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老話說“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可別理解錯了

農村以前還沒有機械化,每家都會一些體型大的牲畜來代替勞力。記得小時候姥爺還養著一匹馬,沒有什麼名貴的血統,只是普通的耕馬,平常的時候也可以用來拉車。養馬是一個操心的活,平常的時候一天就要喂上四五次。半夜醒來的時候總會看到姥爺給馬填草料,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是如此。

姥爺經常說“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半夜起床餵馬是人們長期總結出來的規律。馬是一個胃的動物,不像牛羊會把吃進去的草料存在胃,沒事的時候反芻。草料的營養有限不耐餓,喂的少了根本不能滿足馬身體的消耗,半夜若是不喂上一次就會使馬變的越來越瘦。而且馬的胃容量比較小,喂的太多了會消化不良,平常的時候只能進行多次少量的餵養。

農村的老話說“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可別理解錯了

現在農村裡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這句老話,透過姥爺的言傳身教感受更為直觀。可如今發現許多人都曲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年輕人更是經常把這句話掛在了嘴邊。從他們的言語中會感覺到,總有著不勞而獲的念頭,把“外財”當成了“歪財”的概念。殊不知想要馬長的肥壯,需要每天都辛勤的新增“夜草”。

農村的老話說“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可別理解錯了

農村裡幾乎都靠種地為生,但土地的產值有限,每年打多少糧食基本都能估算出來。總靠種地積累財富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聰明點的人會做一些小生意,不管掙多掙少總歸算是多了一項經濟來源,對於農村來說這就屬於外財了。不過許多人總是看到別人掙錢,卻沒有看到別人的辛苦,別人慢慢的富裕,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農村的老話說“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可別理解錯了

農村的俗語都來源於生活,要想馬養的好,每天半夜都起來餵食。人透過餵馬的事情來和掙錢相比較,只有付出的多了才能得到的更多。現在基本上都很少有人餵馬,普通人也體驗不到那種辛苦,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意思,卻忽略了事情的本質。

農村的老話說“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可別理解錯了

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快,許多的俗語已經不能滿足這個時代。這些老話可以用來參考,可不能生搬硬套,對於這句老話你是怎麼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