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愧對武則天,一次人才舉薦,差點毀掉50年基業

狄仁傑愧對武則天,一次人才舉薦,差點毀掉50年基業

中國歷史上出過很多在民間名氣很大的官員,諸如狄仁傑包拯海瑞等人物,民間有很多關於他們的故事。

可能這些人裡,名聲跟實際情況最相符的就是狄仁傑了,因為他的確是一個位高權重,並且管理過刑名的人。

在所有關於狄仁傑的影視劇中,有個人是繞不開的,她就是武則天,狄仁傑正是靠著武則天 的信任,破獲了許多大案子。

狄仁傑愧對武則天,一次人才舉薦,差點毀掉50年基業

武則天對狄仁傑非常尊重,對他都是以國老相稱,甚至不讓狄仁傑行下拜之禮,每次看到狄仁傑下拜,都覺得狄公這樣身體一定不舒服。

這樣的細節很多,關鍵這些並不是武則天在作秀,她是從內心深入尊重狄仁傑的,最典型的事情,就是狄仁傑勸說武則天立太子的事情。

晚年的武則天對於接班人的事情搖擺不定,對於到底是立武還是立李,這一直都是武則天最頭疼的事情。

狄仁傑愧對武則天,一次人才舉薦,差點毀掉50年基業

狄仁傑力勸武則天,說歷來都只有祭祀母親的,沒有哪個侄兒會祭祀自己的姑姑,武則天聽了之後,感覺很有道理,就下定決定,立了李顯做太子。

這是狄仁傑,天縱奇才,找個很好的角度,來說服武則天嗎,不是的,一模一樣的話,注意是一模一樣的話,之前已經有人說過。

正是武則天把狄仁傑當做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家翁,從心裡尊重他,所以才能聽進去狄仁傑說的這番話。

正是把位置傳給了兒子,才避免了一場巨大的動盪,同時也保住了武則天的地位,如果傳位姓武的,後果不堪設想,不知道會造成什麼樣的混亂。

狄仁傑愧對武則天,一次人才舉薦,差點毀掉50年基業

狄仁傑在這件事上做的非常好,但是狄仁傑有件事,做的確實有點坑,差點害的武則天前功盡失,這就是他強力舉薦張柬之的事。

張柬之就是後來發動神龍政變的那個宰相,他活了81歲,注意這個歲數,高壽是他能夠青史留名的一大原因。

張柬之的仕途一直非常不順,直到70歲,還參加進士考試,在一千多人中脫穎而出,當上了監察御史,按理說這可能就是一個普通人的終點了,但張柬之意外的獲得了狄仁傑的青睞,多次推薦張柬之。

狄仁傑愧對武則天,一次人才舉薦,差點毀掉50年基業

狄仁傑對張柬之的推薦是不遺餘力的,武則天經常破格提拔人才,這古人跟他需要培養自己班底有關係,同時武則天重用人才也是真的。

狄仁傑推薦之後,過了一段時間,問到張柬之的情況,武則天說,我已經破格提拔了,狄仁傑說臣舉薦的是宰相之才,希望陛下再次提拔,結果武則天又破格提拔。

就這樣已經七十多歲的張柬之,像坐了火箭一樣往上升,如果一個人升職過快的話,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遇到事情,會有些急躁,很多高階職位,不經過幾十年的磨練,一般人真的做不了。

張柬之就是這樣,快八十歲了,被提拔為宰相,對於一個坐著火箭上來的人來說,看到朝廷這樣的局面,整天是心急如焚。

狄仁傑愧對武則天,一次人才舉薦,差點毀掉50年基業

當時的朝廷,武則天生病,很少見外臣,都是透過張易之兄弟傳話,整個朝廷二張兄弟賣官鬻爵,把朝廷搞的是烏煙瘴氣,而且武三思也開始巴結二張兄弟,張易之非常擔心武則天會改變主意,萬一再把太子給換了,可就大事不妙了。

於是張柬之聯合幾位大臣和李顯,發動了神龍身邊,殺死了二張兄弟,逼迫武則天退位,史稱神龍政變。

本質上講,這是 一次多餘的政變,因為擔心在二張的影響下,太子之位有變化,實際上是有點過激反應了。

更重要的是,這場政變差點毀了武則天,大凡是政變,總要找個合理的理由,徹底否定武則天,就是最好的理由,武則天差不多掌權大唐半個世界,黑材料罄竹難書。

狄仁傑愧對武則天,一次人才舉薦,差點毀掉50年基業

要是這樣的話,武則天就徹底臭了,甚至可能會跟徐世勣一樣,就算是死了也會被開棺屍戮,幸好李顯沒有那麼絕情,他堅持自己是合法繼位,也就是說自己是繼承了母親的皇位,淡化了神龍政變的影響。

這樣不但保全了武則天的名聲,同時也讓武氏宗族得到儲存,武則天這半個世紀才算是沒有白白為大唐做了那麼多事。

狄仁傑於公於私,推薦這個張柬之,都算是要給大坑,於私對不起武則天,於公,其實這個神龍政變開了個壞頭,此後在八年多的時間裡,一共爆發了五次宮廷政變。

兩個皇帝(武則天、唐殤帝)被迫退位,一個皇帝(唐中宗)死得不明不白,還有一個皇帝(唐睿宗)被逼無奈當了太上皇。

這個責任不能全怪張柬之,不過他的確是為解決政治問題,開了一個很惡劣的先河,關於張柬之的神龍政變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交流。

狄仁傑愧對武則天,一次人才舉薦,差點毀掉50年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