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擼一擼這隻800多歲的老貓 | 半山泥貓習俗

原創:醬爆團隊

來,擼一擼這隻800多歲的老貓 | 半山泥貓習俗

△倪愛仁,省級非遺傳承人,杭州市拱墅區皋亭文化研究會會長

“小時候,我總能看到家裡養蠶的蠶匾裡橫臥著一個半山泥貓。當時不覺得有什麼,失而復得之後,才明白它的珍貴。”

倪愛仁老先生是杭州市拱墅區半山鎮人,今年71歲。2000年起,在他的組織帶領下,恢復了失傳50多年的當地非遺文化遺產:半山泥貓習俗。

會抓老鼠的神貓傳說

半山泥貓歷史悠久,始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因發源於半山鎮得名,但其影響廣至杭嘉湖地區,誕生它的土壤就是曾經遍及江南的桑蠶農業文化。

半山鎮的皋亭山南麓,有一個叫倪家門的自然村。這個村子從南宋開始,就沒有改過名字,裡面住的都是倪姓人家。

來,擼一擼這隻800多歲的老貓 | 半山泥貓習俗

△半山泥貓

在半山上有一座半山娘娘廟,始建於南宋,供奉的是一位因營救宋高宗犧牲而被皇帝賜封為“半山娘娘”的倪家女子。

民間傳說,娘娘殿內塑像座前,時常出現黑、白、黃等七彩神貓。倪家門的祖先們閒暇時就用半山山土和自家挖出的井水,手工捏出一隻只泥貓。

這些泥貓有一個特點,就是正反兩面都臉孔。倪家祖先們可能覺得神貓應該有奇相,而且眼睛多了,四面八方的老鼠全部盯住!

來,擼一擼這隻800多歲的老貓 | 半山泥貓習俗

△半山泥貓特點:正反兩面都有臉孔

村民們把泥貓放在廟裡牌位前供奉。有些香客進香祭奠後就把它再請回去,放在蠶房裡用來震懾老鼠。沒想到,後來傳出了泥貓復活顯靈,群鼠退避的事情。

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神奇。

蠶房裡的老鼠會吃蠶蟲,防鼠是關係到蠶農受益的大事,半山泥貓驅鼠靈驗的名氣越來越大,來這裡請泥貓的蠶農也越來越多。半山娘娘也成了蠶花的守護神。

熱鬧的“娘娘廟會”

史料記載,上塘河(半山段)北岸至半山娘娘廟前,每逢農曆二月初八的“桑秧會”、農曆三月初三的“蠶花節”、農曆五月初一的娘娘誕辰日,半山地區都會舉辦盛大的廟會。

杭嘉湖等各地的桑農、蠶農成群結隊坐船而來,在衣錦橋(半山橋)和廣濟橋上岸,入廟進香,參加廟會。

來,擼一擼這隻800多歲的老貓 | 半山泥貓習俗

△吳理人畫作《半山泥貓》

半山泥貓是廟會上的明星商品,香客回去的時候必定會買。

清代範祖述撰寫的《半山觀桃》一文中就記載:“半山出產泥貓,大小塑像如生。凡至半山者,無不購泥貓而歸,亦一時勝會也。

來,擼一擼這隻800多歲的老貓 | 半山泥貓習俗

△吳理人畫作《廟會祈蠶》,描繪了舊時的熱鬧場景

“廟會上什麼都有,賣吃的、賣玩的,唱戲的、說書的、馬戲團……各種民間雜耍、各種物資交易,好比現在的大型展銷會。”

老倪回憶,在上世紀50年代,廟會還有舉辦,這3天是村裡最熱鬧的時候。當時他還是個七八歲的小伢兒,常常一個清早出門逛廟會,流連到飯都忘記回去吃。

到了60年代,由於各種工業建設和城市的外擴,半山地區種桑養蠶的人越來越少,廟會和半山泥貓也就一起消失了。

失而復得

泥貓有了新面孔

2000年開始,非物質文化的挖掘與保護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重視。老倪也帶頭成了杭州市拱墅區皋亭文化研究會,首先想到的就是恢復半山泥貓。

但是半山泥貓本身不是什麼金貴的東西,失傳了50年之後,村裡面居然一隻遺存的泥貓都找不出來。

幾經週轉,他跑了全國很多地方,終於在江蘇無錫惠山泥人廠的展覽館裡發現了一隻半山泥貓。“雖然已經是破破舊舊,但總算知道了大概的樣子。”

來,擼一擼這隻800多歲的老貓 | 半山泥貓習俗

△倖存的半山泥貓舊物

泥貓的製作工藝不復雜,造型也不像一些傳統工藝有許多死板的規定。除了“雙面”這個硬性指標外,顏色、姿態可變的餘地都很大,賦予了半山泥貓更多可能性。

這十幾年來,老倪他們一連做了好幾個版本的半山泥貓。2013年的時候,更是攜手街道與媒體,推出“漫畫半山泥貓大賽”,吸引了很多大學生與年輕設計師為半山泥貓創造新形象。

來,擼一擼這隻800多歲的老貓 | 半山泥貓習俗

△臉譜半山泥貓太受歡迎,老倪手裡也只剩下一件磕破的

其中獲得特等獎作品,將泥貓和戲曲臉譜融合在一起,並首次將泥貓擬人化,有了站立的姿態,豐富的臉部彩繪搭配泥貓的各式表情,頑皮可愛中顯露出民族風格。

造型變化多樣的特點,還讓半山泥貓成為非遺體驗的寵兒。老倪帶著泥貓白坯、顏料畫筆走進一家家小學、中學,總能收穫到學生們創意滿滿的作品。

來,擼一擼這隻800多歲的老貓 | 半山泥貓習俗

△學生創作的各式半山泥貓

有人問,小小一隻泥貓,花那麼多力氣復原與推廣值不值得。

老倪說,現在防鼠當然不用泥貓了,種桑養蠶的農田也變成了城市。

“泥貓雖小,背後卻有著半山乃至杭嘉湖地區的文化與習俗。我做的這些事情,就是讓現在的孩子們知道家鄉的過去,擁有自己的文化根腳。”

來,擼一擼這隻800多歲的老貓 | 半山泥貓習俗

文/攝:張凡

編輯:張凡

閱讀原文