中國博物館

當然,或許有朋友會說“鐵器早在春秋戰國就有了,怎麼這裡成漢武帝的功勞了?”如果從歷史角度看,冶鐵確實早在春秋戰國就已出現,但當時的“鐵器”質地太過低劣,幾乎沒有實質性作用;直到漢武帝時期才真正衍生出成熟的冶鐵技藝,從此漢兵改換鐵質武器,不僅更輕便,且韌性和耗損也比青銅更勝一籌,鐵器還成了漢武帝的“制勝法寶”,史書記載“民不可鐵”,意思是民間不可以私自冶鐵,足證冶鐵技藝的保密性。

這柄“鐵劍”是劃時代產物,今成傳世“孤品”,卻不在中國博物館

還要強調一點,雖然鐵器有諸多好處,但和青銅器有個共同的缺點,易腐蝕生鏽;目前為止,博物館中收藏的漢代鐵質兵器沒有幾件,反倒是年代更久遠,且經過特殊處理的“青銅劍”得以傳世千年。目前上海博物館中藏有玉具劍、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駁犀具劍,這些應該是迄今存世的幾柄漢代鐵劍了,但公證的說,其鏽蝕程度還是很高的;儲存最好的一把鐵劍,應該是漢代的“櫑具劍”了,但它並不在華夏土地上,而是陳列於大英博物館。

這柄“鐵劍”是劃時代產物,今成傳世“孤品”,卻不在中國博物館

“櫑具劍”在漢代頗為有名,班固在《漢書·雋不疑傳》中記載“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應勳曰:櫑具,木櫑首之劍,櫑落壯大也”;今天來看,漂流海外的這把“櫑具劍”,其裝具、鞘柄和髹漆等幾乎完美呈現了漢代原貌。其劍鞘、劍柄均為竹製,首、鐔、櫑碩大誇張,裝飾雕工精美,紋飾傳神逼人,與《漢書》記載完全相符,它也是目前已知櫑具劍的唯一例項;據後世研究可知,這柄“櫑具劍”的鍛造技藝十分複雜,鑄造時需要將生鐵反覆加熱、摺疊鍛打上百次,也可以形容其為“百鍊成鋼”。

這柄“鐵劍”是劃時代產物,今成傳世“孤品”,卻不在中國博物館

“櫑具劍”指的並不是一把劍,而是一種類別的劍,是漢代鐵器的標誌性產物,據史料記載,數位鑄劍工匠通力合作,花費數十年,甚至窮其一生才鑄就三把“櫑具劍”;正是其珍貴難得,不僅成了漢代貴族們追捧的寶貝,得以流傳後世的更是鳳毛麟角。還不止這些,漢朝滅亡後,“櫑具劍”的鑄造技藝也隨之消亡,因此今天更成了收藏界的寵兒;據說這把“櫑具劍”得以傳世要多虧歷代帝王的愛護,到了清末還被珍藏於圓明園中,至於它為什麼又流落到了海外,想來這裡也不必多說了。

這柄“鐵劍”是劃時代產物,今成傳世“孤品”,卻不在中國博物館

或許有朋友會憤憤不平“中國文物為什麼要放在別國博物館,就不能要回來嗎?”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對於華夏兒女來說,“櫑具劍”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寶;隨著中華實力的不斷增強,理論上已具備“要回來”的條件,但由於歷史原因,對於某些人來說,櫑具劍是他們的“戰利品”,是曾經輝煌過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